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慢病管理中,如何以良好的溝通技巧做有效的健康教育

在慢病管理中,如何以良好的溝通技巧做有效的健康教育

在管理慢病的過程中,常常可以遇到以下五種類型的慢病患者:①有慢病,不自知; ②自知有慢病,但是拒絕吃藥;③願意吃藥,但是不堅持;④堅持吃藥但是不監測,不復診;⑤堅持吃藥,堅持自測血糖血壓,定期複診。

顯然,最後一類的患者是最理想化,依從性最好的患者。但是這部分患者也是從前4類患者慢慢演變而來。所以怎麼樣把前幾類患者變為第五類患者,就需要我們的社區全科醫生,多動腦筋,其中與居民的溝通技巧非常的關鍵,而怎麼樣使用最生動,最有趣,最形象的語言去說服他們,就顯得更為重要。因為絕大部分患者,他們都不是有醫學教育背景的,如果我們只機械地跟他講平穩降壓,有效達標等等這些業內常用的專業用語,可能他們不願聽,聽了也不一定懂。

在此,我和大家談談我在跟居民溝通的時候,運用語言技巧方面的心得體會。

場景一

很多居民都不願意做健康體檢的,即便是免費的體檢,尤其是男性的居民,更是這樣。所以我就常常問他們:請問您家裡有車嗎?他常常回答說,有。或者他會回答說,我沒有,可是我的兒子(或女兒)有。我就問他說:那你們家的車會不會定期的送到4s店去保養檢查換機油呢?然後他們十個有九個都會回答我說:當然要哇,這要開到路上的東西,不去定期保養檢查怎麼行呢?不然萬一半路壞了,或者剎車失靈,那就不得了啦。我就笑著說:我們的身體和一臺車是一樣的啊,未必然我們的身體不需要定期的檢查啦?我們身體的發動機就是心臟,如果發動機故障那問題是不是就很大了?那心電圖該不該 每年做一次啊?那些老年居民聽了我這話,總是乖乖的來做心電圖了,然後做彩超,也 願意抽血化驗了。

場景二

在我的辦公桌上常年養著一盆有根的植物,是用玻璃的盆養的,很多血糖高的患者覺得自己能吃能睡能玩,什麼感覺都沒有,可是醫生還要盯著自己監測血糖,改善生活方式,甚至口服藥物降糖,他們覺得醫生真的是小題大做。而我總是抓緊患者來我辦公室的時間,對他們進行健康教育,我會指著植物的根說:我們人的根就是血管,血糖正常的人,血管是泡在清水裡面的。而血糖高的人,他的根是泡在糖水裡的,泡久了就會爛根,爛根就是血管爛了,血管爛的表現就是被堵了,腦血管被堵住就是腦梗,心血管被堵住就是心梗,腎臟的血管堵了,就是糖尿病腎病,所以為什麼很多糖尿病患者後期 都需要做血液透析就是這個原因啊。我們降血糖的目的就是讓我們泡根的糖水變為清水。每次我這樣講的時候,患者都會若有所思的看著那個綠植的根,然後99%的患者,他都會來我這邊乖乖的複查血糖,然後聽從我的生活方式改善建議,同時也乖乖的吃藥了。

場景三

對於高血壓的患者的教育,我也喜歡打比方。我說,人就跟車一樣,人家沒有高血壓的人,他這臺車每天都是輕輕鬆鬆在平路上跑,而高血壓患者的這臺車,不僅超載,而且跑的還是上坡路。那麼我請問你哪一臺車更安全?哪一臺車的發動機會跑得更久? 因為你血壓高哇,你血壓越高,身體的負擔就越重,對不對?聽我說完這個話的時候,患者總是若有所思,至少有80%的患者,會乖乖的監測血壓,低鹽飲食,甚至服用降壓藥物。

我的辦公室桌上,每天不離手的,還有一個血管的模型。我還每天用這個模型的斷面說:您看,我們正常的血管是這樣的,如果你得了高血壓或者是糖尿病,你血管的內壁就會變得不光滑,不光滑以後,你血液裡面的地溝油哇,這些髒東西就會粘在這不光滑的地方,慢慢的就會變成斑塊,叫做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還會有血栓。

患者聽到我這樣講“血液裡面的地溝油“時,常常會心的笑起來。有時候他們還會給我補充:我知道了,高醫生,血管不通,還容易形成血鍋巴,血鍋巴如果把我腦袋裡面的血管全部堵完,或者把我心臟的血管全部堵完,要麼癱瘓要麼就沒氣了。這樣講的時候,十個患者有九個患者,他不降糖都不行,不降血壓都不行,不吃降脂藥都不行。

場景四

有時候患者問我說,高醫生,我現在血壓都正常了,我可不可以就不吃藥了呢?我會回答他說:一段彈簧,你用手壓住他的時候,他是不是就變得短短的,你手放開他是不是就彈回去了?降壓藥就是你壓住彈簧的那隻手,我想請問你的手要不要放開?患者就說,哦,我懂了,你的意思就是說,不吃藥會反彈嘛!

在給居民做健康講座的時候,我也注意授課的技巧,我不會僅僅照著ppt念,我會對前來聽課的居民,隨時溫馨的提問,當他們回答正確的時候,我就會很開心的鼓勵他們說:哇,您好有才啊!哇,您太優秀了!哇,您們個個都是優等生啊!原來你們每個人都是健康達人呢!下次請您來給我們分享您的降脂經驗好嗎?

每次我這樣鼓勵他們的時候,來上課的居民心情都很好。他們的血糖、血壓、血脂很滿意的時候,真的就跟學生得高分一樣,很開心的來告訴我。然後當下一次,我進行健康講座的時候,他們也是很願意很踴躍的來參加。

看到我管理的慢病患者都很聽話,我自己也覺得很欣慰,看到自己管理的慢病患者,各個指標都不錯,也非常的有成就感。所以,在慢病管理中,我認為除了充分發揮團隊管理的優勢,進行家庭醫生簽約管理,並且充分利用信息平臺管理的同時,熟練的運用語言溝通的技巧,也是成功管理慢病的前提和保障。

四川省成都市雙楠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高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