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醫生信熟人,老人差點被憋死!爲所有醫生和患者敲響警鐘!

醫生從心底都會反感一件事情:首診醫生為患者做出診斷和給出治療方案後,患者或者家屬說:“大夫,您等一下啊,我問個熟人”

這裡面所謂的“熟人”有的可能是醫生,有的可能是非醫護人員的親戚朋友或者是患者自認為的“智者”。

下面是我親身經歷的一個病例:

幾天前的一個急診夜班,一位老人走進了我的診室,陪著他一起來的是他的兒子

“大夫,我爸說幾個小時前摔到胸部了,你給瞅瞅有事沒?”

“哦,您哪裡疼?”我起身對老人進行著檢查,“憋氣嗎?”

“憋氣”,老人回答的聲音很小

“他那憋氣以前就有,還老是喘,沒什麼事”,他兒子氣沖沖的說:“跟你說了多少遍了,不讓幹活不讓幹活,就是不聽,也不小心點,淨給我添麻煩”。

我真沒想到這是一個兒子對父親說出的話。

“你和老人什麼關係?”我拽出個高點的椅子挪給老人讓他扶著,因為他難受的根本坐不下。

“廢話,我叫他爸,你說我倆什麼關係,你趕緊給看看有沒有事?”他的態度更不好了

我還不知道這是你爸?我是想提醒你別再丟人現眼了。當然這只是我心裡想的,“照個片子看看吧,最好再照個胸部的CT”。

老人不說話,看著兒子。

“照什麼片子?你給瞅瞅不就得了?”老人的兒子有些不耐煩了

“需要拍個片子檢查一下,因為老人左側的胸部有明顯地壓痛,而且出現了憋氣症狀,我怕有肋骨骨折伴氣胸”。

“你這叫什麼大夫,摸摸不就知道了,還照片子、還拍CT,真廢物”

對於這種不孝的混蛋我真的懶得跟他多解釋什麼,但是看到老人那乾瘦的身體、那痛苦的表情和那暗淡無光的眼神,讓我真的很是心疼。

“大爺,您需要拍個片子,我知道您很難受,拍個片子看看到底是什麼情況,別耽誤了,而且照片子不貴也是能報銷的”。這話我是對老人說的,但是是說給他兒子聽的,我能感覺到這是一個不孝的孩子。

“行了,照就照一個片子,CT不照了,沒事就趕緊回家”。兒子憤憤的責怪著,覺得他爸給他添麻煩了

檢查結果回來了:

左側7、8、9肋骨骨折,第7肋骨斷端移位;

左側氣胸,肺部壓縮30%;

肋膈角變鈍(胸腔積液,血胸?);

“住院吧”。我很果斷的告訴老爺子和他兒子,我甚至已經拿出了住院單。

“什麼?住院,多大點傷就住院?不就是有點骨折嗎?”老人的這個兒子從一進診室就表現出了一種極其地不耐煩

“有三根肋骨骨折,一根已經移位,因為肋骨骨折損傷到肋間的小血管出現了血胸,因為骨折斷端的移位刺破了肺出現了氣胸,傷情很重,需要住院,而且你父親出現了憋氣的症狀,根據肺部的壓縮情況和病史,是需要住院進行“胸腔閉式引流術的”。我不想因為這個不孝孩子的冷漠而耽誤了老人的治療,所以我解釋的很詳細。

“憋氣,他早就有,跟這個傷沒關係,你也別嚇唬我,你等會我打個電話問個熟人”,老人的兒子甩下這麼一句話,掏出手機走出了我的診室。

“大爺,您這傷的很重,需要住院的,您沒有別的孩子了嗎?”我感覺到老人懼怕他的這個孩子,一直不敢出聲。

“沒有了,就這麼一個孩子,老伴死的也早,我是真疼的受不了、憋的難受才給他打電話的,打了7、8個電話他才從老家把我接來。”老人的聲音依舊很小,很無力,斷斷續續的。

老人疼的站不直也坐不下,佝僂著腰,一雙乾枯的手使勁攥著我診室的門框,小口小口地喘氣。

他兒子進來了,“你給我爸開點藥,我們回家了,慢慢養著就能好,你叫個什麼大夫,屁大個傷也住院。”

真的是震驚,這樣的傷是小傷?這樣的傷能回家養?老人疼成這樣,憋氣這麼嚴重不用馬上治療?這樣的兒子養他有何用?

“必須要住院,有可能血胸和氣胸會增多,再嚴重了可能會要命的”,我說話的聲音很大,我想讓一旁的病人及家屬也聽到,我想他們也都看在了眼裡,沒準勸一勸會有改變的。

果然一旁的患者和家屬也都在勸他....

但是他很有理的、真的是用一種蔑視我的語氣說道:我剛給XX醫院的一個主任打電話問了,人家是一個大主任,那主任說了肋骨骨折就是養著,沒什麼好辦法”。

“不一樣的,單根線型肋骨骨折是可以回家養的,但是您父親是三根骨折,一根已經有了移位,而且出現了血氣胸,這是很嚴重的,需要手術治療的”,我真的有點急了,我急的是老人的傷情。

“呵呵,那主任也說了氣胸一般壓縮30%是可以自己吸收的,不用下管子的”。他開始收拾片子準備離開了。

“您父親以前就有喘的毛病,肺功能肯定不好,不能拿這種硬指標來決定治療方案,您問的那個主任他說的沒錯,但是他並不瞭解老爺子現在的病情和既往病史。”這次我甚至是在求他。

但是,他走了,拽著他爸走出了我的診室,離開的那一刻他還轉身輕蔑的衝我笑了笑。

診室裡別的病人和家屬也在紛紛議論著,我心裡真的很難受,我難受的並不是他對我那瞧不起的態度,而是老人的傷情:老人回去怎麼辦?傷情加重怎麼辦?不孝的孩子還管不管他?

我追了出去,老人在慢慢的走著,他那混蛋兒子去開車了。老人走的很慢,一步一步的往急診大廳的門口挪著,“大爺,您這個傷真的需要住院趕緊治療,您別聽孩子的”。

大爺搖了搖頭,什麼話也沒說,但是我看到了他眼中充滿著痛苦和失望。

“回家要是更憋氣了,孩子不管您,您就趕緊打120”。

老人看了看我,輕輕的點了點頭。

回到診室,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

在大概5個小時後,診室的電話突然響起:“來搶救室,120送來一位老人,外傷後憋氣加重,說前半夜來看過病”。

推開搶救室的門,120擔架上躺的真的就是那位老人。

“憋得更厲害了是嗎?您兒子呢?”

“出去喝酒了,我實在受不了了,我自己沒錢”,老人還想再說什麼但是疼痛讓他說不出話來。

“請胸外會診,吸氧、立刻複查胸X線,再照一個胸CT,開綠色通道,1級護理,準備胸腔閉式引流….”,我下著口頭醫囑,沒有束手束腳的感覺真好。

檢查結果回來了,左側肺壓縮近80%,加上老人平時肺功能不好,這已經是很嚴重了。

迅速的進行“胸腔閉式引流術”,當穿刺針突破胸壁進入胸腔的那一刻,那“噗”的一聲,我心裡終於鬆了一口氣,看著老人逐漸紅潤的面容,那感覺真棒!

通過這個病例

我想對患者及家屬說:要相信您的首診醫生,因為人和人不一樣,導致病情的程度不一樣,而且病情是會隨時變化的,不要自以為是,去諮詢所謂的“熟人”、“專家”, 或者拿手機翻百度。因為他們並不在患者的身邊,不能對患者進行基本的查體和一般情況的判定,不要拿一些硬性指標去固定一種治療模式。

我想對醫護人員說:有時候親戚朋友諮詢疾病的診療,不要盲目的聽信他們“一面之詞”,您的建議肯定是為了患者著想,但是您真的瞭解當時的情況,檢查結果,化驗指標,病人的目前症狀和既往病史嗎?

換位思考,這樣尊重電話另一頭的醫生嗎?有一句話是所有醫生都認同的:醫療事故往往都是發生在熟人身上!

關注“醫路向前巍子”,分享更多的醫患故事和疾病知識。讓我們認識疾病,減少傷痛!

最後懇請您轉發出去,讓更多人看到,讓悲劇不再發生!

不信醫生信熟人,老人差點被憋死!為所有醫生和患者敲響警鐘!


關注 “醫路向前巍子”

一個有點帥的外科醫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