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被全班「嫌棄」只因得了這種病,孩子有這些表現,家長要警惕

男孩被全班“嫌棄”只因得了這種病,孩子有這些表現,家長要警惕

快要開學了,為了能讓孩子在新學期裡上課認真聽講、作業按時完成、學習效率提高取得好成績,不少孩子被帶到醫院看“注意缺陷多動障礙”(俗稱“多動症”)。絕大多數家長認為,注意缺陷障礙最嚴重的後果就是影響學習成績。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心理科副主任醫師楊榮旺看來,這個問題的後果可遠遠不止成績那麼簡單。整個暑假,來他診室裡的孩子約半數是來看這個病。

男孩被全班“嫌棄”只因得了這種病,孩子有這些表現,家長要警惕

姓 名:楊榮旺

學 歷:碩士

科 室:兒童心理科

門診時間:週四上午、週五上午、週五下午(濱江院區)

被“嫌棄”的男生原來得了多動症

“楊主任,我現在一看到老師打來的電話就頭大,因為只要一打電話來,準沒好事,全是投訴!”近日,9歲的小東在媽媽的陪伴下找到了楊榮旺。他媽媽說,班主任經常向她反映,小東在班裡非常不合群,動不動就跟同學爭吵、打架,家裡與父母爭執不說,老師訓斥他還頂嘴反抗,這種表現已經不是一般孩子的調皮了。久而久之,班裡同學都不願意跟他多來往。“我現在都不敢接老師電話,太糟心。”

男孩被全班“嫌棄”只因得了這種病,孩子有這些表現,家長要警惕

小東覺得冤枉,對楊榮旺說,自己根本不是要故意引起事端,他明明是想示好拍一下同學的肩膀,卻被誤解成了襲擊和挑釁,一來二去就爭執起來,甚至大打出手。發生次數多了,同學全都錯怪他,也根本不聽他解釋。

聽完小東母子的話,楊榮旺解釋說,上學以後,孩子的表達能力逐漸提高,社交應該以語言表達為主,而不單純以動作表示意願。比如,跟人打招呼的時候可以用“你好”來表達,而不是拍打。顯然,小東採取的是用動作表達意思,並且在動作力度上把握不好,導致同學誤會。同時,小東也不能很好地體會到他人的感受,只是覺得自己“很冤枉”,這是一個衝動行為影響社交的表現。

再進一步瞭解小東平日裡的行為表現,初步證實了楊榮旺的判斷是準確的:平時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自習課調皮搗蛋惡作劇;作業粗心大意錯誤多;成績不穩定,認真一些就能考到班裡前10名,掉到30多名也是常有的事,這些都是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在課堂和成績上的表現。在做完注意缺陷評估量表和社交量表後,小東被確診為注意缺陷多動障礙。

不要忽視孩子社交能力中的不足

“像是同伴關係問題、衝動行為等往往是社交能力的損害,這在一定程度上比學習成績不好的後果更嚴重,會影響孩子的情緒、自尊甚至個性。”楊榮旺說,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常常表現在自控能力差、抗干擾能力不佳,課堂表現不好、成績不好。久而久之,因為老師批評多了,孩子會覺得自己低人一等,從而自我評價降低,從此性格變得膽小怕事,唯唯諾諾。當然,也可能走向另一個極端,因為常被批評性格變得強勢,越是被批評越是具有強攻擊性而往往不自知,小東就是後者。

男孩被全班“嫌棄”只因得了這種病,孩子有這些表現,家長要警惕

“注意缺陷障礙的合併症很多,包括對立違抗、品行障礙、焦慮抑鬱、物質濫用、抽動症、孤獨症等,也會導致孩子自我認同感降低、性格不健全、社交主動性和社會適應性降低。”楊榮旺說,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的發病率在5%~8%,所合併的其他問題是絕對不能忽視的。

針對這類孩子,一方面要使用一定藥物,另一方面也需要老師、家長配合。“孩子的自我認同、個性塑造、社交主動性和社會適應性遠比眼下的考試成績重要,因此在面對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時,一定要關注到是否有其他合併問題,並從根源上幫助孩子。”楊榮旺說,他在診室裡挑出小東和同學起爭執的某一個場景進行“覆盤”,像電影一樣一幀幀分析當時的狀態,找到那個雙方開始產生誤會的點,並告訴小東,以後再遇到此類情況,該如何化解即將升級的矛盾。同時,楊榮旺也教小東媽媽,今後如何改善教養環境、做好家庭的行為習慣培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