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只生女兒的人,三十年後,都是怎麼想的?

我家有四姐妹,從母親早故開始,一家人受盡了他人的“欺凌”,雖然爸爸後來幫我們討回公道,但是他要為了生活去奔波,不可能時刻守護著我們,那個時候我們無比渴望有個哥哥像天神一樣降臨,哪怕有個弟弟也好,起碼那些敢欺負我們的人心裡多了一絲忌憚。

當年只生女兒的人,三十年後,都是怎麼想的?

我還記得大姐出嫁之後,爸爸喝醉了酒,他哭著把口袋裡的錢都扔出來:我沒有兒子,要錢有什麼用?姐夫扶起爸爸,他還一個勁哭:你再好也是別人家的兒子,我的女兒長大了都是別人家的人,再也沒有人延續我家的香火........當時我年紀還不大,聽到這些話的時候只感覺爸爸蠻不講理,等我結婚之後我才明白他的無奈和憂傷。

當年只生女兒的人,三十年後,都是怎麼想的?

現在雖然說很多人喜歡生女兒,但是說到底女兒再孝順,終究外嫁,不能陪伴在父母身邊,所以到底養兒養女怎麼樣,或許只有等三十年後才知道,我們看看這些女兒已經三十歲的父母都是什麼感受?

網友清風徐徐來:我家有個哥哥,可惜在成年之後病故了,為了滿足父母的願望我不得不多生幾個孩子,雖然媽媽說孃家的孩子不用我負擔,但是他們又能走多遠,更何況我也捨不得爸爸佝僂著腰再去做費力的事。只是父母有這個心願,我也不得不順從老人的心意,所謂孝大概就是順從他們的意思,以後的事情邊走邊看。

當年只生女兒的人,三十年後,都是怎麼想的?

網友比翼雙飛:我生了一個女兒之後,突然就沒動靜了,去醫院也檢查了,治也治了都不見好轉,大家都建議我做一個試管嬰兒,想想那些堅守和折磨,我不想費這個勁。老公對此沒有任何異議,一切都以我的意見為重,女兒也挺好的,長大以後嫁出去,生活輕輕鬆鬆,省得媳婦叨叨我不帶娃,老兩口留點錢背起行囊走遍全國,生活也算是很自在的了,身體還比以前好了。

當年只生女兒的人,三十年後,都是怎麼想的?

網友流水嘩嘩:我生了兩個女兒,老公很想我再生一個,他和大多數男人一樣,認為兒子才是傳後人,我一般這樣回覆:你給了公婆什麼?除了不停啃老之外,還做了哪些光榮的事?自己懶得像豬一樣,還要求挺多,再生一個喝西北風嗎?等你什麼時候勤快起來再想接代的事。

當年只生女兒的人,三十年後,都是怎麼想的?

網友冬天裡的一把火:中國就是這樣,哪怕兒子讓父母累得像驢子一樣,他也甘心情願付出,現在年輕你不考慮姓氏危機,當你青春不再的時候,想一想你的姓氏就在你的手裡冠上他人的姓氏,你所有的家業等於拱手相讓不說,再過一代你就成為局外人了。人都是年紀大了才考慮這些,年輕的時候不懂斟酌,老了徒傷悲。

當年只生女兒的人,三十年後,都是怎麼想的?

看來有了女兒的人大多數還想生個兒子,有了兒子的人卻沒有那種殷切的期盼,兒女說起來都一樣,不過深入人心的觀念還是難以扭轉。雖然我也是女兒身,但我想說:只要條件相宜多生一個也好,好好撫養大,無論男女都是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