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應推動有條件的城市取消期房預售行政許可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週四發佈的《中國住房市場月度分析報告》指出,8月142個樣本城市中,一線城市房價穩中略升,但潛在供求矛盾難以短期緩解;三四線城市房價仍慣性上漲,但總體漲速有所回落。同時報告建議,在房住不炒、清理行政審批權的大背景下,應推動有條件的城市取消期房預售行政許可。

報告顯示,與2018年7月相比,一線城市房價環比上漲0.27%,比上月僅擴大0.01個百分點。其中8月廣州環比上漲1.49%,深圳環比上漲0.85%,北京環比下跌0.02%,上海環比下跌1.24%。與上年同月相比,2018年8月一線城市房價同比上漲4.1%,年度房價漲幅也在相對合理的範圍內。其中廣州同比上漲18.19%,北京同比上漲0.09%,上海同比下跌8.37%。

社科院分析稱,一線城市作為中國高端服務業中心、最具人才吸引力的城市群體,居民收入高、人口規模龐大。一線城市住房市場具有供給增長潛力小、需求增長潛力大的特徵,住房供求矛盾長期存在。

“在嚴厲的限購限貸政策作用下,雖然當前房價上漲得到了抑制,但是住房供求矛盾仍通過一些曲折的形式表現出來。比如住房租金快速上漲等,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線城市的住房供應偏緊局面”報告強調。

社科院在報告中還指出,2016年以來,在貨幣化棚改等強力去庫存政策的作用下,三四線城市新建商品住房總體庫存水平較低,這是目前三四線城市房價持續快速上漲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雖然商品住房實現了快速出售去庫存,但是由於就業機會相對較少、公共服務水平相對較低、人才吸引力偏小等原因,存量住房的利用率並不高。存量住房空置現象較為嚴重,抑制了三四線城市住房市場的長期發展。

社科院分析稱,針對目前中國房地產市場面臨的一系列問題,要繼續打“組合拳”。

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住房大數據項目組組長鄒琳華建議,一、二線城市繼續抑制投資投機,維持現有的限購、限貸等房地產調控政策力度不放鬆。部分快速上漲的三四線城市,督促其出臺或加碼購房需求控制政策。清理不合時宜的住房去庫存政策。切實落實好地方政府穩定房價的主體責任,對穩定房價不力的城市兌現問責。堅持“因城施策”,避免系統性風險。

此外,要分步推進住房預售制度改革。住房預售制度以政府信用為房地產企業融資背書,增加了行業槓桿,一旦房價下跌將引發諸多的經濟社會問題。另一方面,如果地方政府過度使用住房預售許可權力,將顯著影響住房市場效率。

“在房住不炒、清理行政審批權的大背景下,推進住房預售制度改革,是建立完善住房市場長效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報告顯示。

社科院在報告中建議,推動有條件的城市取消期房預售行政許可,同時加強事前、事中及事後監管;對於暫不具備條件的城市,逐步提高期房預售門檻,降低市場風險,保護消費者權益。

針對目前中國部分熱點城市出現的租金價格持續上漲情況,報告建議,規範住房租賃市場發展,多渠道擴大重點城市租賃房源。

報告稱,接下來應繼續規範住房租賃市場發展,包括嚴控不具備自有住房產權的、輕資產住房租賃企業的證券融資,避免利用金融槓桿爭搶房源;禁止誘導、哄騙租客將租金轉為貸款分期;加快推進住房租賃立法,在發生經濟糾紛時優先保護租戶權益等。

此外,應多渠道擴大重點城市租賃房源,包括加快對集體土地建設租賃住房試點的推廣;對利用工商業閒置建築改造為長租公寓,給予更多的規劃、土地利用、稅收政策支持;出臺可行性細則,支持企業單位利用閒置土地建設租賃型職工宿舍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