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夜姬物语:日本的嫦娥是什么样的?|表表荐片

今天是中秋节,课代表现在这里祝大家金秋快乐!为了应景,今天推出中秋节特别篇,一起八卦一下日本的嫦娥。

辉夜姬物语:日本的嫦娥是什么样的?|表表荐片


日本也有嫦娥吗?其实日本神话里是没有嫦娥这一号人的,但确实有一位住在月宫的仙女儿,叫辉夜姬。这名字大家都应该很熟,经常看到,但不太晓得具体的传说。

大概就知道,她生了两儿子在不停地乱斗,最后把老娘也给祸害了。


辉夜姬物语:日本的嫦娥是什么样的?|表表荐片

(《火影》里的辉夜姬形象)


今天要介绍的《辉夜姬物语》2013年上映的,由高畑勋执导。高畑勋是《风之谷》、《天空之城》的制作人,执导过《萤火虫之森》、《百变狸猫》等等经典作品,还是《魔女急便宅》的音乐制作。

而这次的《辉夜姬》的配乐是由久石让、高畑勋共同制作,也是非常值得专门去欣赏。

辉夜姬物语:日本的嫦娥是什么样的?|表表荐片


《辉夜姬》在作画方面有大胆的尝试,采用水墨画的形式,而且有别于一般动画采用将背景与角色分开绘制再合并的方法,高畑勋尝试将二者合二为一,但耗时耗力。

这部动画电影耗时8年,制作经费高达50亿日元(约3亿多人民币),但似乎日本的观众并不买账。

这部动画电影在日本的票房成绩并不理想,只够回成本的一半,票房也仅为宫崎骏同期上映作品《起风了》的1/5。

尽管如此,但《辉夜姬》不失为一部佳作,也是获奖无数,在豆瓣上也有8.4分的好评。

辉夜姬物语:日本的嫦娥是什么样的?|表表荐片


《辉夜姬》改编自日本第一部物语文学《竹取物语》,讲述了一位伐竹翁在竹心取到一个小女孩,精心抚养成为亭亭玉立的美少女的故事。

辉夜姬物语:日本的嫦娥是什么样的?|表表荐片


老爷爷把小人带回家后,小人就变成了一个胖娃娃,被夫妻俩当成上天赐予的礼物。

辉夜姬物语:日本的嫦娥是什么样的?|表表荐片


然后这孩子就跟窜天猴似的长大,很快能跑能跳,还跟村里的二狗子成了两小无猜的青梅竹马。

辉夜姬物语:日本的嫦娥是什么样的?|表表荐片


有一天,老爷爷在竹林里挖到了一大笔宝藏,这大概就是上天送的生活费吧。

于是,老爷爷(相当于她爸)就脑洞大开,想在京城盖一座豪华的宅邸来供养公主殿下。

辉夜姬物语:日本的嫦娥是什么样的?|表表荐片


就这样,小公主离开了乡村田野,去到了繁华的京城。一个真正的公主自然是要会琴棋书画和贵族礼仪的,所以老爷爷就请家教来上课。

但是公主生性活泼,安安静静的上课等于在扼杀她的生命力。

辉夜姬物语:日本的嫦娥是什么样的?|表表荐片


公主上课调皮捣蛋,老师都不知道实际上她技艺高超,直到有一天在父亲面前大秀了一把,史称“蒂花之秀”。

辉夜姬物语:日本的嫦娥是什么样的?|表表荐片


很快公主就长大了,初次经血来潮后,在日本古代就相当于成人了。

在成人仪式上,端坐在帘子后面的公主,看着前面的各种达官贵人狂欢,人们争先恐后的想要付费看她的容貌,她的内心却如死灰一般。她再也回不去那一片拥有广阔天空的田野了。

辉夜姬物语:日本的嫦娥是什么样的?|表表荐片


成年后的公主取名为“细竹辉夜姬”,美名远播,吸引了很多人上门提亲。有五个贵族慕名前来,骚话说了一堆,却没有一个经得起公主的考验,都扑街了。

辉夜姬物语:日本的嫦娥是什么样的?|表表荐片


虽然五个贵族都折腰了,但却把天皇给招惹来了。天皇大概觉得自己是所谓的神族,配得上神仙公主。

辉夜姬物语:日本的嫦娥是什么样的?|表表荐片


公主觉得这生活是没法过下去了,开始向月宫求救。上天听到了公主的哭诉,在八月十五的那一天就会派神仙来把公主接走。

公主来到乡村,想再看一眼这片天地。这时,儿时的青梅竹马已经成家立业,孩子都会跑了,但是这个二狗子当即表示愿意带着公主远走高飞,公主十动然拒。

辉夜姬物语:日本的嫦娥是什么样的?|表表荐片


八月十五那天,宅邸上下全部武装,严阵以待,这是一场人与神的对抗,但是注定是徒劳的。

告别完有着养育之恩的爸爸妈妈,公主披上羽衣,忘却了人世间的一切,起身回到月亮之上了。

辉夜姬物语:日本的嫦娥是什么样的?|表表荐片


看完,你是不是觉得辉夜姬还挺像嫦娥的。

1. 两人都是倾国倾城之姿;

2. 都呆在月亮上(辉夜姬本来就是月球人,嫦娥是嗑药后奔月的);

3. 都有前科(辉夜姬自称谪仙,嫦娥是偷药后被罚关在月宫);

4. 都曾经居住在人间(竹取姬被贬下凡再被请回去,嫦娥是直接飞上去的);

5. 都吃过不死药(《竹取物语》描写辉夜姬重返月宫时吃了一些不死药,而嫦娥是偷吃了不死药才升仙);

总结关键词:美女、登月、有前科、不老不死

辉夜姬物语:日本的嫦娥是什么样的?|表表荐片


嫦娥奔月的传说最早被记载于汉初的《淮南子·览冥训》。而《竹取物语》最晚成书于10世纪中期,相当于唐朝。所以,很有可能是当年通过遣唐使从中国流传过去的。

但因为中日文化背景的差异,两个传说中的“奔月”原因则显现了不同的思想情感价值。日本的“竹取飞天”主要表现了佛教思想,而中国的“嫦娥奔月”则主要表现的是道教思想。

一个是“归去”,一个是“逃离”,不变的只有那轮明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