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情孤女爲報血仇賣身鳳仙樓,設下毒酒計終讓兇手命喪黃泉

話說這揚州城的鳳仙樓來了一個花魁名叫春香,長的是國色天香,而且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多少達官貴人為了一睹真容是灑盡了錢財。

這天有個外地客商來到鳳仙樓,這外地客商名叫王宣德,最喜歡在煙花之地行走。得知這鳳仙樓來了新花魁,第一時間就趕來了這裡,花了幾百兩銀子終於獲得了跟花魁獨處的機會。,當他看到花魁的時候,他知道這幾百兩銀子花的不冤枉。

只見春香緩緩走門簾後走出來,雖然略施粉黛,但是那雙柳眉勾魂攝人,一時間王宣德也看呆了。

春香看到王宣德一直看著自己於是輕聲問道:“客人你是聽曲還是吟詩詞歌賦。”王宣德下意思地搖了搖頭。春香又問道:“客人喝酒還是品茶?”王宣德對於這些都是索然無味,還是搖了搖頭。春香想了半天,說道:“不如我替客人你看看相。”說完就牽過王宣德的雙手。王宣德也任由春香撫摸自己的雙手,一時間王宣德渾身都快酥了。

苦情孤女為報血仇賣身鳳仙樓,設下毒酒計終讓兇手命喪黃泉

春香仔仔細細的瞧著王宣德的雙手說道:“看客人這手相,雙手略黑,老繭厚實,莫不是客人是個夜行者(夜間幹活的人)。”王宣德一聽還真被這春香說中,自己還真是一個夜行者。不待王宣德想要詢問,春香又說:“看客人的手相兩隻略紅,左手泛金有著財運來臨,而這右手更有著紅線連天之像,說明客人最近有一場大富貴,還能喜迎佳人……”

王宣德也是老江湖了,還是第一次看到如此的嬌羞婉轉,莫不是這春香是個清倌人,這王宣德早就不知道做出什麼事情了。

自此之後,王宣德更是每日都來這鳳仙樓,每次都花費了大筆的銀子,鳳仙樓的老鴇跟下人每次見到王宣德都會尊稱“王大官人”。王宣德遇著春香相處久了,就越發的喜歡。有一次王宣德就把自己是一個盜墓賊的實情告訴了春香,可是春香不但不嫌棄他,還幫他評鑑古玩,有些王宣德說不上來的物件,待到春香看後都能說出一個子醜寅卯來。問其緣由,這春香祖上是開古玩店的,奈何家道中落,家中有個不成器的兄長,嗜賭如命,欠下了一大筆的賭債,家父為了延續香火,不得已把春香推入火坑保住兄長一命。

聽聞春香的遭遇之後,王宣德也為她鳴不平,於是想要給春香贖身,可是這春香是這鳳仙樓的頭牌,為了吹捧出這名聲,老鴇可是花了大價錢的。眼瞧著有人想要淘自己的金疙瘩,可是還不能拒絕,於是老鴇直接說了一萬兩的天價。可是王宣德一聽完全沒有猶豫直接答應了,這讓老鴇傻了眼,畢竟自己在春香身上才花了兩千兩銀子,自己說一萬兩隻是為了嚇退王宣德,沒想到居然會答應,現在自己就想後悔也來不及了。

苦情孤女為報血仇賣身鳳仙樓,設下毒酒計終讓兇手命喪黃泉

王宣德這幾日一直在盜一個古代皇帝的陵墓,只差臨門一腳就是馬到功成,裡面的財富別說一萬兩了,運氣好的話幾十萬兩都有。經過三天三夜的努力王宣德終於挖到內墓的墓室,挑取了一些輕便貴重的玉石金器就到揚州城裡的當鋪典當,看到手中的一萬兩銀票,王宣德高興的不得了,當他來到鳳仙樓的時候,卻遇到自己多年未見的結拜兄弟常笙,而這常笙竟然也要為春香贖身,更是拿出了兩萬銀票,老鴇看到手中白花花的銀票,心裡的表情都寫在了臉上。

可是王宣德不幹了,明明老鴇是答應自己的,現如今怎麼能夠反悔。於是怒喝道:“老鴇你不守信用。”老鴇聽到這聲怒喝,一時慌了神,畢竟自己事先可是答應了王宣德,可是手中兩萬兩的銀票自己也不想再還回去,就在這思索之間,春香突然走了下來說道:“既然兩位都對春香如此鍾愛,我這裡有兩杯酒一杯有毒,一杯無毒,兩位如果真的有膽魄是否敢寫下生死狀嗎?誰贏了誰就能帶我走,如果不敢賭,不如現在帶銀子回去吧。”

常笙笑道:“有何不敢,就不知道王兄敢不敢了。”

王宣德看著常笙也不甘示弱回道:“有何不敢。”

於是老鴇叫來下人,寫下一張生死狀,常笙跟王宣德都分別在上面簽了字。常笙寫完名字後,率先走了上去拿起一杯酒,一飲而盡。不多時,常笙突然面露掙扎之色,雙手勒緊喉嚨,雙眼一直看著春香,直到死了也是一臉不相信。明明昨晚春香跟自己說準備的兩杯酒都是無毒,為何自己喝下去是有毒的!

苦情孤女為報血仇賣身鳳仙樓,設下毒酒計終讓兇手命喪黃泉

看到常笙死了,王宣德哈哈大笑起來,於是走上前,拿起了另外一杯酒喝了下去。可是,王宣德飲下之後,高興的想要擁抱春香,可是沒走到春香的面前就倒了下去。而那雙原本溫柔似水眼睛,如今只有厭惡。

春香拿過老鴇手中的契約,離開了鳳仙樓,再無蹤跡。而王宣德跟常笙到死都不知道,他們為何都會飲下有毒的毒酒。春香原名叫高鳳,本來是有一個幸福家庭,可是十年前這王宣德跟常笙為了一批古玩血洗了高鳳父親的古玩店,殺了高鳳的父母。唯有幼小的高鳳在鄰家玩耍躲過一劫,整整十年,高鳳為了尋找仇人走遍了大江南北,最終在揚州城得到一絲消息,於是賣身進了鳳仙樓,後來專門叫人把王宣德跟常笙引來,只為這出一石二鳥。

道理:少女身負血海深仇,不惜賣身進入鳳仙樓只為能夠報的血恨。而那些做出壞事的人也得到應有的懲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