壩上草原行(二):人民公社大食堂

到達北京第二天。早上七點多出發,我們陪女兒到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參加首屆“中國校園文學獎”現場寫作大賽。

壩上草原行(二):人民公社大食堂


女兒八點前進入考場,九點開考,十一點半結束。

三點多鐘,我和其他家長在學校附近閒逛、嘮嗑。

女兒考完,我們返回酒店,就近尋找餐廳用餐。老公上網一搜,一個閃亮的名字吸引了我們:“人民公社大食堂”!我們想帶女兒去體驗一番,憶苦思甜,看看從前的日子,想想未來的生活,珍惜今天的幸福!

在高德地圖的指引下,我們很快抵達目的地。大門中間的門匾上赫然書寫“人民公社大食堂”。金色的大字,紅色的旗幟,都很適合那個紅紅火火的年代。

壩上草原行(二):人民公社大食堂

進入大廳,一塊牌匾高高懸掛,“為人民服務”五個字特別醒目。

小時候,我經常翻箱倒櫃,搜到好幾個小紅本,都是毛主席語錄,其中就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後來,我學過課文《為人民服務》,對這句話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工作後,我入了黨,經過不斷學習,我深刻理解了“為人民服務”的內涵,它是毛澤東思想的靈魂。

壩上草原行(二):人民公社大食堂

右邊結帳處,是供銷社,還是那個時代的產物。

壩上草原行(二):人民公社大食堂

餐廳點菜的地方,大土灶上架著大鍋,大鍋放著早期的蒸飯鐵盒,讓從小生活在城裡的女兒大開眼界。這家餐廳,做的是東北菜,各個包廂滿溢東北鄉村氣息。

壩上草原行(二):人民公社大食堂

四周牆壁貼滿當時的報紙,都是滿滿的關於歷史的記憶。


壩上草原行(二):人民公社大食堂

壩上草原行(二):人民公社大食堂

細節無小事,餐廳老闆很用心地設計,連餐具都烙下時代的痕跡。

壩上草原行(二):人民公社大食堂

整個餐廳的裝潢把我們的思緒帶回了那個年代——

1958年,全國農村開展了人民公社化運動,“大躍進”運動如火如荼。由人民公社試點“向共產主義過渡”。在公社化運動中,各村生產隊都成立了公共食堂,一日三餐集體統一做、大家一起吃。“吃飯不要錢,老少盡開顏;勞動更積極,幸福萬萬年。”

吃飯不限量,吃菜不重樣。公共食堂要求飯菜多樣化,粗細搭配,有菜有湯,爭取每月吃兩三次肉,儘量免費供應醬油、醋、蔥、蒜、辣椒等調味品,飲食上適當照顧老人、兒童、病員、孕產婦。每逢節日會餐。

壩上草原行(二):人民公社大食堂

食堂講究清潔、注重衛生,還開拓了自己的蔬菜基地。食堂自己種菜、養豬,大搞副食品生產和副業經營。糧食由生產隊供應,油鹽柴菜由食堂自行解決。有的食堂還想方設法,通過瓜菜和各種代食品,實行糧菜混吃,盡力節約糧食、保證吃飽。

“政治到食堂,幹部下伙房”。食堂管理員、炊事員,經民主選舉,由思想好、作風好、成分好、辦事公平的人擔任,隨時隨地接受群眾監督。食堂賬目按月公佈。

壩上草原行(二):人民公社大食堂

當時認為,只有“放開肚皮吃飯”,才能“鼓足幹勁生產”。辦好公共食堂,可以解放勞動力,提高勞動生產效率,所以要求各地利用舊房改建飯廳或新建簡易飯廳。公共食堂如雨後春筍般快速湧現。到了年底,全國農村擁有公共食堂340多萬個,在食堂吃飯的人口占全國農村總人口的90%。

只是,面對那麼多“放開的肚皮”,公共食堂哪來那麼多的燒飯柴和下鍋米?1959年、1960年,全國遭受各種自然災害,更是雪上加霜。因此,沒過兩三年,這一試驗型的“共產主義大鍋飯”在很多地方便宣告終結。

壩上草原行(二):人民公社大食堂

餐廳人頭攢動,把我的思緒從那逝去的年代拉回來。餐廳生意好,客人多。我們點了幾道菜,味道不錯,價格優惠。我們邊吃邊聊。

女兒學過歷史,她當然瞭解“大躍進”與人民公社化運動。

歷史課本上,那句驚天動地的話語——“鼓足幹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她依然倒背如流;那張熱鬧非凡的黑白插圖——“北方某農村大辦公共食堂的情景”,她依然記憶猶新。人民公社創辦初期,農村大刮“共產風”:取消家庭開伙,大辦公共食堂……

今天,她就來這個人民公社大食堂真真假假體驗一回。

壩上草原行(二):人民公社大食堂

我們不再批判那個年代的急於求成,畢竟歷史的發展就像一個人的成長,總要走過曲折小路,才能邁上康莊大道。

我們只想跟女兒聊聊那個年代的可貴之處:在那個年代,放開肚皮吃飽飯就很幸福,人們在艱苦歲月裡總是很容易知足!因為容易知足,儘管物質貧乏,人們的幸福指數並不低。有一種幸福叫簡簡單單的樂觀……當代人物質享受豐富但競爭壓力大,有時也要學會放空自己,需要一種簡簡單單的樂觀。

心態決定境遇。一個人擁有樂觀的心態,目之所及都是美好的世界。如果生活是咖啡,有些澀有些苦,那麼,樂觀便是糖,咖啡加糖味道會更美妙。一個人,無論何時何地,再難再苦的境遇裡,也要記得給生活加些糖、調製出一份香甜的幸福……

女兒聽得專注,若有所悟,我們便轉移話題,輕鬆聊起老闆唸的商業經。民以食為天,在這個最好的時代,餐飲業可謂百花齊放。老闆很聰明,本來平常的東北菜餐廳,因為融入了懷舊情結、歷史情懷,餐廳有了獨一無二的特色,從而吸引了食客,取得了商業上的成功——特色就是最好的品牌!

我最後加重了語氣:“不管幹啥事,不僅要動手,更要動腦!”瞥一眼女兒,發現她吃得津津有味,聽得彷彿全神貫注,我頓覺腸胃舒服、心滿意足。收穫總是有的,沒白走這一回,如此就好!

湯足飯飽之後,我們離開人民公社大食堂,返回酒店,拿好行旅,坐車離開北京,前往河北。

壩上草原行(二):人民公社大食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