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買不起房算什麼?房租都快交不起了!

除了買不起房,現在連房子都快租不起了。

作為最年輕的一線城市,深圳以創新、開放的城市氛圍,吸引著年輕人來深“闖蕩”。近年來,許多專業、非專業的租賃機構在政策風口的驅動下湧入租賃市場,長租公寓以配套較為完善,裝修精緻為吸引點,雖價格比私人房屋租賃高,但也獲得眾多年輕人的青睞。

1-高價”長租公寓,讓人愛不起

許久不見的大學好友小孫年初決定從老家來深圳工作。要在一個地方穩定下來,先是得有住的地方,再是工作。正好遇到長租公寓興起,新鮮感跟環境促使小孫在民治的某品牌長租公寓住了下來。

房子是複式的,每月2600月租和300管理費,辦理會員卡600/張,房租可減100,即2800元/月。小孫月薪近萬,想著房子跟公司距離只有1公里,可以走路上班,環境還行,拎包入住,性價比還算高。

不過交完第一個月房租,不滿跟吐槽隨之而來,因之前簽了約,只好無奈的硬著頭皮住完。

不滿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水電費很貴,空調標配3匹,第一個月下來700多水電費,受到了驚嚇。

2.坐地鐵不方便,距離大約3公里,以至於這麼久還沒有去過地鐵站。

3.沒有什麼公共區域,比如健身,獨立影院之類。

4.突然不讓外賣送樓,要租客去大廳取。原因是其他城市出現過有人假扮外賣員入室盜竊。可以理解的,但這個過程沒有商量,一刀切損害了租戶權益。

他說如果有重新選擇的機會,他不會選擇這裡。其配置換成周圍其他地方,也只要2500元左右。長租公寓月租加水電3300-3500元,同等條件可以租到更好的環境。

在追求夢想、展望未來之前,房租給他上了“殘忍”的一課。

2-租賃平臺競爭,租金高漲不下

有數據表明2017年2月—2018年5月,深圳租金上漲15.5%。究其原因,此輪漲價與各租賃品牌在巨大的房源競爭壓力下激進地拓展房源、搶佔市場關係不小。市場上私人房屋租賃價格受長租公寓的影響也水漲船高,租房者租房成本增加,無法支付高價房租的人們只能被迫搬離城市中心。

根據咚咚找房淘房哥團隊的統計,近期科技園片區及周邊的整體租金約為100元/㎡/月左右。

在深圳,買不起房算什麼?房租都快交不起了!

在某網站以南山一居室為條件查詢,單間最便宜為1500元/月,基本只能放下床,並且此類房源掛盤極少。其他小區的單間房源基本價格要2千元以上。

在深圳,買不起房算什麼?房租都快交不起了!

據筆者實地查看了位於南山深南花園的出租單間,如下圖目測套內不滿8平的房中房,每月房租至少需要2400元。一般情況下,房租收入比在25%以內是合理的,在25% - 30%處於尚可承受的範圍,一旦超過30%則表明房租壓力過大。以房租收入比30%為例,租房者租住此房月薪需達稅後8000元。

在深圳,買不起房算什麼?房租都快交不起了!

3-租不起房,談何改善?

據智聯招聘發佈的《2018年春季中國白領人才供給報告》數據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深圳平均薪資以9134元位列第三。相比2017冬季平均薪資9030元,多了104元。(對不起,我拖了大家的後腿~)事實上,又有多少人能達到月薪9000呢?

在深圳,買不起房算什麼?房租都快交不起了!

健康的房地產市場,不僅需要房價的穩定有序,也需要租金的穩定有序。房租上漲會悄無聲息地損害人們的生活品質、消費意願,減少著一個城市的競爭活力,弱化著一個城市居住群體的多樣性。

當“買不起”變成“租不起”,年輕人要如何才能“住有所屋”?如何能去追逐夢想跟創新?打著改善租房條件的名號去 “關懷”租房者,租房者又是否真的樂意去改善租房條件?這又是否是租房者真正需要的呢?

“來了就是深圳人”,在房租上漲的現實背後,深圳包容的城市意象又該如何安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