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語教學中,老師該怎樣布置作業?

佈置作業應遵循的原則:作為教師一定要向學生解釋佈置作業的重要性,如果不講清楚做家庭作業的意義所在,很多學生就不願按時完成家庭作業。

每次我都會和學生相互交流溝通,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做好家庭作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英語教學中,老師該怎樣佈置作業?

一、佈置作業的原則

1. 作業總量要適宜。

教師要嚴格控制學生作業總量,不要一味求全、求多,要有精品意識。如果一味追求數量,採取題海戰術,易使學生產生厭學心理,他們就會消極應對,導致作業效率低下。

反之,過少的作業量,達不到鞏固和掌握所學知識的目的。因此教師在設計作業時必須確保一題對應一個教學目的,一項對準一個訓練點,真正從微觀上控制作業的總量。

2. 作業應有趣味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英語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實踐過程,而作業在激發學生學習英語興趣方面的獨特作用不可忽視。有趣的作業,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還可以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敏捷性。

如,在學完一些情節性很強的課文後,可佈置表演性作業,讓學生自編自演;也可把經典課本劇搬上舞臺,由學生自己設計臺詞、表情、動作、服裝、道具、舞臺背景等,使他們在各方面的才能得到充分地展示。這樣學生在表演中得到了很多樂趣,學習英語的熱情也就會空前高漲。

3. 作業應有層次性。

因為班級裡每個學生的智力水平和接受能力不可能處在同一層面上,所以作業設計要面向全體學生,兼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給不同層次的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

因此作業佈置具體可分為A、B、C三級作業,即A級作業面對學優生,他們完成基本技能訓練之後,再力爭完成綜合性廣、概括性強、靈活性大的練習;B級作業面對中等生,在他們完成基本技能訓練後,再練習一般綜合題;C級作業面對後進生,重點佈置與教材相關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訓練,並適當減少數量、降低難度,對基本題進行強化訓練。

這樣一來,學優生滿足了更高的求知慾,中等生減輕了心理壓力,後進生也能按時完成作業,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也就得到了提高。

4. 作業應有延伸性。

社會需要的是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因此,英語教學不能僅侷限於課本知識,還要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讓他們瞭解各方面的知識。因此,教師可要求學生借閱一些圖文並茂、幽默詼諧的趣味讀物,以便於學生在輕鬆、開心的閱讀中得到提高,令學生感受到英語不僅僅是一種學習,更是一種享受。

在英語教學中,老師該怎樣佈置作業?

二、佈置作業的方法

1. 詞彙作業的佈置。

以往的詞彙作業主要以抄寫、背誦為主,但機械抄寫、枯燥背誦嚴重製約了學生積累詞彙的積極性,而靈活的詞彙作業則會激發他們的興趣,達到事半功倍的結果。

如:在教完每一單元的單詞後,可以讓學生在課後自己找喜歡的同學組成小組,一起背單詞,然後互相測試,看看誰記得多、記得快。這樣既培養了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又讓學生鞏固了所學單詞。

(1)詞彙收集本。詞彙的積累是中學英語教學的首要任務,教師可讓學生準備一個詞彙收集本,以容易查閱為標準,將每天碰到的單詞記下來。通過查閱詞典,學生可以掌握一個詞的多種用法及相關詞組,日積月累將會積累相當數量的詞彙。教師可不定期檢查,也可舉辦詞彙本展覽活動,表揚詞彙收集較多的學生。生詞的來源主要是學生平時的學習及課外閱讀。教師可大量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奇速英語官網每日一刻時文閱讀及原版英語小說等都是學生課外閱讀的首選。

(2)單詞故事。給學生一定量的單詞卡片,讓學生從中選擇8~10 個單詞,每個學生用自己選擇的單詞組成一個故事並在小組中相互講述。奇速英語100張思維導圖速記小學800詞彙和200張思維導圖速記初中1600詞彙及奇速英語一本小說24個故事連載串記高考3500詞彙。

2. 對話作業佈置。

(1)表演對話。英語教學的任務要求為學生提供一定量的語言實踐的機會,使學生都能開口說英語。現有的中學英語課本每單元都有一個主題,內容大多與實際生活緊密相關。教師在課堂上教授某一對話內容後,可給學生布置課下合作表演的作業。

(2)改寫對話。在課堂理解對話的基礎上,抓住對話中的重點內容,將對話改寫成短文,敘述對話涉及的內容,是鞏固對話教學的又一種作業形式。

例如:將對話改寫為短劇。教師可在學生初步掌握語言基本知識的情況下,以學生為主體,依靠學生集體創作和教師的指導,讓學生將所學內容改編短劇。這是一種融聽、說、讀、寫、創新於一體的教學方法。在高中教學階段,學生的認知發展已經經過了小學階段的發展和初中階段的再發展,他們已經具備了進一步學習和熟練運用語言的語言思維能力及選詞、組句、謀篇等方面的能力,這為他們更快、更好地學習準備了良好的條件。因此,使用改寫對話的方法能更好地激發學生自身的求知意識、參與意識、創新意識和效率意識。

(3)自由對話。每天要求學生做自由對話練習,學生可就星期、日期、天氣、出勤、各自的家庭情況、興趣愛好,或是他們周圍發生的有趣的事進行對話練習;也可以把他們學過的知識運用對話活學活用地表演給學生看;還可以讓學生自己結對,在課外進行會話練習。

3. 課文作業佈置。

(1)讀課文。在英語教學中,為了讓學生能夠牢固地掌握標準的語音語調,教師可經常為學生布置課後聽讀錄音的作業。但是,如果教師只是一味地讓學生單調、機械地重複聽讀,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倦心理,較難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在多次聽、反覆跟讀的基礎上,教師可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錄製下來第二天在課堂上播放,這是鞏固課文教學的又一種作業佈置形式。學生利用錄音機自己讀、自己錄製,這樣就在很大程度上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激發了興趣。

(2)說課文。複述課文既能幫助學生掌握課文的要點,又能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是口頭作業的形式之一。教師可採用提供關鍵詞或填空等方法幫助學生複述課文。這種類型的口語作業難度較大,可以讓學生機動地選擇完成。

(3)背課文。佈置背誦任務時,特別是很長的文章,肯定有很多學生背不過。於是我每次佈置學生背一到兩段,把學生分成四人一組,按照小組長負責制,督促組員背誦。上課抽查時,如果有一人背誦不通過,其他成員都會受到懲罰。每個學生都想為本組增光,他們就會努力背書,到第二天檢查時,大多數學生能夠過關。

(4)課文擴展閱讀作業。閱讀練習是英語教學中相當重要的一環。閱讀的目的是從文字中查找自己所需的信息。在高考中閱讀的分數逐年增加,可見閱讀能力受重視的程度在逐年增大。閱讀作業應以訓練閱讀能力、擴大學生的閱讀量、增加課外知識為目的,教師可結合當天課堂的內容佈置閱讀的文章。

4. 語法作業佈置。

語法的抽象性讓部分學生對其有畏懼感,要想學生學得輕鬆,教師就得提高自身的素質和修養。不僅要認真鑽研教材、教法,還要深入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精心設計作業。我的做法是:作業中的每一項內容都要避免盲目性、隨意性,確保一題對應一個教學目標、一項對準一個訓練重點,真正從微觀上控制作業的量,避免“題海”戰術。如,用寫作的形式幫助學生鞏固語法知識。如寫日記時用一般過去時,寫計劃則用一般將來時,描述照片中人物在拍攝時正在進行的動作可用過去進行時等。

5. 讓學生布置作業和出考題。

教師的經驗再豐富,有時也不能包羅萬象,也容易以成人的眼光去思考,從而忽視了學生的心理需求。在教學的過程中適當讓學生布置作業,單元學習結束後讓學生合作出一份試卷,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學生自己佈置作業、出考題,可以讓他們感受到自己掌握著學習的主動權,那種開心是不言而喻的。

為了提高學生布置作業的水平,我在班裡進行作業評比、試卷評比,看誰佈置的作業佈置最能體現教材重點和難點、誰出的試卷最受歡迎。這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大大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同樣得到了提高,達到了“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