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逼着自己进山抓蜈蚣,为孙子换“救命钱”,一条仅挣2块钱


炎炎夏日,每天夜幕降临,家住湖北襄阳谷城的杨成英就戴上探照灯,手拿饮料瓶和夹子等工具,沿着山间小路和水田,认真地抓野生蜈蚣。每当看到蜈蚣,杨成英都会胆战心惊。但她还鼓足了勇气,逼着自己将蜈蚣夹到饮料瓶子里,因为远在武汉儿童医院病房里的孙子,还在等着她的救命钱。

杨成英一家人原本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而在2017年底,这样的平静的生活被打破。杨成英的孙子龙龙被查出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需要通过移植来续命。

在中华骨髓库孩子找到了完全相合的供体,在2018年7月正式进仓。杨成英的儿子赵明义现在住在武汉儿童医院对面的出租屋里,只有他一个人。妻子王丽目前正带着6岁的孩子“龙龙”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仓内,接受治疗。

赵明义每天买菜做饭,负责老婆孩子一日三餐。妻子则成了半个护士,每天记录孩子的体温等情况,便于医护人员统计。

为了给孙子治病,杨成英的老伴儿现在在一家水泥厂里打工。而家里的农活和抚养12岁的大孙女的重担,都落在了杨成英一个人的身上。有着风湿老毛病的杨成英,每次到田里抓蜈蚣前,都要把自己的脚踝关节裹得严严实实。

蜈蚣在当地一般入夏开始会多起来。做完一天的农活,杨成英简单吃一口晚饭,就带上自己的“装备”,漫山遍野地抓野生蜈蚣。“每只野生蜈蚣能卖2块钱,经常一晚上走很远,就逮到一两只,甚至还会空手回来。”杨成英无奈地说。

“逮到蜈蚣后,要回到家用药酒泡上,然后把蜈蚣取出来绑在这样的竹片上,再拿到镇子里去卖,有人专门收购,有的时候2块钱,有的时候3块钱。”杨成英说。

杨成英将泡好了的野生蜈蚣,绑在竹片上,准备带到镇上卖给专门收购蜈蚣的客商。

杨成英的儿媳王丽,在武汉儿童医院造血干细胞移植仓内,陪着6岁的龙龙接受治疗。目前龙龙的病情一切平稳,只是家中已经无钱继续医治,亲戚朋友都借遍了。

孙子生病后,杨成英一次都没去武汉看过。“我不敢去,也没钱去,去了也起不了什么作用。我的小孙子怎么样了?你们跟我说说?他能活下来吧!他的命怎么这么苦啊!”杨成英说着说着,就泪流满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