薌城遊記:可觀高山大海,亦可享受文化的寧靜!

古城漳州,也叫薌城,是閩南文化重要的城市之一。如果說廈門是聲名鵲起的少女明星,那麼漳州就是默默無聞陪伴著她的姐姐。只是這個姐姐由於太靦腆,太樸素,以至於很多人不知道她的美麗。丙申年初冬,我帶著老父隨性而起的一次漳州行,領略了老城不一樣的美。

薌城遊記:可觀高山大海,亦可享受文化的寧靜!


剛到漳州的第一站就是南山寺。這是漳州最著名的寺廟,就像南普陀在廈門的影響一樣。南山寺坐落在漳州市郊的單俠山腳旁,面對著奔流不息的夏章母親河——七蛇江。初到古寺,豔陽高照,古榕參天,莊嚴肅穆。廟門呈典型的閩南民居特色,紅磚石柱,燕尾脊的屋頂。門額金底黑字——南山寺,兩旁匾額分別寫著:般若和解脫。

薌城遊記:可觀高山大海,亦可享受文化的寧靜!


邁步走入寺內,天王殿豁然眼前。大殿屋頂兩條青龍端坐在燕尾屋脊之上,幾欲昇天之勢。殿外兩側各有兩個年代久遠的佛塔,風蝕雨打千年,中間雕刻的佛像也是面目全非,滄桑久遠。殿內鑲金佛像,寶相莊嚴,香火繚繞。天王殿的後面是大雄寶殿。大殿兩側各有一噴泉,再外兩側是長廊,四周遍植古榕和青椰樹。在這碧天蒼空之下,綠葉紅花之間,紅磚朱瓦,雕樑畫棟的古寺裡,聆聽誦經之聲,燕雀之鳴,心中靜如止水,心曠神怡。


薌城遊記:可觀高山大海,亦可享受文化的寧靜!


帶著虔誠離開古寺,陪我們遊玩的菜頭同學極力推薦下,我們隨著他興致勃勃去了一個叫荔枝海的地方。車在山路顛簸就到一個小山頂。山頂上矗立一面巨石,上書荔枝海三個大字。巨石之上有觀景平臺一座。走上觀景平臺,只見蔚藍的天空下,綠樹成蔭,小樓大廈鱗次櫛比,遠處青山悠悠,層巒疊嶂,好一派南國山水畫。這等無限好的風光,果然不枉同學推薦。

薌城遊記:可觀高山大海,亦可享受文化的寧靜!


在享受了文藝青年同學的豐盛午宴後,我們又來到漳州有名的歷史文化景點——漳州老街。這是漳州市區最有歷史底蘊,也是最值得觀賞的旅遊景點。我們到來的時候,正值老街正在進行修復性建設。但是有些原有的老建築,舊景觀已是在改造中熠熠生輝。

薌城遊記:可觀高山大海,亦可享受文化的寧靜!


漳州中山公園緊挨著老城,佔地雖然不大,卻處處蘊藏著民國曆史的痕跡。平等博愛的華表,造型獨特的中山紀念亭,漳州解放紀念碑,還有有著盤龍石柱的西式亭子。這些富有特色的遺蹟讓中山公園蓬蓽生輝,饒有歷史文化的內涵,實在值得一觀。


薌城遊記:可觀高山大海,亦可享受文化的寧靜!


漳州文廟,除了泮宮還在修復外,其他建築保持完整。廟門口,兩隻年代久遠的石獅子憨態可掬的相向而望,迎接我們的到來。步入廟內,忽見一尊偉岸的夫子巨像,雙手作揖,儀態慈祥矗立眼前。夫子像後後面是大成殿。大殿由盤龍繞柱支撐,其上棟樑已是褪去華麗的朱漆。大成殿內,大成至聖先師端然危坐,兩旁乃其弟子及孟子等人,周邊各種禮樂之器齊全,莊嚴肅穆。

薌城遊記:可觀高山大海,亦可享受文化的寧靜!


除了文廟,香港街的兩座石牌坊也是漳州老城的亮點之一。這兩座石牌坊乃是明朝年間之物,牌坊為青色花崗岩精心構建。牌坊之上,精雕細刻的各種人物造型,栩栩如生。正中分別上書探花及三世宰貳。兩座牌坊氣勢磅礴,巍然屹立於老街之上,令人震撼。

薌城遊記:可觀高山大海,亦可享受文化的寧靜!


在老街還有許多歷史文化古建築非常有特色。全國最小的廟,伽藍廟就坐落在牌坊附近。如果不是介紹,你可能誤以為這是某戶人家的大門而已,卻未料它居然是一座廟。除了這個小廟外,老街還有需要百年老店和名人故居也是富有特色,值得細細一觀的。

不知不覺已然斜陽西下,已是到了歸家之時,依依不捨離開這座古老而美麗的老城。望著車外川流不息的九龍江,期待老街修復之日,再來探尋老城之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