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時光隧道,探祕龍巖這3個新晉省級歷史文化街區!

近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公佈第三批11個省級歷史文化街區,龍巖上杭縣瓦子街、連城縣水南街、連城縣吳家巷光榮上榜!

穿越時光隧道,探秘龍巖這3個新晉省級歷史文化街區!


歷史街區具有悠久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它較完整保留了傳統格局和歷史風貌

是城市歷史發展的見證者

雖然歷經百年滄桑

依然保持著完整的建築風貌

一起來認識一下

這3個新晉的歷史文化街區吧

穿越時光隧道,探秘龍巖這3個新晉省級歷史文化街區!


上杭縣瓦子街

穿越時光隧道,探秘龍巖這3個新晉省級歷史文化街區!

座標

瓦子街歷史文化街區位於上杭縣臨江鎮(上杭古城區,縣治所在地)的東部。

該鎮素有“近水川流藍作帶,遠山拱立翠為屏”,“三折多情回瀾去,七峰有意擁翠來”等景觀,山巒遠繞,局面開曠,汀江在此三折之後再蜿蜒南流,山河拱衛,氣勢磅礴。

穿越時光隧道,探秘龍巖這3個新晉省級歷史文化街區!

歷史價值

上杭縣歷史悠久,自唐大曆四年,多易城址,逐水而居,歷經鱉沙(今白砂鎮碧砂村)、語口市(今舊縣鎮全坊村)、鍾寮場(今才溪鄉榮石村)等地 。於宋孝宗定址於郭坊(今臨江鎮),迄今已有八百餘年的歷史。

穿越時光隧道,探秘龍巖這3個新晉省級歷史文化街區!

保 護 範 圍

瓦子街歷史文化街區是上杭縣城總體規劃確定的三個歷史風貌區之一。

範圍包括:西至上杭大酒店、泰陽廣場、黨校,東至和平路、青年巷,北至居仁巷、群英巷,南至臨江路、江濱路,佔地面積14.27公頃,其中核心保護範圍面積3.42公頃。

水南歷史文化街區

吳家巷歷史文化街區

穿越時光隧道,探秘龍巖這3個新晉省級歷史文化街區!

穿越時光隧道,探秘龍巖這3個新晉省級歷史文化街區!

座標

處於連城丹霞河谷階地地貌的城市核心區,東為冠豸山風景區(約2千米),四周群山環繞,母親河文川河從街區東側穿過,呈現十里畫廊、九曲瀠洄的優美景象。

整體山水格局可謂“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山水呼應,城景交融”。

歷史價值

從考古和文史等資料考證得知,連城水南歷史文化街區、吳家巷歷史文化街區早在3800年前就有先民們在此繁衍生息,北宋中晚期中原漢民系南遷輾轉聚集於此,長達800餘年的歷史脈絡清晰。

保護範圍、規模

水南街

穿越時光隧道,探秘龍巖這3個新晉省級歷史文化街區!

穿越時光隧道,探秘龍巖這3個新晉省級歷史文化街區!

水南歷史文化街區連城縣城南街社區與南前社區內,處於縣政府空間中軸上,東達蓮中路、北至北大路,核心保護區範圍為4.05公頃,建設控制地帶13.26公頃。

穿越時光隧道,探秘龍巖這3個新晉省級歷史文化街區!

穿越時光隧道,探秘龍巖這3個新晉省級歷史文化街區!

吳家巷

吳家巷歷史文化街區區位於連城縣城東街社區內,東達蓮中路、北至北大路,核心保護區範圍為1.33公頃,建設控制地帶3.31公頃,以吳家巷為主街,整體風貌保存完好。

看完簡介就來看看

街區裡的乾貨吧

穿越時光隧道,探秘龍巖這3個新晉省級歷史文化街區!


穿越時光隧道,探秘龍巖這3個新晉省級歷史文化街區!

上杭縣瓦子街

上杭為著名的書畫之鄉、木偶戲之鄉、山歌之鄉,其客家文化突出表現在族譜、民俗、山歌、旅遊、建築五個方面。

瓦子街主街解放路沿街店面為民國時期的典型騎樓式建築,前店後宅形式完好,沿街分佈有文廟、丘氏總祠、丁狀元故居、常初堂、郭氏民居等文物和歷史建築;

杭中路原為古城的小街,分佈雷氏客廳、郭坊村石碑坊以及特色門榜;

新生巷為連接解放路和杭中路的南北向巷道,兩側歷史風貌建築保存較好,古城巷道空間尺度得以保留,沿街分佈有雷家院、丁氏贊府第大廈等特色歷史建築。

穿越時光隧道,探秘龍巖這3個新晉省級歷史文化街區!

穿越時光隧道,探秘龍巖這3個新晉省級歷史文化街區!

穿越時光隧道,探秘龍巖這3個新晉省級歷史文化街區!

穿越時光隧道,探秘龍巖這3個新晉省級歷史文化街區!

街區內有不可移動文物7處,其中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6處,上杭文廟、郭坊村石碑坊、丘逢甲師範傳習所舊址(丘氏總祠)保存較完整,中共上杭支部舊址-常初堂保存完整性較差。

街區內已認定歷史建築及特色建築5處,包括丁氏贊府第大廈、郭氏民居、雷家院、雷家客廳、丁狀元府等。

傳統風貌建築總共59處,包括青年巷7號、臨江路23號(林氏宗祠)、解放路151—1(胡氏宗祠、鍾氏宗祠)、傅氏宗祠青年巷9號、新生巷45號、新生巷47號、杭中路47號、杭中路52號、群英巷1號以及解放路兩側建築等。


木雕、石雕、灰塑、繪畫…

漫步古街,處處可以發現精美的建築藝術

美到你的小細節

穿越時光隧道,探秘龍巖這3個新晉省級歷史文化街區!

穿越時光隧道,探秘龍巖這3個新晉省級歷史文化街區!

穿越時光隧道,探秘龍巖這3個新晉省級歷史文化街區!

穿越時光隧道,探秘龍巖這3個新晉省級歷史文化街區!

穿越時光隧道,探秘龍巖這3個新晉省級歷史文化街區!

穿越時光隧道,探秘龍巖這3個新晉省級歷史文化街區!

穿越時光隧道,探秘龍巖這3個新晉省級歷史文化街區!

穿越時光隧道,探秘龍巖這3個新晉省級歷史文化街區!

穿越時光隧道,探秘龍巖這3個新晉省級歷史文化街區!

穿越時光隧道,探秘龍巖這3個新晉省級歷史文化街區!

穿越時光隧道,探秘龍巖這3個新晉省級歷史文化街區!

穿越時光隧道,探秘龍巖這3個新晉省級歷史文化街區!

穿越時光隧道,探秘龍巖這3個新晉省級歷史文化街區!

·

·

·

★連城水南街★

區內共有四街十三巷三十多支巷,且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文川橋)、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4處、不可移動文物4處、歷史建築29處;有宋代廊橋基址、元代城牆遺址、宋元明古街巷、明代廊橋以及大批從宋元、明清、民國、解放初期到50-80年代的傳統民居和近代建築,用地面積總和佔核心保護範圍總用地面積的比例為70.81%。

文川橋

穿越時光隧道,探秘龍巖這3個新晉省級歷史文化街區!

穿越時光隧道,探秘龍巖這3個新晉省級歷史文化街區!

文川橋

現狀:街區歷史文化底蘊深厚,街區聚落與傳統建築空間格局、建築肌理等基本未變,現存街巷及古建築保存的整體性比較完整,但自主性建設破壞嚴重,存在街區內傳統建築被拆舊建新、傳統建築破敗等問題。

沈氏祖屋(薰迎和煦)

穿越時光隧道,探秘龍巖這3個新晉省級歷史文化街區!

穿越時光隧道,探秘龍巖這3個新晉省級歷史文化街區!

李氏“旋馬遺風”宅

穿越時光隧道,探秘龍巖這3個新晉省級歷史文化街區!

大橋下路

1

穿越時光隧道,探秘龍巖這3個新晉省級歷史文化街區!

樓背巷

2

水南歷史文化街區歷經800多年的營造,遺留下傳統建築藝術技藝,其木雕、石雕、灰塑、繪畫等建築工藝美術,造型藝術特點,樹立了客家建築之藝術形態,形成連城水南歷史文化街區的藝術的特點。

穿越時光隧道,探秘龍巖這3個新晉省級歷史文化街區!

穿越時光隧道,探秘龍巖這3個新晉省級歷史文化街區!

穿越時光隧道,探秘龍巖這3個新晉省級歷史文化街區!

穿越時光隧道,探秘龍巖這3個新晉省級歷史文化街區!

①富有變化的屋面和屋脊。

穿越時光隧道,探秘龍巖這3個新晉省級歷史文化街區!

穿越時光隧道,探秘龍巖這3個新晉省級歷史文化街區!

穿越時光隧道,探秘龍巖這3個新晉省級歷史文化街區!

穿越時光隧道,探秘龍巖這3個新晉省級歷史文化街區!

②襯托性構築物的使用,增加了主體建築的中心位置和層次美感。

穿越時光隧道,探秘龍巖這3個新晉省級歷史文化街區!

穿越時光隧道,探秘龍巖這3個新晉省級歷史文化街區!

穿越時光隧道,探秘龍巖這3個新晉省級歷史文化街區!

穿越時光隧道,探秘龍巖這3個新晉省級歷史文化街區!

③色彩、彩繪、灰塑畫龍點睛的裝飾美。

穿越時光隧道,探秘龍巖這3個新晉省級歷史文化街區!

穿越時光隧道,探秘龍巖這3個新晉省級歷史文化街區!

穿越時光隧道,探秘龍巖這3個新晉省級歷史文化街區!

穿越時光隧道,探秘龍巖這3個新晉省級歷史文化街區!

穿越時光隧道,探秘龍巖這3個新晉省級歷史文化街區!

鏤空井

錦上添花的門樓、簷下、翹角,

雨梗牆上礦彩祥瑞圖案,

建築藝術效果奇葩秀美,獨具個性。

★連城吳家巷★

街區現狀保存宋元明古街巷及大批從宋元、明清、民國、解放初期到50-80年代的傳統民居和近代建築,有6處縣級文保單位和5處歷史建築,以進士第、一畝莊、民國雙子樓等建築為代表;街區內還保存有7口古井、數處紅軍標語及壁畫等歷史文化元素。

完整的建築肌理、建築保存、800多年建設和發展,是連城縣城歷史沿革、城鎮建設與發展的歷史真實載體。

連城縣吳家巷歷史文化街區,涵蓋了獨特的古聚落文化、古街區文化、古建築文化、古驛市井文化、宗族宗教信仰文化、客家文化、儒理文化、民俗文化和祥瑞文化等,為福建客家城鎮文化研究、客家生態文化探源、客家美食文化挖掘、客家特色文化旅遊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穿越時光隧道,探秘龍巖這3個新晉省級歷史文化街區!

吳家巷歷史文化街區古建築藝術的特點含有客家傳統建築格局和裝修裝飾文化內涵。裝修裝飾手法有灰塑、磚雕、木雕、石雕、彩繪等,體現其多方面的藝術特點。

穿越時光隧道,探秘龍巖這3個新晉省級歷史文化街區!

穿越時光隧道,探秘龍巖這3個新晉省級歷史文化街區!

(1)多進式、多天井的合院式構築佈局,產生了實用與美感並舉的效果。從現存古建築中發現,街區內古建築的平面佈局有一種簡約古樸的組織藝術,每一處家廟、宗祠、住宅等,都是由若干單座建築、天井、外圍牆環繞合圍形成院落。這種功能區劃分明確,堂與廳、天井與廳和輔房、橫屋有機結合的次序美感,含有朱熹家訓“長幼有序,內外有別”的理學思想。

穿越時光隧道,探秘龍巖這3個新晉省級歷史文化街區!

民國雙子樓

(2)構築建築時巧妙而科學的使用穿鬥式、穿鬥抬梁混合結構,將傳統建築的“牆倒屋不塌”構築感完全利用在建築中。

穿越時光隧道,探秘龍巖這3個新晉省級歷史文化街區!

穿越時光隧道,探秘龍巖這3個新晉省級歷史文化街區!

(3)獨具個性的3門3樓、5樓八字開磚雕灰塑門樓,門樓及門框設計和製作繁縟大氣,屋脊、翹角、門額、簷下、雨梗牆等彩繪技藝錦上添花。特別是完全融入自然山水、田園風光的紋樣組合設計令人讚歎!

穿越時光隧道,探秘龍巖這3個新晉省級歷史文化街區!

(4)樑架結構和門窗設置既遵循規範對稱,又有較多的靈活變換。柱上、補間鋪作、簷下大小的託座,出跳斗拱與橫穿(橫木),縱橫交錯,逐級向上、外挑出,既有承託樑架屋架的作用,又起到飛天動感的裝飾效果。

穿越時光隧道,探秘龍巖這3個新晉省級歷史文化街區!

(5)豐富多彩的藝術表現手法。

建築不僅僅是技術科學,而且是人為藝術。吳家巷歷史文化街區歷經800多年的營造,遺留下傳統建築藝術技藝,其木雕、石雕、灰塑、繪畫等建築工藝美術,造型藝術的特點,樹立了客家建築之藝術形態,形成連城吳家巷歷史文化街區的藝術特點。

水南歷史文化街區的“一院(沈家騎馬樓大院)、一陂(古代水利設施)、一橋(宋-清千年不毀的廊橋)”

吳家巷歷史文化街區的“一莊(一畝莊)、一樓(民國四邊與八角樓組合的雙子樓)、一第(進士第)”

聚集一處、全省罕見。

連城水南街、吳家巷歷史文化街區是連城縣僅存成片的兩個歷史文化街區,可以說是支撐連城千年古縣、未來發展的“金字招牌”極其重要的物質文化。

為了保護歷史建築和傳統風貌建築,街區已經設立保護管理機構,並配備保護管理專門人員,為文保單位和歷史建築掛牌和建檔。

歷史文化街區承載著不可再生的歷史信息和寶貴的文化資源,是歷史文化遺產保護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城市特色的重要本底。

讓我們一起攜手保護

龍巖的歷史文化瑰寶吧!

穿越時光隧道,探秘龍巖這3個新晉省級歷史文化街區!


世界那麼大一起去看看

旅遊諮詢熱線:0597——3308952

微信諮詢客服:18006979166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