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有人將一輩子過成破敗的旅店,她將人生過成輝煌的宮殿

思念是世上一種常見的慢性病,即便是科學發達的今天,也無藥可治。

思念綜合症的臨床表現是,總認為那個人還沒有離開自己,每天回憶甜蜜的片斷和細節,有時候還會忽然發笑,忽然流淚。

有些脾氣暴躁的,還會摔家裡的東西,看見什麼摔什麼。

千百年來,人們只能靠一樣東西來減輕其症狀,那就是時間。

輕輕地你走了,帶走了所有的雲彩。

丈夫去世三年,清照行無定所,神情恍惚。

終於,身心俱疲的她病倒了。

入夜,她猛烈地咳嗽,連起床倒杯茶的力氣都沒有。

“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45歲的她寫道。

這時候,一個叫張汝舟的人忽然出現,經常向她大獻殷勤。

這人是個跳樑小醜一般的角色,史料上並沒有太多記載。

他是一個情場陰謀家,具有感情騙子的典型特徵:風流倜儻、口才出眾、彬彬有禮、死不要臉。

他也是一個金錢萬能主義者,信奉“有錢能使鬼推磨”,如果鬼不願意推,那就是你給的錢還不夠多。

他會在一大群人的飯局上,主動坐到清照旁邊,給她夾菜添酒。

在大家聊得高興的時候,他會忽然捧出一大堆玫瑰獻給清照,然後象個教徒一樣,一臉虔誠、一字不漏地背誦她的詩詞。

為了接近清照,他與清照的弟弟李伉相見恨晚,經常一起出去玩,喝個酒,洗個腳,吐個槽什麼的,兩個人無話不談。

這個姐夫,我當定了!有一次郊遊,他真誠地對李伉說。

有個很奇怪的問題,上帝在創造女人的時候,似乎故意抽去她們的某根神經,導致她們經常在感情面前失去判斷力。

如果男人騙術高超,女人更加無可救藥。

李清照|有人將一輩子過成破敗的旅店,她將人生過成輝煌的宮殿


人生就象一杯茶,不會苦一輩子,只會苦一陣子。

難道這孤苦的心,能再次得到照料?

大病初癒的清照也被欺騙了,她孤獨已久,流離艱辛,需要一個男人來幫她遮風擋雨。

這種要求,對於一個女人來說過分嗎?

一點都不。

她相信了張汝舟的“如簧之說”“似錦之言”。

等到嫁入張家,清照才發現張汝舟是個偽君子,他只是想獲取李清照身邊的金石文物。

他在密室的小黑板上,畫了一個清晰的路線圖,即如何製造溫柔的陷阱,佔有那些寶貴的文物。

不得不佩服他的心思縝密,風格大膽(不惜犧牲色相)。

但他漏算了一點,那就是女詞人的堅韌不屈。

對於趙明誠的畢生心血,清照視之如命,況且她還要根據那些金石文物,整理出版《金石錄》。

張汝舟三天兩頭索取逼迫,有一次酒後甚至出重手打了新婚妻子。

李清照忍無可忍,無奈之下,她決定告上法庭,打離婚官司。

那時候,兩人結婚才3個月。

在宋代,妻告夫是驚世駭俗、聞所未聞的事情。

李清照同時告發了張汝舟的欺君之罪——張將李清照娶到手後洋洋得意,曾把自己科舉考試作弊的事拿出來自誇。

宋朝法律很不人道,女人告丈夫,無論對錯輸贏,都要坐牢2年。

清照是一個在感情生活上絕不湊合的人,剛烈不屈,寧肯受皮肉之苦,也不受精神的奴役。

一旦看穿對方的醜惡靈魂,她便表現出無情的鄙視和深切的懊悔。

李清照|有人將一輩子過成破敗的旅店,她將人生過成輝煌的宮殿


她在給友人的信中說:“猥以桑榆之晚景,配茲駔儈之下材。”

對於李清照這種敢愛敢恨的個性,我非常欽佩。

這位詩詞天才,不僅在文學上獨樹一幟,敢在常人不敢下筆的地方痛下筆墨,在個人生活上也是封建時代的奇女子,果斷堅強,拿得起,放得下。

在顛沛的生活中,最能看出一個人的氣節。

……

人不能把金錢帶入墳墓,金錢卻可以把人帶入墳墓。

這場官司驚動了當時的皇帝趙眘——張汝舟被髮配到柳州,不久病亡。

李清照也隨之入獄。

幸運的是,由於李清照的名聲太大,從廟堂到民間,粉絲眾多,很多人為她打抱不平。

一個如此困苦有才的弱女子被投入監獄,於心何忍?

主持此案的綦崇禮順應君心民意,努力協調。

清照只坐了9天牢便被釋放出獄。

但這件事在她心靈深處留下了一道重重的傷痕。

李清照與趙明誠沒有生育小孩,到晚年,她孑然一身,寄人籬下,生活清苦。

人生不止,寂寞不已。

她喜歡上了一個孫姓朋友的女兒,10多歲,漂亮聰穎。

一天她正在伏案疾書,懂事的小姑娘幫她倒了一杯茶。

清照點頭笑笑,將孩子摟在懷中。

“孩子,記得多學點東西,我老了,你願意拜我為師嗎?”

沒想到,孩子脫口而出,“才藻非女子事也。”

清照聽後,不由得一陣暈眩。

原來,多年的堅持和追求,在人們看來一文不值,自己仍是一個異類。

李清照|有人將一輩子過成破敗的旅店,她將人生過成輝煌的宮殿


一個女人有才華,錯了嗎?

她只不過是為了在這痛苦的人世,找到一個呼吸的出口,用文字為自己遮風擋雨。

一種可怕的孤獨向她襲來,這個世界上再沒有一個人能讀懂她的心。

唯一可與她作伴,永遠不會離開她的,是文字和詩詞。

……

有的評論家驚訝於她的文才,總是能用寥寥數十字打動人心。

“詞壓江南,文蓋塞北”,他們讚歎道。

清照對意境的感悟力超群,緣於她那顆偉大的靈魂。

據說,不少人讀她的詞,居然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淚。

不愧是造境大師。

跟一些擅長抒懷的女詞人一樣,她初期的作品,只是練筆之作。

當那些人在沉重的生活壓榨下消聲無息的時候,她象一座暗自生長、桀驁不屈的山峰,忽然高聳入雲。

奇蹟,都是在厄運中產生的。

她的詞,有的前乘後繼,一瀉千里;有的層層設疑,含蓄委婉;有的上情下景,情景交融。

比如:“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再比如:“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特別是那首和著血與淚的千古絕唱《聲聲慢》,極盡沉鬱悽婉。

主要抒寫的,是她感情生活的痛苦和對國家民族的憂心,她像一葉孤舟在風浪中無助地飄搖。

國事已難問,家事怕再提,只有秋風掃著黃葉在門前盤旋,晚年的她,愈加思念亡夫趙明誠。

她茫然地行走在杭州深秋的落葉黃花中,用盡全身力氣,吟出這首《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曉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

有的人,將一輩子過成了破敗的旅店,唯有她,將人生過成了輝煌的宮殿。

感謝你的觀看!遙啊遙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喜歡我的記得點個關注哦!我會每天不定時更新的!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