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在不刷題的情況下,怎麼提高語文閱讀能力的問題


談談在不刷題的情況下,怎麼提高語文閱讀能力的問題



前一段時間,我寫了一篇文章,名字是《 刷題,不一定是靈丹妙藥,更可能是死路一條》,文中強調要少刷題,多閱讀。

然後,就有人給我留言說,少刷題,多閱讀,這個道理我懂,但我更想知道怎麼讀。

少刷題,多閱讀,是我作為語文老師一直反覆強調的觀點。為此,我也寫了很多文章,從不同角度闡述這個道理。每一次總會有人發問,既然閱讀如此重要,那到底該如何閱讀呢?

凡是提出此類問題的朋友,其背後必然隱藏著一個功利性的目的,那就是語文考試中如何在閱讀上拿高分。

換到另外一個向度,如果不抱著這樣的功利心,只是單純把閱讀當成一種樂趣,這些人往往會在閱讀過程中知道如何愉悅自己,一般不會太在乎,也不會去追問怎麼讀的問題。

當然,做這樣的對比,並不是說閱讀中有功利心就不好,我不會因此鄙視這種功利性的需求,因為這是現實,必須去面對。

管殺不管埋,那不是我的公眾號的特色。我的公眾號不販賣焦慮,而是要踏踏實實談如何減輕焦慮,解決問題。


談談在不刷題的情況下,怎麼提高語文閱讀能力的問題


說到考試閱讀,相當一部分學生因為採用大量刷題的辦法來應對,結果他們落下了一個毛病,那就是如果文章後面沒有一個又一個考題等著解答,就不知道該怎麼讀這篇文章,就不知道能從或者該從這篇文章中收穫什麼。

如果落下這樣的毛病,至少會遭遇以下兩個麻煩:

一、考試閱讀,只是漫長人生中要面對的一個相對而言很短的特定階段而已。從小學到大學,無非也就是十幾二十年,離開這個階段,如果沒有問題在文章後面跟著,就不知道該讀什麼,如何讀,那該如何是好?損失之大不可想象。

二、考試閱讀,本質上是請君入甕,只是讓你去解決指定的若干問題。而這些問題,並不一定涵蓋這篇文章最重要最核心的問題,更不可能涵蓋了文章的全部問題。只是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而閱讀,常常可能是重複自己已經知道的,而沒有觸及自己應該知道但還未知道的。

那該如何避免落下這樣的毛病,避免陷入這樣的麻煩之中呢?

這就需要從考試閱讀中跳出來,不是被動地應對它們,不是仰視它們,而是要俯視它們,嘗試著主動地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不管是現在的學生也好,還是曾經的學生的也好,很多人埋頭做了大量的閱讀題,但是如果我提出一個問題:

請你用一句話來概括,語文閱讀在考什麼?

有多少人能很快給出一個覺得很有底氣的答案呢?(下面我特意間隔一幅圖,您不妨讀到此處停一停、想一想,您的答案是什麼,然後再往下讀)


談談在不刷題的情況下,怎麼提高語文閱讀能力的問題


其實,雖然語文閱讀題看似花樣翻新,五花八門,但是本質上它們都是在考同一個東西,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

語文閱讀是考查在具體語境中理解和運用語言的能力。

說得更明白一些,閱讀無非就是在具體的語境中考“字、詞、句、段、篇”,考查你對這些東西的理解,要求你結合具體語境,運用語言把你的理解表述出來。

明白了這一點,也就明白了語文閱讀題命題的基本路徑。在閱讀文章時,就不必被動地等著別人給你來命題,而是自己可以主動提出這樣一些問題。

1. 在具體語境中,這個字或者這個詞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會選用這個字或者這個詞,而不選擇其他的字或者詞……

2.在具體語境中,這個句子具體表達的是什麼意思,它和其他句子之間的關係是什麼,它在整個文段或整篇文章中起什麼作用……

3.在具體語境中,這段話說的是什麼意思,它和其他段落之間的關係是什麼,它在整篇文章中起什麼作用……(其實,段落從本質上來說就是句子的組合,因此就段落提出的問題其實和就語句提出的問題本質上並無不同)

4.這篇文章總體在說什麼,主旨是什麼,語言上有什麼特色,採用了怎樣的寫法……

明白了這些,就不必非要做那些閱讀題,才知道該讀什麼,如何讀了,而是自己就能讀,自己就能提出問題了,或者家長和孩子共讀時,家長也可以提出一些問題了。

針對不同年級,不同水平的學生,即使是同一篇文章,提出的問題也應該各不相同。

一般而言: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可以多問“是什麼”,更多隻是就事實發問。

小學中高年級到初中低年級的學生可以多問“怎麼樣”,可以有一些評價性的要求融入其中。

初中高年級直到高中的學生則要偏重於問“為什麼”,在知道是什麼,怎麼樣的基礎上,更要深入挖掘文章背後的邏輯。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以為掌握了這種方法,就可以為所欲為,就可以隨便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了。

閱讀從數量上來說,當然是韓信將兵,多多益善。但在閱讀過程中,就提出問題這一點而言,其基本的原則應該是寧少勿多,寧慢勿快。每讀一篇文章,有那麼一兩個問題足矣,甚至不提出問題也沒有關係。

因為即使不提出問題,也不意味著就沒有收穫。只要閱讀文章,大腦就會自覺不自覺地開啟思考模式,有很多思考雖然模糊,但並不是不存在。沒有必要每個問題都弄得一清二楚,也不可能徹底把每個問題都弄得一清二楚。那樣的閱讀實在太累,也完全無法堅持下去。

我們很多人小時候喜歡聽評書,每次都早早地坐在收音機旁,就等著評書開講,聽得津津有味,欲罷不能。但試想,如果每次聽評書之前,都要提出幾個問題預習思考,或者聽評書之後,又要提出幾個問題必須解答,那還會有聽評書的樂趣嗎?

閱讀也是如此。找到樂趣很重要,有了樂趣,其他的什麼方式方法啊,只要有意識追尋一下,思考一下,不難獲得。

【後記】

原計劃在寫完這些閱讀的基本原則和基本方法之後,舉一些具體例子來說明。但礙於篇幅實在太長,所以本篇就此打住,算是為如何讀一篇文章這個小專題開個頭,做一個概述,接下來計劃就各種文體的閱讀,尤其是考試中各種文體的閱讀做一些示例,分別來闡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