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區麥架鎮擺茅村修起致富路送鮮果出山

 開篇語

今年以來,白雲區堅持以“五步工作法”、農業產業革命“八要素”為工作指南,以鄉村振興為統攬,不斷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城鄉“三變”改革、田園綜合體建設、富美鄉村建設以及農業園區建設,全力打好產業扶貧、農村公路“組組通”建設、教育醫療住房“三保障”、“異地扶貧”四場硬仗,在全區上下掀起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熱潮。

今天起,本報將從白雲區農村公路“組組通”、產業扶貧、教育醫療住房“三保障”和“異地扶貧”四個方面讓您逐一瞭解白雲區脫貧攻堅戰的進展和取得的階段性成果。

要想富,先修路。農村公路“組組通”自然成為決戰脫貧攻堅的排頭兵。位於白雲區西北部的擺茅村水井凹組地理位置較為偏遠,村裡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後,村民們種植了不少獼猴桃、葡萄、青翠李等經濟果樹,眼下正值葡萄和青翠李收穫季節,擺茅村“組組通”有一條從貓跳石組至水井凹組的公路正在緊張施工,8月底有望建成,建成後黃泥沙子路將變成平整的水泥路面,路面也將拓寬至5.5米,這條“致富路”將及時助力村民增收。

施工現場熱火朝天

8月9日,記者在白雲區公路管理所所長王開元帶領下驅車來到白雲區麥架鎮擺茅村。進入擺茅村貓跳石組後,路面沙石和稀泥增多,車輛上下顛簸著,沿路可見兩三臺挖掘機和大貨車在填平路基,一隊隊施工人員在路邊澆築路沿,現場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

據白雲區公路管理所所長王開元介紹,現在正在修建的擺茅村貓跳石組至水井凹組的公路全長2.54公里,寬約5.5米,總投資約490餘萬元,其中370餘萬元由白雲區財政撥付,公路於今年5月開始修建,預計8月底可以建成。公路將配套劃定交通標誌線、上下擋牆、安全柱等,如果再加邊坡加固費用還要增加。這條公路連接擺茅村和觀山湖區趙官村,是擺茅村水井凹組和趙官村楊武溝組村民出行的重要通道,也是擺茅村水果農產品外運的重要交通線。

“這條路的順利施工離不開村支兩委的大力配合!”王開元說,公路5月開工建設後,擺茅村村支書晏兵經常頭戴草帽參與現場土地丈量登記,多次召開村民代表大會、壩壩會,大力宣傳“組組通”項目修建相關事宜,在得到村民認可後,施工期間無一起擋工堵路事件發生,保證了工程順利實施。

路修寬了,村民出行方便了

“我家的地分散在山頭,採摘梨子、青翠李經常要開車到山腳再上山背,”擺茅村貓跳石三組的村民張天發告訴記者,他把麵包車停放在路邊,爬上山採摘果子時,經常被人喊下來移車。“路面太窄、太爛,也難得會車,還有轉彎的地方太危險了!”張天發接著說。

原來擺茅村貓跳石至水井凹組的公路只有3米多寬,由於這附近早前有煤礦,有人來開採煤礦,重車碾壓路面又沒有得到及時修復,才造成路面破損。“天一晴就沙石飛揚,一下雨就是稀泥爛路。”擺茅村村支書晏兵說。現在路修好了,拓寬了,水井凹74戶人家出行方便了,白雲區12路公交車爭取從擺茅村村委延伸至水井凹組。

據瞭解,白雲區2018年第一批“組組通”項目9條12.574公里通組公路,豔山紅鎮通組公路全部項目預計8月30日前全面完工,沙文鎮通組公路總體形象進度完成路基68%,都拉鄉通組公路路面工程完成85%;2018年第二批10條21.657公里“通組路”建設項目,麥架鎮計劃9月底完成全部路基路面工程,沙文鎮、都拉鄉、牛場鄉計劃10月底完成全部路基路面工程。(來源:貴州都市報 記者 楊酈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