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立「便民服務點」打通農村服務「最後一公里」

設立“便民服務點”打通農村服務“最後一公里”

隨著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的推進,多項便民、利民、惠民服務著實讓辦事群眾感受到了辦理業務的便利。但農村地區特別是偏遠地區的農村地區的群眾辦理業務不方便的問題還很突出。筆者認為,在農村地區設立多處“便民服務點”,將很好的解決這一問題,值得嘗試。

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農村地區的群眾具有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地處偏遠的特點。我們在農村設立的交警中隊,也十分的稀少,有的幾個鄉鎮才有一箇中隊,群眾到中隊辦理業務還有較長的距離,因此,打通便民服務“最後一公里”,十分必要。隨著農村經濟的飛速發展,農村機動車和駕駛人呈猛增趨勢,農村交通違法處理、肇事處理、車輛管理的業務辦理更是增長迅速,但農民朋友辦理業務仍存在很大的不便。因此,在農民家門口設立“便民服務點”,將這些“便民服務點”縱橫相連,編織成網,將形成遍佈農村的“便民服務網”,會有效解決農村群眾在家門口就能辦理業務的問題,讓農民朋友享受“放管服”改革的成果,感受到我們公安交通管理機關一步到位的服務,設身處地為群眾著想的工作理念,從而樹立我們交通管理部門的形象,贏得群眾的尊重和滿意。

設立便民服務點,群眾辦理更方便。要建立“便民服務點”,就要深入農村進行全面調研,對設立“便民服務點”的地點、場所、覆蓋範圍進行實地考察,選擇一些中心地帶、方便群眾的地帶、便於管理的地帶,作為“便民服務點”,作為服務群眾的輻射點,確定下來。要在“便民服務點”配強配齊服務人員,組織業務學習,組織技能培訓,讓群眾辦理業務零距離、無障礙。要向周圍群眾宣傳“便民服務點”的位置、辦理業務的項目、辦理業務所需手續、辦理業務的時間等,讓農村群眾就近辦理各項業務,享受到“便民服務點”所帶來的便利。要逐步探索“便民服務點”的服務路子,拓寬服務渠道,增加服務內容,改善辦公條件,延伸服務功能,將“便秘服務點”辦成服務群眾的“平臺”,延伸管理工作的“根據地”,打贏農村交通管理攻堅戰的“陣地”,傳播公安交管正能量的“窗口”。設立“便民服務點”,是一個有益探索和嘗試,在法律政策允許的前提下,讓農民辦事更直接、更方便、更快捷、更簡單,讓公安交管的溫馨服務做到農民家門口,做到農民朋友的心裡。

山東蒙陰交警大隊:魏善勇 郵編:2760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