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去秋乏,需養陰潤燥!3個實用滋陰潤燥方,好吃又管用!

俗話說:“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秋高氣爽的天氣十分適合睡眠,於是“秋乏”的問題就來了。中醫認為,養陰潤燥能遠離“秋乏”。

陰虛火旺加重秋乏

“秋乏”是人體隨氣候變化所產生的自然生理現象。人體的神經系統對溫度十分敏感。天氣炎熱時,神經系統處於亢奮狀態,人就不容易感覺困;而秋天的時候,由於氣溫降低,人體的神經系統受到抑制,此時人容易提不起精神,老是感到想睡覺。再加上天氣涼爽容易入睡,更是讓人一睡就不想醒。

“秋乏”其實也是陰陽失衡的表現。中醫理論認為,人體是一個陰陽平衡的整體。秋季天氣乾燥,陰液不足,陽熱相對旺盛,陽盛陰虛導致身體陰陽失衡,人就會覺得乏力、沒有精神。

秋季去秋乏,需養陰潤燥!3個實用滋陰潤燥方,好吃又管用!

養陰潤燥是關鍵

中醫講究“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秋季養陰潤燥是關鍵,而西洋參是最佳選擇,不僅能起到益氣養陰的作用,同時對消除秋燥也有一定功效。將西洋參切片,每天取10克左右用開水泡茶喝,可反覆多次沖水。要提醒的是,兒童、青少年陽氣旺盛,除非在醫生指導下,否則不要輕易吃參,以免誘發性早熟。

另外,飲食要以清淡為主,以蒸、煮、煲為主,火鍋及煎烤油炸的食物容易上火,傷陰化燥,因此建議少吃。推薦食用生地花生煲豬腳、沙參玉竹煲雞肉、豬肺橄欖湯、百合蓮子湯、無花果燉瘦肉等滋陰潤燥的湯水。

秋季去秋乏,需養陰潤燥!3個實用滋陰潤燥方,好吃又管用!

實用的滋陰潤燥方

雪耳香梨糖水

材料:雪梨1個、銀耳10克、川貝3克。

將雪梨洗淨,切開去核,再切小片;雪耳浸泡、去雜質;一起與川貝放進沙鍋內,加入冰糖10克、清水600毫升(約2碗半量),文火熬至200毫升(約1小碗)。亦可加入冰糖10克、冷開水200毫升放至燉盅內,隔水燉兩個小時便可。

雪耳木瓜糖水

材料:木瓜半隻(約200克),銀耳三大朵(約20克),冰糖適量(約50克)。

將銀耳用溫水浸透泡發,洗淨撕成小朵,木瓜削皮去籽,切成小塊;銀耳、木瓜和冰糖一起放入鍋裡,加適量水煮開,然後轉小火燉煮30分鐘至1個小時,即可食用。

羅漢果茶

材料:羅漢果20克。沸水泡15分鐘後代茶飲。

秋季去秋乏,需養陰潤燥!3個實用滋陰潤燥方,好吃又管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