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抗战胜利后审判汉奸和枪毙川岛芳子


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终于等来了突然胜利。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混乱后,虽然内战已经开始,但审判汉奸、维持自身政权合法性,不能荒废。图为1946年7月,周作人被控以汉奸罪名,被带上法庭。由于周作人在文坛上的地位以及他与哥哥周树人截然不同的政治色彩,这次审判在文化界引起强大的震撼。

图为周作人在法庭接受审讯时作笔记。1937年7月底,日军侵占北平后,周作人日籍妻子羽太信子曾劝丈夫离去,但周犹疑不定,最后决定不问世事,埋首案前,专注于研究与创作。虽然他曾拒绝伪政府的邀请。但还是在1938年出席了日军羽翼下的“中日文化协会”座谈会,发表了亲日讲话,震惊了全国文化界,引来了一片挞伐之声。

图为周作人聆听庭上对其叛国罪行做出判决时,神色黯然。后来在1941年初,周作人任汪伪教育总署督办。1945年10月周作人在北平被捕,被最高法院检察官以汉奸罪名提出公诉。由于周作人在中国文坛的特殊地位,并在日伪时期保护了北大的财产,胡适等人吁请法庭从轻量刑,最后周作人被判了十五年徒刑,不过到了1949年即获释。新中国成立后,周作人曾为人民文学出版社承担一些翻译工作,1968年去世于北京。


相对于有点傻的文人周作人,有个真正的大汉奸也称冤。这就是汪精卫的跟班——褚民谊。1932年,汪精卫出任行政院长时,邀褚民谊担任秘书长,成为汪的首席幕僚。图为1946年4月,曾任汪伪政府行政院副院长及外交部长的褚民谊被送上法庭,控以汉奸罪名。

平心而论,褚民谊个性温和,为一专业医学人员,并没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在偶然机缘下与汪精卫交好,并随着汪宦海浮沉。1938年,汪精卫叛国时,褚民谊成了“还都筹备委员会”委员长。汪伪政府成立时,褚民谊任“行政院副院长”兼“外交部长”,由于与日本占领军密切配合,颇获日本人欢心。法庭的褚民谊常发自嘲之语,并无畏惧的表现,像是装胡涂又像浑浑噩噩,法庭将其判处死刑,并于1946年8月23日在苏州狮子口监狱行刑。

和褚民谊不同的是,认为自己是日本人的爱新觉罗·显玗以为可以逃脱罪行。她就是川岛芳子,是肃亲王善耆的第十四个女儿,生于1906年。肃亲王拒绝生活在共和旗帜下,开始利用日本人累积家族势力;另一方面,积极部署侵略中国的日本也正物色清室遗族,扶植复辟傀儡。显玗六岁时,就被父亲送给日本友人川岛浪速养育,取日文名川岛芳子。图为1932年12月,任“安国军司令”的川岛芳子一身戎装打扮。


成长期间,芳子受到父亲对民国深刻仇恨意识的影响,也受到日本军政人士有关占领中国的思想灌输,造成了她偏执的人格,最终为日本特务所用,走上叛国之路。尽管她并非大人物,但一生的境遇充满着时代悲剧。图为1948年3月25日,被判定叛国罪名的前清皇族金璧辉,在北平遭枪决后的现场。

图为被击毙的川岛芳子。川岛芳子遗体火化后,被送回其日本养父家,成又一段传奇。当时市井曾传说死者只是个替身,绘影绘声,其实那是不实的传言。

以上图文刊登于《老照片》。版权所有,侵权必究。山东画报出版社《老照片》1996年12月出版第一辑, 是一种陆续出版的丛书,每年出版六辑,截至2018年8月,已出版120辑。专门刊发有意思的老照片和相关的文章。定格历史,收藏记忆,观照百多年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