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赤壁:美麗的三峽試驗壩


圖1:2018年8月25日,湖北省赤壁市,攝影師航拍的三峽試驗壩——陸水水利樞紐工程鳥瞰圖。陸水水庫水利風景區包括三峽試驗壩景區和水源保護景區,總面積69.05平方公里。當年,三峽工程付諸實施,就是從這個試驗壩開始的。三峽試驗壩解決了三峽工程科技、設計施工中的許多重大技術問題,開創了水工技術革命之先河。

圖2:2018年8月24日,湖北省赤壁市,三峽試驗壩——陸水水利樞紐工程鳥瞰圖。三峽試驗壩動工於1958年10月,1976年建成。樞紐工程由主壩和15座副壩、南北灌溉渠首、電站廠房、簡易乾式垂直升船機等主要建築物組成。

圖3:2018年8月24日,湖北省赤壁市,在三峽試驗壩展覽館,從江西南昌來的王子謙小朋友和他外公,正在聽講解員的介紹。1958年6月,時任長江流域規劃辦公室主任林一山,一份關於在此興建三峽試驗壩的報告,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高度重視。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陳毅、習仲勳等先後作了批示。獲批後國務院發文,批准在此興建三峽試驗壩。


圖4:2018年8月24日,湖北省赤壁市,攝影師在亞洲最長均質黏土壩8號副壩航拍的陸水水庫。陸水水庫水利風景區,依託陸水水利樞紐工程而建,包括三峽試驗壩景區和水源保護景區。陸水水利樞紐控制流域面積3400平方公里,陸水水庫總庫容7.42億立方米。景區內大小島嶼800餘座星羅棋佈,形態迥異,水面開闊,如玉珠落盤。

圖5:2018年8月24日,陸水水力發電廠,職工石明成正對發供電設備進行巡檢、維護等工作,確保發供電安全高效。陸水水力發電廠是三峽試驗壩——陸水水利樞紐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裝機規模37.5兆瓦,多年平均發電量1億千瓦時。自1969年投產發電以來,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圖6:2018年8月24日,攝影師拍攝的通往陸水水力發電廠道路上的一條林蔭小道,道路兩旁的香樟樹鬱鬱蔥蔥,成為這條路上一抹亮麗的綠色風景線。從事陸水試驗樞紐運行管理與維護的長江水利委員會陸水試驗樞紐管理局,60年來,為防洪減災、農業灌溉、城鎮工業及居民供水、科學試驗等水利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


圖7:2018年8月24日,陸水樞紐工情中心,青年職工正在進行日常監測。該中心與長江勘測規劃設計研究有限責任公司,共同研發的陸水水庫管理一體化信息系統,將陸水水庫已有的水雨情測報系統、大壩安全監測系統、閘門運行監控系統等綜合集成,形成統一運行管理平臺。

圖8:2018年8月24日,在三峽試驗壩景區,有一座長江珍稀魚種保護科普館,裡面有中華鱘、鴨嘴鱘、胭脂魚等長江珍稀魚種。科普館工作人員樂庸訊,正在查看館中一條百斤重中華鱘。中華鱘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水中大熊貓”之稱。

圖9:2018年8月24日,攝影師在長江珍稀魚種保護科普館,拍到平時難得一見的鴨嘴鱘。鴨嘴鱘因其吻如鴨嘴故得名。鴨嘴鱘原產於美國密西西比河流域,是從3億年之前(即恐龍時期)就在地球上生活,並存留下來的一種珍稀鱘魚類。

圖10:2018年8月24日,攝影師航拍的長江流域水環境監測中心陸水水庫分中心。陸水水庫共設有三處水質監測站,五處水量監測站,一個水質水量監控中心。水質水量自動監測系統基本建成,實現了實時監控。

圖11:2018年8月24日,長江流域水環境監測中心陸水水庫分中心,大學畢業生暢娜、石天豪,正在為陸水水庫水環境自動監測設備進行常規維護,以確保證陸水流域水資源的安全。一大批大學畢業生從全國各地來到這裡,為我國的長江水利建設事業奉獻自己的青春年華。

圖12:2018年8月24日,一對新人尹凱和胡燕,在景色優美的陸水水庫旁拍婚紗照。當年這個全國重點工程——三峽試驗壩施工建設時期,有3個師的鐵道工程兵,前來支援陸水工程建設,後又有近3000人,集體轉業到了陸水工地。如今,這裡山美水美,“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就是對這裡最好的寫照。


圖13:2018年8月24日,在燈光和晚霞映襯下的三峽試驗壩美景。今年10月23日,是三峽試驗壩開工60週年紀念日,陸水水利樞紐工程,不僅見證了祖國長江水利建設事業的發展,也目睹了中國改革開放40年的巨大變化。如今,當人們看到宜昌三峽水利樞紐時,會更加牢記位於湖北赤壁的三峽試驗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