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脾氣不好,可以向《大學》學習情緒管理

孩子情緒很不穩定,脾氣不好,對很多家長來說,是個很麻煩的事情。我們中心經常接到家長的致電,收到很多家長說孩子情緒不好、脾氣不好的問題,小到2歲的寶寶,達到30歲的青年。特別是年齡越小的孩子發脾氣時,歇斯底里情緒就像地震一樣沒有根據,不可預測。我們一起看看脾氣不好的的常見表現

1、搞破壞

破壞性撕書、摔東西、扔東西、砸玩具、亂寫亂畫等等

2、倔強,情緒反應大

頂撞父母、一言不合就撒潑,什麼事情都要跟父母對著幹!

3、挑戰規則

破壞原來定好的規矩,層出不窮的提出新要求,跟大人討價還價,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4、喜歡說髒話、壞話

覺得說出一些讓大人反應激烈的話很有趣

5、脾氣急躁、人際關係緊張

不願意和小朋友一起玩,喜歡爭搶同一件玩具,不願和人分享,嚴重時甚至打人!

大人在面對這些狀況時候,有時候很難處理。我記得有一年夏天,有一位復旦大學的老師和我們一起帶孩子,他的非常形象的說:“小孩子是金剛鑽,我們老師才是瓷器活,能量稍微弱一點的就會被鑽漏的。因為小孩子鬧情緒、幹壞事,他是一心一意的,是心無旁騖的,大人很多時候完全跟不上孩子。”

孩子脾氣不好,可以向《大學》學習情緒管理

因此,在面對孩子發脾氣這件事情上,家長需要更多的耐心、意志力、智慧。如何戰勝孩子脾氣?家長又該如何保持冷靜,做到自身情緒平和,而不是任憑孩子擺佈?我們今天就一起向《大學》學幾招:

第一、要學會“止”。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孩子會陷入脾氣情緒當中,就是情緒在波動,不會停止。

那麼,我們可以通過轉移注意力來緩和孩子情緒,將孩子的注意力轉移到另一個活動或事物上。給他們看一些視覺衝擊感比較強的東西,美麗、平和、溫暖、祥和的東西。另外,你可以讓他們參與一個有趣的遊戲,或者是他感興趣的問答。

我以前見過一個小孩子,他只要見不到媽媽就會哭,所有人去勸解都沒用,越勸哭的越厲害,後來我就上前去問他很多他感興趣的問題,過一會兒他馬上就停止哭泣,開始和我交流起來了。

孩子脾氣不好,可以向《大學》學習情緒管理

第二、向《大學》學習心量大。我們知道發脾氣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是自我保護意識。我們家長也要特別注意這一點,小孩子發脾氣,只是想保護自己而已。你比方說動物界裡邊的,獅子、老虎、狗等動物,嘶聲揭底的怒吼,很多時候只是它們自己覺得,自己受到了威脅,所以要做出反抗。

其實孩子也是一樣,他的脾氣很多情況就是告知外界,他在保護自己了,或者要達到自己的某些目的。

所以我們要在安全的範圍內,多引導孩子心量格局放大。因為自私自利是我們發脾氣的關鍵,如果真有一個人能做到無私,那他一定是無畏的,那情緒一定是很平和的。

教孩子擴大心量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孩子看見大心量,大格局的好處和利益。我要撿起地上的一顆無價的摩尼寶珠,一定會放棄手裡的玉米棒子。所以多讚歎他們無私的行為,多用口頭禪:“我不喜歡你這樣自私的行為!”“能戰勝自己自私心的孩子是英雄!”。

孩子脾氣不好,可以向《大學》學習情緒管理

第三、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情感。《大學》裡講: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 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

經常發脾氣,鬧情緒都是很不成熟的表現,也是特別不吉祥的一件事情。首先我們很痛苦,其次它會影響我們的認知和判斷,為我們往後的人生種下痛苦的種子。孩子們常常不能理解發生在他們身上的事,他們有很多模糊的感覺和情緒狀態。有很多時候,成年人也不能很好的認知思想和情感,就更別說控制的思想和情感了,比如說,我在面對同事的過失時,我以為我發脾氣就能解決問題,但是我們哪裡知道,解決問題只是表象,而是潛在地是種下一顆定時炸彈,不知道哪一天就把自己給炸了。

所以在面對孩子時,我們要告訴他們,消極的情緒是有害和無意義的。一旦孩子學會管理感情,接受並認識到這一現實,他們就會變得更加含蓄和溫和。

比方說,孩子在向父母索要一件東西而得不到以後,就開始發脾氣了,那我們父母就要在他情緒平和以後,對他講:“在現實世界當中,我們想要的東西,是不可能都能得到的,這就是現實,你要認知到!即使發脾氣也不會得到!”

第四、善於利用孩子的脾氣。《大學》講,故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故諺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發脾氣的孩子,一般能量是很高的,他們都有勇氣,敢於表達自己的不滿。

我們也要善於利用孩子身上的這股勇氣,找到合適的事情去安置他的“氣”。所以,讓孩子找一些他自己有成就感,榮譽感的事情,就可以很好的安撫孩子的情緒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