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也曾面對100%員工流失率,後激勵到位,阿里流失率降低到20%

阿里巴巴在創業初期,2004年到2007年間,阿里大規模招人時流失率幾乎到達了100%!他們每年要招聘大概2000到3000名左右的員工,但同時有1500甚至全數的員工離職,全年員工流失率100%。痛定思痛,馬雲採取激勵政策,才控制住員工流失率。

文:胡老師

馬雲也曾面對100%員工流失率,後激勵到位,阿里流失率降低到20%

如何控制員工流失率,保持團隊的穩定,是很多老闆頭疼和關心的問題,讓我們今天一起來探討如何控制員工流失率的問題。

員工流失率的計算

這是一個帶有感情色彩的詞,因為流失的都是主動離職的,也就是“眼睜睜挽留不住”的人才,所以被動離職(裁員,解聘)不算流失。

員工流失率就是辭職員工佔單位時間內員工總數平均值的比例,

月員工流失率=員工流失人數/總員工數*100%

年度員工流失率=年度各月員工流失率之和。

馬雲也曾面對100%員工流失率,後激勵到位,阿里流失率降低到20%

如何精確計算員工流失率?

在算法上,可以考慮將員工流失率的計算歸為二個維度和三個區間

二個維度:員工整體流失率、關鍵人才流失率(或保有率)

三個區間:員工整體流失率(可以排除試用期內離職的人數)、員工主動離職率(轉正後的員工)、員工試用合格率(過試工期後的員工轉正的人數比率)

員工流失率指標

據亞太人力資源協會於2012年做了一統計分析,針對企業的員工流失率展開調查,調查顯示年度員工流失率不高於18%較好,但也不是越低越好,最低一般不低於8%,處於10%-15%是屬於正常範圍。

人員流失率標準要看很多條件:例如:行業、公司規模、企業性質、部門職能等等

例如:假定某公司有100人,該公司一年的員工流失率為3%,根據員工流失率計算公式預測第二年將有3人可能會離開公司,這意味著公司可能會出現了3個工作空位。

但如果仔細分析後發現3%的員工流失率是由公司一小部分人員的頻繁流失造成的,比如說程序員這一崗位一年中3人離開公司。雖然流失率仍然是3%,但實際的工作空位只有一個。

所以在利用員工流失率進行分析時,既要從公司角度計算總的員工流失率,又要按部門、專業、職務、崗位級別等分別計算流失率,這樣才有助於瞭解員工流失的真正情況,分析員工流失原因。

而對於企業來說,要特別重視核心崗位,核心人才的流動率,因為,核心人才是不可能複製的。

馬雲也曾面對100%員工流失率,後激勵到位,阿里流失率降低到20%

核心人才為什麼不可能複製?

人才團隊就象金字塔的結構一樣,越是靠近塔尖的關鍵人才越是難於複製。而且從現實的角度來看,有些複製花費的時間和訓練成本太高。

馬雲在2017年浙商大會上演講時說道:老闆是具有獨特特質的人才,他們不是培養出來的,而是具備市場特質、經過無數的磨鍊出來的。

一家酒店,要複製服務員很容易,剛從學校畢業的大中專學生,經過幾天的系統訓練和一二個月的上崗工作,基本上就能達到崗位標準。但是酒店的大堂經理、市場總監、總經理,就不是一二年能搞定的,而且有的經理級人才幹了幾十年也達不到總經理的能力級別。因為越是核心、高層的人才,越是不可能通過常規手段可以複製出來的。

造成人才流失率高的原因有哪些?

馬雲也曾面對100%員工流失率,後激勵到位,阿里流失率降低到20%

採取哪種方法控制企業核心人才流失率?

企業的核心人才不可複製或複製難度較大,對於中小企業而言,在人才複製、人才儲備方面又不可能投入太多的資源,因此留下並激勵核心人才便成為重中之重!

所謂的激勵到位有三層意思:力度到位、描述到位和兌現到位。激勵力度要做到市場上有競爭力、員工中有吸引力、公司裡有承受力。激勵的描述要簡潔易懂,最好能夠形象化。

兌現到位就是公司說的話一定要算數,因為公司原因造成的中途政策變化不能影響業務人員的年度獎金。

那有沒有一種跟適合中小民營企業的方法?

有!OP合夥人模式

這是讓公司的核心骨幹人才掏錢參與經營,卻不佔公司股權的一種激勵模式。採用的是增量分配的分配模式,員工必須努力做大增量,才能得到好的分享,而且不影響企業主的即得利益。

馬雲也曾面對100%員工流失率,後激勵到位,阿里流失率降低到20%

在該模式下:

1、員工既出錢更要出力。

2、合夥人出錢卻不佔有公司股權。

3、合夥人分享的是超價值,向市場要利益分配。

4、合夥人並不分走股東的既得利益,而是不斷做大股東利益。

5、合夥人的收益不僅與出資相關,更與團隊超價值、個人貢獻價值關聯。

6、合夥人踐行的是現代企業體制,將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

7、合夥人將管理者轉變為經營者。

8、合夥人使管理團隊實現高度利益趨同。

9、合夥人既留人、吸引人,更強調激勵人。

10、合夥人將傳統的虛擬股份、崗位增值股、在職分紅股高度融合!

在該模式下,合夥金測算是落地的關鍵,那如果測算合合金呢?

1、確定基值標的

稅後淨利潤、營業利潤、毛利潤、增利

2、預算增量值

贈量值=預算值-基值

3、提取增量分享比例

通常為30%-50%

4、定位投資分紅率

測算通常為80%-150%

馬雲也曾面對100%員工流失率,後激勵到位,阿里流失率降低到20%

值得注意的是,當下的合夥人模式,已經大大的滿足了國內95%的老闆想做頂層設計的需求。而且合夥人作用也不斷擴大,已經有超越股權作用之勢。而且無論從加入、退出、裡面的操作也是相當的靈活方便。

——END

小編有話說:關注【HRBar人力資源學院】頭條號,瞭解企業如何通過人力資源變革實現組織業績倍增,如果你喜歡此篇文章,不妨點贊、轉發、收藏一下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