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衛星地圖看長春34年滄桑巨變

从卫星地图看长春34年沧桑巨变

最近,在網絡上流傳著一組衛星攝影圖,這組圖片用“上帝視角”記錄了中國各大城市從1984年到2018年裡的城市變化。來看看長春的部分,將這些地圖組合到一起,就成了動態的圖像。34年彈指一揮間,長春城區的體量、規模和人們的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期間的那些塵煙往事你還記起哪些?

从卫星地图看长春34年沧桑巨变

到衛星地圖的起始點1980年代——那是一個沒有戰爭和動亂的美麗時代,人們的生活進入了安靜從容的經濟恢復期。

那時,伴隨我們的是藍天、綠樹,還有有軌電車車輪在鐵軌上節奏均勻的聲響。許多馬路上都能見到用小方鋪石鋪裝的道路,人行道上的方形水泥磚中間是與邊沿錯位45度角的小正方形。

那時的伊通河還是曲曲彎彎的模樣。動植物園、偽滿帝宮、兒童電影院陸續復原開放。

人們在家裡養君子蘭,到人民廣場下棋、聊天、看各路江湖藝人表演,排隊等著吃新鮮感超強的美國加州牛肉麵。

伴著“一曲歌來一片情”的廣告以及《射鵰英雄傳》《西遊記》的熱播,惠工路立交橋、自由大橋開始建設,長吉北線公路也隨後通車。

人們迎來了人防商場的建成,長春解放紀念碑的建成,也迎來了長江路的動遷改造。

到了1990年代,熊貓盼盼成了最常見的標誌物,大哥大成為那時土豪的象徵,大街小巷一遍遍放著鄭智化的《水手》。

1991年的長春版圖上出現了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1993年又經國務院批准建立長春經濟技術開發區。

長春火車站第一代站房被爆破拆除後,長春迎來了首屆電影節。

1996年,地質宮廣場改建為文化廣場,斯大林大街更名為人民大街。

在俄羅斯方塊還在風靡時,windows的PC時代也悄然來臨了。

世紀之末,重慶路上修建多年的大樓終於露出了廬山真面目,昔日的音曲廳搖身變成了卓展購物中心。孟家屯站改叫成長春南站,一款名叫OICQ小軟件在當時開始流行。

2000年後,互聯網和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密不可分,年輕人們在網吧裡伴著CS的槍聲看《流星花園》《尋秦記》,在網絡上最先得知了“911”和張國榮的死訊。

接著,長春地圖上又增加了雕塑公園和一條輕軌3號線。

冥王星被開除太陽系行星的名籍時,快捷酒店像雨後春筍一樣出現在這座城市裡。

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後,夜晚的大街小巷裡滿是LED的產品。

2010年後,城區擴張的速度明顯加大,高架橋、地鐵……各種新事物的出現讓城市版圖變得立體化。

30多年來,我們或許常常在瑣碎、爭吵中度日。驀然回首,在我們追逐的一個又一個熱點中,時光也無聲無息地遠去了。無論美好還是泥濘,我們都已經失去。曾經的翩翩少年是否已變得重任在身?曾經的青梅竹馬如今又怎樣了呢?

餘下的時光,願你能守住簡單的快樂,享一世流年。

从卫星地图看长春34年沧桑巨变从卫星地图看长春34年沧桑巨变
从卫星地图看长春34年沧桑巨变从卫星地图看长春34年沧桑巨变
从卫星地图看长春34年沧桑巨变从卫星地图看长春34年沧桑巨变
从卫星地图看长春34年沧桑巨变从卫星地图看长春34年沧桑巨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