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軍僅相隔80米遠,爲何李雲龍下令挖地道時,山崎卻無可奈何?

《亮劍》兩軍僅相隔80米遠,為何李雲龍下令挖地道時,山崎卻無可奈何?在《亮劍》中,李雲龍本是新一團團長,在對陣日軍坂田聯隊時,因為沒有按照上級的命令突圍,雖然最終獲勝,但是在戰後,李雲龍仍然被免去了團長職務,降為被服廠廠長。然而沒過多久,孔捷的獨立團在楊村駐防時,遭到了日軍山本特工隊的偷襲,損失慘重,事後孔捷也被擼了。接替孔捷出任獨立團團長的人選,正是李雲龍!

兩軍僅相隔80米遠,為何李雲龍下令挖地道時,山崎卻無可奈何?

正當李雲龍準備在獨立團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時,日軍一支小部隊,即山崎大隊,偷偷闖入了根據地腹地的一線天方向,並且對兵工廠、醫院等後勤機關進行了偷襲。山崎大隊雖然只有區區數百人,但是其指揮官山崎冶平中佐可是個厲害角色,他曾畢業於日本帝國陸軍大學,極善於山地作戰,並且頭腦清晰、冷靜,是日軍第一軍司令筱冢義男的心腹愛將。

兩軍僅相隔80米遠,為何李雲龍下令挖地道時,山崎卻無可奈何?

在山崎的指揮下,被包圍在李家坡的山崎大隊,前後共擊退了程瞎子發動的8次進攻。考慮到程瞎子團傷亡太大,旅長決定改派李雲龍的獨立團接替其擔任主攻。有了前車之鑑,李雲龍並沒有繼續採用添油戰術,而是開動腦筋,想出了一條“土工作業”的妙計。在團部作戰會議上,李雲龍提出了要以挖地道的方式,往前平行掘進50米,只要這50米遠的距離挖通之後,那麼剩下的30米遠,就算是個娘們,也能將手榴彈扔進日軍的環形工事裡去。

兩軍僅相隔80米遠,為何李雲龍下令挖地道時,山崎卻無可奈何?

從李雲龍的這道作戰命令中,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獨立團和山崎大隊之間的攻擊距離,只有80米遠。雖然距離很近,但是從劇中可以得知,李雲龍在命令部隊挖地道時,山崎只能眼睜睜的看著,似乎無能為力。眾所周知,日軍使用的三八式步槍,其有效射程能夠達到460米,小鋼炮就更不用說了,輕鬆打到500米之外。既然日軍武器精良,射程超遠,那麼兩軍僅相隔80米遠,為何李雲龍下令挖地道時,山崎卻無可奈何呢?其實原因很簡單!

兩軍僅相隔80米遠,為何李雲龍下令挖地道時,山崎卻無可奈何?

山地作戰,通常情況下,作為防守一方的指揮官,一般會將陣地設置在高地的稜線部位。這個位置構築陣地的好處就是可以擴大射界,視野開闊,讓己方的殺傷力達到最大效果。但是山崎卻偏偏沒有這樣做,他直接將陣地構築在了李家坡高地中心位置的圓盤處,想以此來減少部隊的傷亡。因為將陣地設置在稜線處,雖然射界開闊,但是對方在發動攻擊時,也能輕鬆發現你所處的位置,並擊中你。

兩軍僅相隔80米遠,為何李雲龍下令挖地道時,山崎卻無可奈何?

山崎的目的並不是為了給八路軍造成重大殺傷,而是為了贏得更多的時間,來儘量拖住八路軍的主力,從而為外圍的日軍援軍進行反包圍創造條件。所以,為了減少傷亡,同時還要讓對方的攻擊部隊無法形成有效殺傷,於是山崎就將陣地設置在了李家坡高地中心位置的圓盤處。另外,八路軍缺乏曲射火力,也就是迫擊炮,而平射炮基本上對山崎大隊所處的位置造不成有效殺傷,所以山崎才敢這樣構築陣地。

兩軍僅相隔80米遠,為何李雲龍下令挖地道時,山崎卻無可奈何?

正是因為日軍構築陣地的位置,角度刁鑽,所以程瞎子發動了8次進攻都無濟於事。但是李雲龍使用的戰術就不同了,他採用土工作業的方式,往前平行掘進,而且他還命令部隊不許露頭,所以龜縮在山頂圓盤中心處的日軍,根本就無法進行有效火力打擊。雖然山崎嘗試發動反衝鋒,但是卻被旅長的炮火給壓制住了,於是就只能目視李雲龍的獨立團往前掘進50米遠了!

兩軍僅相隔80米遠,為何李雲龍下令挖地道時,山崎卻無可奈何?

山崎大隊的原型,其實就是關家堖之戰的岡崎大隊,其構築陣地的位置,正是處在山頂圓盤中心處。所以,就因為這個原因,雖然兩軍僅相隔80米遠,但是李雲龍下令挖地道時,山崎卻無可奈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