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輸液的中國人,這四種針,不能隨便輸!有些危害你從來不知道!

爱输液的中国人,这四种针,不能随便输!有些危害你从来不知道!

一咳嗽、發熱,“醫生,給我輸液吧,我想快點好。”

吃了幾天藥沒見好,“醫生,給我輸液吧,我吃了幾天藥還不見好。”

別再這麼主動找著輸液了

真不是什麼好事!

廣東藥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內分泌科主任兼大內科主任周昭遠表示:根據多年的臨床工作,這4類針,不要隨便輸!

1、消炎針

有些病人只要有點感冒發熱、腹瀉,就要求輸液用“消炎針”,即抗生素。

其實很多感冒是病毒感染,不需用抗生素,用抗生素不能縮短病程,甚至可能導致菌群失調;腸炎即使是細菌感染,口服抗生素腸道局部濃度高、全身毒副作用少,靜脈輸液抗生素療效還不如口服。

2、通血管針

“通血管”針是很多中老年病人心中所好,不管有事沒事都喜歡輸點中成藥注射液“通血管”。

實際上一些中藥靜脈製劑安全性差,不時有各種毒副反應,而老年人心肺肝腎功能減退,輸液過多過快會誘發心衰,處理不及時可能導致死亡。

另外,輸液常用生理鹽水或葡萄糖液稀釋,前者可能誘發加重高血壓,後者可能誘發加重糖尿病。

很多人聽說定期輸液可以疏通血管,防中風。這種觀念大錯特錯。所謂的輸液疏通血管,只是暫時性地擴張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且會造成藥物耐受性,以後再用這些藥就不管用了。正確的預防腦中風應該是先在正規醫院神經內科做好腦卒中篩查。

3、營養針

所謂的“營養針”包括氨基酸、維生素和白蛋白等,這類藥物只有在病人不能正常進食或病情危重才需要靜脈用,進食正常的人可以從食物或口服藥物獲取。

尤其是白蛋白,價錢貴、半衰期短,不足兩週的時間就被代謝掉,所以只用於急重症病人以提高血液膠體滲透壓、減輕組織水腫等。而且,血液製品無法保證不含有某種未查出來的病毒等有害物質。

4、增強抵抗力針

“增強抵抗力”的針主要是球蛋白等。有些人以為經常輸點球蛋白可以增強機體抵抗力、減少得病。實際上球蛋白在體內僅存幾天,對正在發生的感染性疾病和重症自身免疫性疾病沒有預防疾病的作用。

而且球蛋白和白蛋白一樣,是從人血中提取的,雖然採血前會檢查排除肝炎、艾滋病等病毒疾患,但這些疾病的抗體產生需要一定時間,此時間內即使感染也查不出,還有可能感染其他未知的疾病。

為什麼主動要求輸液,因為輸液起效快?

其實輸液並不見得起效快,選擇正確的藥物才是關鍵。比如得了肺炎,治好它藥物應到肺裡才行,現在很多新藥能在體內有很高的藥物濃度,即使是口服效果也不比靜脈輸液差。

什麼人才要輸液?

通常有幾類患者需要輸液:

一類是病情的確較重為在短時間內讓藥物在體內發揮作用,減少消化道吸收以及肝臟代謝所消耗的時間,病情穩定後可以改為口服。

第二類藥物吸收效果差,只能用靜脈輸液才能達到有效濃度,如抗真菌、糖肽類等;

第三類是吸收功能障礙或昏迷、有意識障礙,吞嚥功能障礙等。

每個患者存在個體差異

不要總要求醫生給輸液

輸液不輸液

應由醫生進行判斷

爱输液的中国人,这四种针,不能随便输!有些危害你从来不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