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挖掘機|從《天問》到《天對》

大家好,

今天老司機又來帶您聊科普了。

馬上就要到端午節了,在這裡我們不是來討論粽子是吃鹹的好還是甜的好。

歷史挖掘機|從《天問》到《天對》

歷史挖掘機|從《天問》到《天對》

而是從粽子的由來,屈原屈大人的一篇文章說開去,2200多年前,屈原的名著《天問》中寫道:

“九州安錯川穀何洿,東流不溢,孰知其故錯”這是古人第一次開始對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水資源產生了疑問,水從何處而來又到何處而去,為何山川中的水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人類在爭取生存和改善生活的實踐中,逐漸認識到水的重要性,開始觀察和探索自然界水的運動規律,以便採取興利避害的措施,達到治水和用水的目的。由於生產方式和科學水平所限,這一時期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歲月。在一些文化發祥較早的國家和地區,無論是尼羅河文明還是兩河文明,從遺留至今的歷代古籍文獻、碑刻古蹟和發掘的大量文物中,都可以發現水文科學萌發的一系列史實。

在人類早期與大自然的鬥爭中逐漸萌發了“數”的概念。當洪水和乾旱威脅到人們的生活和生產時,人們便自發地開始用“數”來衡量的大小和雨量的多少,於是逐漸開展了原始的河流水位和降雨量的觀測,以加深人們對大自然的認識。

歷史挖掘機|從《天問》到《天對》

古代對於水位的觀測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時期,《尚書.禹貢》等古籍記載,大禹治水時便使用“隨山刊木”、“準繩”和“規矩”等方法測量地形,觀測水位。許慎於公元100年所著《說文解字》中說“測”字是“深所至也從水則聲”。可知“測”就是由此而來,後來就稱水尺為“水則”。

歷史挖掘機|從《天問》到《天對》

公元前 3世紀,中國的在四川都江堰引水工程中,設石人水尺觀測水位。

歷史挖掘機|從《天問》到《天對》

我國的雨量觀測可追溯到公元前11世紀以前的商代,甲骨文中有降雨的定性描述如細雨、大雨和驟雨等的分類。秦代在《田律》中規定在農作物生長季節要隨時向朝廷報告降雨量多少、水旱等災害和受益受災田地的面積。漢承秦制,也規定每年立春至立秋,全國各郡縣都要隨時向朝廷報告降雨量。唐宋、明諸代都沿襲這一制度。

宋秦九韶在《數書九章》中記有當時全國“州郡都有天池盆以測雨水”,並記述了桶形的“天池盆”和圓錐形的“圓罌”雨量器中雨水深度換算成平地降雨深的計算方法和竹製量雪器中積雪深換算成平地降雪深的計算方法。

歷史挖掘機|從《天問》到《天對》

距今5000多年,浙江省餘姚縣河姆渡村已有地下水井,從那時起已經開始積累水文觀測的經驗了。公元前 7世紀,中國的管仲提出了河流分類方法、利用水流特性計算引水渠道坡度的原始水力學計算方法,分析了河灣受沖刷的原因。

古代一些水利工程如都江堰、鄭國渠、靈渠和大運河等,建成後較長時間內發揮較大效益,都與有效地運用水文知識有關。人們在各種工程實踐中客觀地運用了水文知識得到成功,積累了豐富的水文經驗,加深了對水文規律的認識。

歷史挖掘機|從《天問》到《天對》

人們在觀察了河流和湖泊等地面水體的水文現象之後,很自然會想到這些水從何而來又流往何處去。春秋戰國時期,屈原在《天問》中提出的問題。大約1400年後,唐代柳宗元在《天對》一文中說:

“東窮歸墟,又環西盈。脈穴土區,而濁濁清清。壚疏,滲渴而升。充融有餘,洩漏復行。器運,又何溢為?”

意思是:水向東流歸大海,海水蒸發為雲,又回到大陸上空降而為雨。填充在土壤孔隙裡的水有濁有清。高地乾燥的土壤,水滲入後便會上升蒸發。土壤水飽和以後便會產生徑流,水流通過各種途徑運行不停,最後注入大海,如此循環不已,海洋又怎麼會漫溢呢?《天對》解答了1400多年前屈原在《天問》中提出的問題,把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的運動與水循環聯繫起來,推進了古人對於水科學的認識。

歷史挖掘機|從《天問》到《天對》

歷史挖掘機|從《天問》到《天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