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949年,开国大典期间的正阳门周边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隆重开幕。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并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

正阳门,俗称前门、前门楼子、大前门,原名丽正门,是明清两朝北京内城的正南门。始建于明成祖永乐十七年,是老北京“京师九门”之一。它集正阳门城楼、箭楼与瓮城为一体,是一座完整的古代防御性建筑体系。

前门大街是北京非常著名的商业街。位于京城中轴线,北起前门月亮湾,南至天桥路口,与天桥南大街相连。

明嘉靖二十九年建外城前是皇帝出城赴天坛、山川坛的御路,建外城后为外城主要南北街道。明、清至民国时皆称正阳门大街。1965年正式定名为前门大街。

明朝中期,由于商业的发达,前门大街两侧出现了鲜鱼口、猪市口、煤市口、粮食店等集市和街道,前门大街才成为一条商业街。北京最著名的“大栅栏儿”也在其中。

清初把东城的灯市挪到前门一带,而且为了维护皇权的尊严,戏院、茶园、妓院只准许开设在城外,于是前门大街较前又有了进一步的繁荣。清代大街两侧陆续形成了许多专业集市。20世纪50年代初,前门地区共有私营商业基本户800余家。

天安门,原名承天门,建于明永乐十五年。清顺治八年改建后称天安门。此时的天安门前只是一块封闭的T形宫廷广场,为明清两朝举办重大庆典和向全国发布政令的重要场所,也代表着皇权的威严。

民国三年五月,北洋政府的朱启钤启动改造旧都城计划。拆除天安门前千步廊、修筑沥青路、瓮城等,原本封闭的宫廷广场变成可自由穿行和逗留的开放空间。天安门开始成为现代意义上的广场。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广场举行开国大典。【北京旧影,1949年10月。摄影:弗拉迪斯拉夫·米卡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