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誕辰日:讓孩子成績優秀的祕訣,他早就用7句話說明白了!

昨天(2018年9月28日)是孔子誕辰2569週年。那些智慧的話語,跨越數千年,依然熠熠生輝,帶給我們無限的啟迪和思考。

這7個揭示學習方法的千古名句,老師、家長請講給孩子,對學習很有啟發!

孔子誕辰日:讓孩子成績優秀的秘訣,他早就用7句話說明白了!

1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 《論語·雍也》

譯文:懂得學習的人比不上喜愛學習的人;喜愛學習的人比不上以此為樂的人。

分析:這句話講的是,學習知識,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習的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對知識的學習感興趣,就會變被動為主動,以學習為樂事,在快樂中學習,既能提高學習的效率,還能夠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靈活運用所學知識。

2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

譯文:別人的言行舉止,必定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選擇別人好的學習,看到別人缺點,反省自身有沒有同樣的缺點,如果有,加以改正。

分析:這句話講的是,要虛心向別人學習,隨時隨地向一切人學習。熱愛學習、善於學習的孩子,不僅看到別人的長處會主動學習,還會通過別人的缺點和錯誤引以為戒,反省自己。如果孩子能做到保持謙虛的心態,隨時注意學習他人的長處,隨時從他人的缺點和錯誤中吸取教訓,對處事待人、修身養性、增長知識,都是有益的。

3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譯文:只是學習卻不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得,只是思考卻不學習就會精神疲倦而無所得。

分析:這句話講的是學習與思考相結合的重要性。如果孩子一味學習而不思考,就會被書本牽著鼻子走,做不到活學活用、融會貫通。而如果一味空想,卻不去進行實實在在的學習和鑽研,則終究會因為知識積累的匱乏,一無所得。學習與思考是相輔相成的,缺一不可,只有把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孩子才能學到切實有用的真知。

4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為政》

譯文:溫習舊知識從而得知新的理解與體會,憑藉這一點就可以成為老師了。

分析:這句話講的是複習所學知識的重要性。人們的新知識、新學問往往都是在過去所學知識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因此,溫故而知新是一個十分可行的學習方法。善於學習的孩子在不斷溫習所學過的知識的過程中,通過舉一反三,可以領悟到新的知識。

5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

譯文:天資聰明而又好學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學識比自己差的人請教為恥。

分析:這句話講的是謙虛好學的重要性。真正的大學問家,在學術上都是精益求精,不斷完善認知,甚至不恥下問,全方位地汲取營養。善於學習的孩子,不會以向成績不如自己的同學請教為恥,而會保持謙虛的心態,不斷學習他人的長處,讓自己更優秀。

6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譯文: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樣才是真正的智慧。

分析:這句話講的是,要虛心學習,不要不懂裝懂。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不能有虛榮的心態。只有養成踏實認真的學習態度,實事求是的學習作風,對不知道的知識,老實地承認“不知道”,然後努力搞明白,才能不斷擴大自己的知識面。

7


“學如不及,猶恐失之。”——《論語·泰伯》

譯文:學習知識好像追趕什麼一樣,總怕趕不上,趕上了又怕被甩掉。

分析:這句話講的是學習態度的問題。那些學習成績優秀的孩子,不僅學習勤奮,而且進取心強,唯恐還沒有學會的知識學不到手,或者剛剛學到的東西會忘掉,因而自我要求嚴格,不斷鞭策自己。只有這樣做,才能越來越優秀。

以上這7句話,如果老師、家長讓孩子理解到位,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做到,成績一定會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