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分飽,身體好,吃飯七分飽的6個小竅門

七分飽,身體好,吃飯七分飽的6個小竅門

吃飯七分飽是中國一種傳統養生觀念,“七分飽”只是一個形象的說法,主要是提醒大家吃飯不要吃得太飽,只要自我感覺飢飽適中即可。但是如何才能做到吃飯“七分飽”呢?下面,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健康頻道帶您一起了解。

主食簡單

主食作為熱量大戶,要儘量簡單一些,最好以粗雜糧或全麥為主,每天換著吃,不要選油脂多的烙餅、麵包等。但有胃病或腸胃潰瘍的人,吃粗糧要有節制,避免大量膳食纖維刺激腸胃。

細嚼慢嚥

吃飯時咀嚼次數要多,細嚼慢嚥。食物進入人體,血糖升高到一定水平大腦中樞就會發出停止進食的信號,這個過程大約需要兩分鐘的時間完成。過快進食,大腦發出信號前,就已經吃得過量了。如果吃飯時邊吃邊聊,或者一邊看電視一邊吃飯,會不知不覺地增加飯量。因此,吃飯的時候最好細嚼慢嚥。

吃飽腹感強的食物

儘量選擇那些低脂質、水分含量較多、重量較重的食物為好。可多吃一些粗糧雜糧、高纖維蔬菜增強飽腹感。

專心吃飯

對飽的感受,是人的本能,天生具備。不過,對不同級別飽的感受,一定要在專心致志進食的情況下才能感覺到。如果邊吃邊聊,或邊吃邊看電視,就很難感受到飽感的變化,從而不知不覺地飲食過量。

先吃愛吃的食物

先吃自己喜愛的食物,這會讓你在情緒上獲得滿足。愉快的心情能較快地產生飽腹感,可避免吃得太多。

按以往量留一口

吃主食時,按以往的食量再留下兩三口就成了。比如吃餃子,往常吃20多個,以後吃17-18個就夠了。往常吃米飯用大碗,還要盛滿碗壓實。這以後用小碗、鬆散,盛完飯以後再撥出一口就可以了。

來源 中國經濟網

策劃 孟繁傑 石巍 韓鐵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