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規則不自由——幼兒規則制定5原則

無規則不自由——幼兒規則制定5原則

無規則不自由——幼兒規則制定5原則

真正快樂的孩子,真正有安全感的孩子是知道事情底線的那些人,知道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知道自己的安全範圍在哪裡。所以無論在幼兒園還是在家裡,都需要制定一定的規則來約束幼兒的不良行為,直到形成良好的習慣。

規則如何制定呢,下面我介紹5個原則:

規則要少而精

你不能要求孩子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你一定要知道哪些是影響孩子成長的決定品質,也要知道規則制定者的底線是什麼。我對孩子制定的三個主要規則是:1、不能對長輩無禮2、哭解決不了問題3、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拿

無規則不自由——幼兒規則制定5原則

規則要符合幼兒的年齡和個性特點

兩歲的孩子你要求他必須不能尿床,我覺得這是不合理的。三歲的孩子必須要把自己的東西與別人分享,這對孩子來說也很難。要求孩子必須不可以吃零食,這也要視環境而定,周圍有好朋友經常吃零食,自己的孩子絕不行,這有點殘忍,有時候反而物極必反,越得不到越想得到。

規則制定要提前協商

當你在生活中預設需要制定某些規則時,你必須和孩子商量,提前告訴孩子,比如你希望孩子玩完積木自己收,那麼孩子玩之前,你就要跟孩子講明這個要求,如果孩子提出要和媽媽一起收,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是否同意孩子的提議。沒有提前講明的規則,孩子可以獲得初犯不受懲罰的權利。

無規則不自由——幼兒規則制定5原則

規則制定完要訓練

我們共同協商制定了規則,可以以遊戲的形式練習幾次,以便幼兒能夠熟悉規則的邊界以及觸犯的結果。或者在實際生活中給予孩子一個規則練習的期限,比如要求孩子睡前要刷牙,前幾次可能需要家長提醒、陪同和指導。訓練還有一個目的是看看規則是否合適,是否需要調整。比如孩子不想一個人刷牙,想和媽媽一起刷牙。

違反規則要嚴格執行懲罰

如果你在孩子3-6歲之間在一兩件事情上嚴格執行,樹立了威信,孩子對你們協商制定的所有規則都會有較好的執行力。當然懲罰措施也需要和孩子協商,一定不能朝令昔改,或者有其他家庭成員在其中不斷和稀泥的情況。

無規則不自由——幼兒規則制定5原則

你家孩子絕對不能觸犯的規則是什麼呢?歡迎大家來分享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