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的聆聽技能,需要做好哪些準備?

1、為了營造積極的聆聽環境,孩子必須隨時處於最佳的聽覺狀態(除了睡覺和洗澡。);

2、持續佩戴助聽設備。每天只戴一兩個小時或者戴幾天摘幾天是不能算在聽覺年齡裡的,持續佩戴才能幫助孩子儘快適應並接受足夠的刺激;

3、父母應儘快學會對聽力裝置的檢查、維護和保養等基本方法,確保聽力裝置處於工作中。可以和聽力師學習維護、保養的方法,關於檢查,可以使用六音測試、監聽耳機、檢測板等監聽檢查設備、叫名字觀察孩子的聽覺反應等方法;

4、與聽力師保持積極的溝通。定期為孩子做裸耳與助聽聽閾測試,及時調機,並在平時多觀察記錄孩子對各種聲音的反應,調機時細緻地向聽力師說明,可以幫助聽力師更精確地調試設備,讓孩子聽得更好;

5、切斷一切不必要的噪音,比如電器聲,尤其是康復初期,孩子在噪音中聆聽的能力還比較弱,應儘量避免一切無意義的噪音干擾。做語言輸入時可以讓孩子多呆在臥室等東西尤其是織物較多的房間,減少混響。在光滑的玻璃窗、牆面等地方掛上厚簾子也可以改善房間的聲學環境,還可以給桌椅的腳穿上保護墊,此外,地毯、木地板和牆壁塗層也有助於吸收不必要的聲音;

6、利用身邊的一切聲響教孩子學習聆聽聲音。想想身邊的聲音有哪些?在室內,我們可以引導寶寶聽洗衣機的聲音,炒菜的聲音,翻書的聲音,人拍手和咳嗽的聲音,樂器或發聲玩具聲……在室外,我們可以聽小鳥的叫聲、風聲、汽車聲……家長首先需要自己“把耳朵叫醒”,儘可能多發現周圍的聲音一一引導並解釋給孩子聽,漸漸地,孩子就會把這些聲音和代表的意義建立聯繫,也就是“聽懂”這些聲音。也許你也會發現,以前從沒注意到的這些聲音其實很有意思,它們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多彩。

培養孩子的聆聽技能,需要做好哪些準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