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開頭難,難你就不做了嗎?

萬事開頭難,難你就不做了嗎?

改變心態,改變人生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心態決定一切

萬事開頭難,難你就不做了嗎?

“人的一切行為

都是為了逃避懲罰和得到快樂,

追求快樂是人類的天性,

經歷苦難是人生的必然。“

哲學家弗洛伊德有許多名言,

細想來頗為深邃,

蘊含著深刻道理。

你看,在人生的不同階段,

經歷苦難是人生的必然,

生活其實並沒有放過誰,

人人都有脆弱的時刻。

而當面對脆弱的時候,

有的人可以接住情緒,覺察、自省,

而有的人則沉溺情緒,自憐自艾。

這便是態度觀念的不同,

越是能夠察覺自省,

你就越能夠從磨難中抽離,

去觸碰生活的圓融。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

遇到難處了大多數人都會猶疑,

越是在關鍵的時刻,

試錯的代價成本就越高,

堅持還是放棄,就區別於此,

開頭難,你就不做了嗎?

1

好姐妹福夏是一個本科金融學的女生,

然而數學卻一直是她的弱勢,

她知道,在不完全算學霸的她身上,

如果要拎出哪門學科,

大概就是美術和語文了。

偏偏,在大學的這幾年,

忙忙碌碌也充實,

做過校級幹部,進過文藝部,

也做過校園旅遊代理,

大一交的男朋友也陪著她安安心心

地走過了這充實的幾年。

然而,就在即將大四的那一年,

福夏發現,自己的金融專業,

她真的並不會什麼,

都說大學不掛科就好,

可是當真要畢業工作了,

福夏沒準備好。

後來,不知哪裡來的想法,

也許是她天真的想和好朋友們一起考研,

共同放好幾個月的假期,

也許是圖了清淨,

前幾年的大學太忙碌了,

真希望住進考研的小閣樓兩人間,

圖書館與寢室,

過一段沒有校園工作的時光……

就這樣,福夏決定考研,

跨學校、跨專業,

考個不考數學的研究生——她還不想工作。

之前,

福夏多多少少也聽了一些考研宣講會,

一些懶方法被她記在心裡過,

決定考研後,福夏選學校、

選專業、買書、親自去現場認識和聯繫學姐,

那一段的她好像特別有力量,

甚至在收心開始複習備考前,

還和朋友們去了趟西安,玩。

到了那一年9月,福夏開始慌張。

真正開始學了,

同學們開始忙著投簡歷、面試、找工作,

面對這樣陌生的專業,

福夏慌的是,

如果考不上怎麼辦?

她真的能考上嗎?

這兩句話是她的心裡話,

也是她那時嘴上說的最多的話。

每天晚上男朋友從圖書館接她回寢室方向,

福夏說的最多的就是這兩句。

後來,每當想起這段歲月,

她還是很感激那個

不會嫌棄她如此“墨跡”的人。

而這種糾結遲疑的日子,

福夏過了大半個月。

什麼時候停止了?

就是在她真正學進去,

覺得不試試怎麼知道的時候。

既然選擇了,就不要左顧右盼,

就拿人生中考研的這件“小事”來說,

如果邊想著找工作,

邊想著考研,就像掰苞米撿西瓜,

你不會得到生活中付出努力的那種甜。

後來,幸運的福夏考上了。

後來,那個男朋友也分了手。

回想起來,她感嘆歲月,

感嘆考研前往圖書館時夜空中最亮的星,

感嘆陪伴,也感謝那個時候的自己。

福夏知道,那段歲月,

是真正為自己努力的時光,

也真的感動過自己。

她也記得,

自己剛開始複習的那段焦慮期,

如果挺不過去,什麼都是空談。

經歷過這些事情後,

她總結出一個道理:

不管做什麼事,你得先做起來再說。

2

步入社會,

我們知道“考研”只是人生中的一件小事。

可是,無論你做多小的事,

都一樣的“萬事開頭難”,

挺過去,走下去,

不管多難、多不情願,

只要先做起來,

然後邊走邊調整,

那你離成功也就會越來越近。

如果擔心試錯代價大,

止步不前,不敢選擇,

那你也不會嚐到那種甜。

告訴我,

蘇秦“懸樑刺股”難不難,

未來迷茫嗎?

他堅持了,

方能提出“合縱”之策,

佩六國相印;

告訴我,

秦始皇統一六國難不難,

韓趙魏楚燕齊,

在他之前,華夏之土,

從來沒有過“皇帝”!

越步入社會,

越是會褪去一層天真,

無憂無懼是一種很難的狀態,

並且在一切經歷中,

越發難以持久,

因為這個社會太焦慮了,

無論是工作、態度還是消費,

大家都希望追求穩定的可得。

俗話說,“初生牛犢不怕虎”,

其實從科學依據上來說,

是因為生物初生,

膽氣十足,內臟的那個“膽”。

反推,越長大膽子越小,自然規律。

但人的內心,既求生,也求死。

我們即追逐光明,也追逐黑暗。

我們既渴望愛,

有時候卻又近乎自毀地浪擲手中的愛。

帶著這樣的追求,

我們追求安穩,

卻又追逐那個寂寞自我。

總之,不管不同時期、

不同階段的哪一個追求,

都需要你去開拓,

去付出努力來行動。

3

直面你的慾望,你想要什麼?

儘管去想。

每個成年人背後都是深淵一場,

我們和真實的生活短兵相接,

才能從顧影自憐中走出來,

因為必須去解決。

就好比,說出過“王侯將相,

寧有種乎”的農民陳勝,

他有稱王的慾望;

沛縣“公安局長”劉邦,

端的是從鴻門宴上不辭而逃,

拆除棧道斷路避禍,

楚河漢界一劃,

焉知未來自己有命擔起大漢開國皇帝?

你說他們試錯的代價大不大,

他們“事業”的開端難不難?

太難了,

任何一個人物的錯位,

任何一個時機的擦肩,

都有可能導致一切的失敗,

徹徹底底的失敗。

很多時候,

我們以為不能做成事情

是因為這些事情本身太難了,

但有時能夠做成一件事情

的決定因素就在於自己是否有所行動。

考研可能考不上,

簡歷可能石沉大海,

剛剛開始一個項目,

可能遇到資金、市場、

資源的種種困難,

愁得睡不著覺……

這一切太常見了,

滿腦子想的都是做還是不做,

做好像難度很大,

不做好像又不符合自己的預期和目標,

前途渺茫,內心極度糾結。

當真,萬事開頭難。

然而,

面對這種糾結的最好辦法,就是行動。

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做到最好,

心裡討厭就離開,

否則便是你若選擇,你便甘願。

吃得鹹魚抵得渴,想要,就爭取。

不爭取,你就嘗不到那種滋味。

與其每天不停這樣糾結,

還不如破除萬難,

把事情做了,

盡最大努力開始去做。

與其每天眼睜睜地看著別人在努力奔跑,

還不如換種思維方式,

先行動起來,

實踐這些感覺很難的事,

最後大概率你都能做成。

對於經常糾結、

自信不足、目標感弱的人來說,

能不能下決心先行動起來極為重要。

當你做著做著,

你就會發現自己解決這個問題最好的方式,

已然慢慢呈現。

4

“越是低谷的時候,

越能看出一個人的本質。

最差的結果無非是失敗,

有人等著失敗,

有人罵著失敗,

有人盡了力仍然失敗。

在這樣的環境裡,

心態就是每個人自身的光,

你頹唐就是頹唐,

你頑強就是頑強。

這些年的經歷不得不說一句,

總是在最暗的時候

才能敏銳知道哪裡才有更多的光。”

萬事開頭難,

所有的遲疑都是你的糾結和猶疑,

行動,才有你真正想要。

走過的路都是真的,

付出的努力必不唐捐,

所有時光,都是相逢贈予,

不負遇見,那是你真正走過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