「避稅天堂」引公司註銷熱潮,霍爾果斯紅利換來的只是一地雞毛?

越來越多的商家在不斷尋求新鮮血液注入的同時,會在另一個不同的領域,來一場意想不到的跨界合作,而這種腦洞大開的融合可能會產生1+1>2的效果,但也有可能產生1+1<2的災難。快關注公眾號“文化產業新聞”,回覆“跨界”,來一探究竟吧。

“避稅天堂”引公司註銷熱潮,霍爾果斯紅利換來的只是一地雞毛?


Q:你的公司在哪?

A:霍爾果斯

Q:那你在哪裡辦公?

A:北京還有上海

......

繼崔永元撕破娛樂圈“潛規則”的遮羞布之後,娛樂圈包括明星及其公司的避稅、逃稅、偷稅、漏稅等問題所產生的連鎖反應一直未曾停歇。

近日,有媒體調查發現,由馮小剛擔任經理的霍爾果斯美拉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霍爾果斯美拉)工商資料中出現清算信息。

霍爾果斯美拉最終持股人包括馮小剛、王忠軍和馬雲,三人分別持股30%、14.59%和5.02%。王忠磊曾為霍爾果斯美拉的法定代表人,馮小剛現擔任霍爾果斯美拉的經理。

“避稅天堂”引公司註銷熱潮,霍爾果斯紅利換來的只是一地雞毛?

除霍爾果斯美拉以外,兩家馮小剛擔任法定代表人的公司也於今年註銷。

今年1月,北京馮氏文化經紀有限公司由決議解散註銷,馮小剛出資比例未公示;3月,北京馮氏智取廣告有限公司註銷,馮小剛認繳出資30萬元,持股60%。

“避稅天堂”引公司註銷熱潮,霍爾果斯紅利換來的只是一地雞毛?

像馮小剛這樣註銷或者退出旗下文化公司並非個例,因此素有“避稅天堂”之稱的霍爾果斯再次成為公眾熱議的焦點。

“避稅天堂”引公司註銷熱潮,霍爾果斯紅利換來的只是一地雞毛?

文化公司紛紛趕註銷潮流,從“避稅天堂”霍爾果斯開始?

除了馮小剛之外,趙薇、劉詩詩、趙文卓等明星也都在註銷或者退出名下公司。

8月16日,吳奇隆、劉詩詩公司江蘇稻草熊影業股權發生變更,阿里系退出其股東行列。早在今年7月,劉詩詩名下的另外一家“稻草熊”,北京稻草熊更名為北京奇視邦科技有限公司,劉詩詩清空全部股份,並卸任該公司法定代表人等一切職務。

“避稅天堂”引公司註銷熱潮,霍爾果斯紅利換來的只是一地雞毛?

趙薇從被證監會處罰之後就已經開始大撤退!名下投資公司“普霖投資”清算註銷,徹底切割!趙薇退出龍薇傳媒經營層面。

演員趙文卓和張丹露全資持股的霍爾果斯萬奇影視傳媒有限公司、霍爾果斯天翔影視傳媒有限公司、嘉博文化持股20%的霍爾果斯大樂影視傳媒有限公司等等也都紛紛宣佈了註銷。

這種明星資本大撤退的情況,正在變得更加頻繁!

“避稅天堂”引公司註銷熱潮,霍爾果斯紅利換來的只是一地雞毛?

尤其霍爾果斯,據說近兩個月以來,因為申請註銷的公司實在太多,《伊犁日報》的版面都快不夠用了,僅8月27日一天就刊登了25則“註銷公告”!

“避稅天堂”引公司註銷熱潮,霍爾果斯紅利換來的只是一地雞毛?

7月23日,演員趙文卓和張丹露全資持股的霍爾果斯萬奇影視傳媒有限公司宣佈申請註銷。

8月29日,霍爾果斯天翔影視傳媒有限公司申請註銷。

9月11日,演員任重擔任法定代表人並持股10%的霍爾果斯星禾影業有限公司申請註銷。

9月13日,嘉博文化持股20%的霍爾果斯大樂影視傳媒有限公司申請註銷,前者旗下藝人包括許晴、陳建斌、蔣勤勤等。

......

是什麼引發一系列註銷潮流?

2010年5月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設立,當地推行企業所得稅“五免五減半”的優惠政策,即五年內免徵企業所得稅,期滿後再免徵企業五年所得稅地方分享部分,隨後引發在霍爾果斯註冊公司的熱潮。

然而,今年年初,霍爾果斯開始清理“一址多照”,而且必須要有實地辦公地點,而且要有辦公設備、辦公人員,以及有工作人員在當地繳納社保......

今年4月,霍爾果斯國家稅務局下發公告,要求霍爾果斯2017年度公司企業利潤佔營業收入比重超過50%以上的企業進行稅務自查,涉及多家上市公司的子公司。

從稅收逐漸收緊以後,就開始有公司主動提交註銷公司申請。

從註冊到註銷,依賴的主要是霍爾果斯的政策優惠,如今影視公司寒流有增無減,加上霍爾果斯優惠政策逐漸收緊,這一系列的變革,在霍爾果斯註冊的公司紛紛“潛逃”,明星從資本市場撤退也在所難免。

霍爾果斯被稱為“避稅天堂”,這個名字註定讓它不會是“天堂”。人性無法經受考驗,趨利根本無需驗證,當它坐享優惠的那天起,就是收緊監管的倒計時。

本身就是寄生於政策紅利,靠優惠政策吸引明星以及明星公司註冊的霍爾果斯,沒了優惠政策的福利,還能被稱為“天堂”嗎?

沒有政策紅利坐鎮,霍爾果斯要涼涼?

曾經因為30多位明星、600多家公司,遙遠而神秘的霍爾果斯一下子火了。這個與哈薩克斯坦相望,遠在新疆霍爾果斯市的陸路口岸,因眾多一線明星、導演的“皮包”公司而聞名,被一眾媒體戲稱為“影視圈的半壁江山”。

以光線、華誼、博納、樂視、嘉映、華策等為代表的中國幾乎多半以上的主流影視公司,都已經在霍爾果斯註冊了公司,其總數超過600家之多。

“避稅天堂”引公司註銷熱潮,霍爾果斯紅利換來的只是一地雞毛?

多數企業都為“五免五減半”慕名而來,伴隨著2016年營業稅改增值稅試點在全國推行,霍爾果斯的優惠政策再次加碼,在霍爾果斯開發區新設企業還可享受增值稅及附加稅返還,這使得京企扎堆奔霍爾果斯再掀高潮。

這些絕對的政策便利讓大量公司開始往霍爾果斯遷徙,自2016年至2017年11月,北京企業在霍爾果斯的投資次數就高達1600餘次,相當於前五年的12.9倍。霍爾果斯2017年地區生產總值(GDP)增長15%,財政收入達到25.22億元,同比增長75.5%,財政收入五年內增長了5.5倍多。

“避稅天堂”引公司註銷熱潮,霍爾果斯紅利換來的只是一地雞毛?

但是數據顯示,這些在霍爾果斯只“掛名”享受稅收優惠政策而不進行實際經營的企業佔比達98%,有的註冊地址上有近千家公司,而實體(實業)型企業僅佔2%。

隨著政策收緊,雖然有小部分公司選擇註銷公司,但是大部分還是對霍爾果斯抱有期望。

但自從5月底崔永元曝光陰陽合同開始到現在,已經有102家霍爾果斯註冊的影視公司走上註銷之路。並且隨著天價片酬時間愈演愈烈,三大視頻網站聯合聲明限制明星薪酬之後,8月份申請註銷的公司多達41家;九月份,國家稅務總局將影視工作室的稅收政策從定額徵收調整為查賬徵收,明星工作室稅收稅率從6%提高到42%,當月申請註銷的影視公司達到了31家。

水至清則無魚,畢竟誰都經不起查驗,走方為上策。

按照此前的註銷趨勢,面對政策高壓以及影視寒流,高達98%的霍爾果斯空殼公司難以為繼,豈不是都要涼涼?

華麗麗的收入增長背後卻是如花火一般轉瞬即逝,利用政策紅利營造表面上的榮光,最後只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避稅天堂”引公司註銷熱潮,霍爾果斯紅利換來的只是一地雞毛?

結語

按理來說,政策紅利背後所帶來的應該是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而不是成為偷稅漏稅的避風港。所以取消或者整改優惠政策,註銷空殼企業,開始引進實體企業發展,短期來說,可能會使當地的經濟受影響,但就長久來說,這才是真正的發展和繁榮。

部分資料來源:引力資訊、數娛夢工廠、影投人、禾兌天下資訊、中國經濟週刊、第一院線

推廣:馬文驍

終於盼來你了,文化產業新聞專注文創行業動態,爆款原創文廣受好評,你還觀望不加入?讓我們一起見證由“小白”到“老司機”的蛻變,不做內容搬運工,只做內容生產者!微信關注 “文化產業新聞”投稿,讓你的文章上頭條!

“避稅天堂”引公司註銷熱潮,霍爾果斯紅利換來的只是一地雞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