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濾鏡與風光攝影——史上最詳盡濾鏡用法

導語:從選擇購買到如何使用,濾鏡系統對於很多攝影愛好者來說,常常會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我的建議是:首先,你要明確為什麼要使用濾鏡。接著,要對濾鏡系統這個大家族各成員的理論及特性進行認知學習。然後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有選擇性地進行一些拍攝題材的實踐。在不斷拍攝的過程中,對各類型濾鏡進行使用,並認真歸納總結。從而熟練掌握它們的作用以及在不同環境下的應用技巧。

在膠片時代,物理濾鏡曾經一度備受推崇。

為了調節白平衡,營造色彩效果和柔光、星光,攝影師通常都會具備一套完整的濾鏡系統,其中包括一部分顏色濾鏡,另一部分為效果濾鏡。然後通過攝影師後期的暗房處理手法,得到滿意的作品。

漫談濾鏡與風光攝影——史上最詳盡濾鏡用法

在當今的數碼時代,提到濾鏡,每個攝影師的看法會有所不同。有些攝影師會認為:很多濾鏡效果可以通過強大的電腦後期處理來代替。比如我們可以運用後期堆棧來模擬ND濾鏡的長曝光效果。但是,我認為這種看法過於極端和片面。在一些特定環境下,某一類濾鏡還是無法代替的,比如CPL偏振鏡。

而且,作為一個真正熱愛攝影的攝影師來說,前期的拍攝過程是一個無比快樂和享受的過程!對設備的精準使用,以及對周圍環境、人物的觀察等過程,都將成為你拍攝過程中的美好經歷。這樣會比你匆匆按下快門,然後坐在電腦前繁瑣地修片要有趣的多!當然,不可否認後期的強大,但前期的拍攝同樣重要,尤其是用光,是後期根本無法彌補的!所以我的觀點就是:一張出色地攝影作品,前期是基礎,後期是昇華!那麼,前期拍攝中,濾鏡就是非常重要的設備之一。

漫談濾鏡與風光攝影——史上最詳盡濾鏡用法

1、濾鏡系統的構成

濾鏡系統包括濾鏡支架、轉接環及各類濾鏡。常用濾鏡有:中灰密度濾鏡(ND濾鏡)、漸變灰鏡(GND濾鏡)、偏振鏡(CPL濾鏡)和UV鏡。

2、濾鏡外形

濾鏡通常分為:圓形濾鏡和方形插片濾鏡兩類。圓形濾鏡是直接裝在鏡頭前沿的螺口上的。需要根據鏡頭的口徑購買相應尺寸的濾鏡。方形插片濾鏡需要在鏡頭前沿安裝濾鏡支架,並配備各尺寸的轉接環以連接不同口徑的鏡頭。在此基礎上,有一套完整的方片濾鏡系統。方形插片濾鏡較之圓形濾鏡在通用性和濾鏡疊加使用上有明顯優勢。對於選購方面,我的建議是:CPL濾鏡和UV濾鏡目前基本都是圓形的,所以不必過多考慮。漸變灰鏡(GND濾鏡)選擇方形比較合適,因為圓形GND濾鏡的過度交界線在鏡片中心,對拍攝及構圖的侷限性很大,而方形漸變灰鏡(GND濾鏡)則可以在濾鏡支架上隨意上下移動,靈活性更大。中灰密度濾鏡(ND濾鏡)則方形、圓形皆可。

3、濾鏡材質

濾鏡材質大體分為:樹脂和玻璃兩種。由於樹脂的透光度和偏色程度相較玻璃都有明顯差距,尤其是當濾鏡疊加使用時更加明顯。因此,目前市面上品質較高的濾鏡品牌大都選用玻璃材質。我用過的Kase濾鏡就是採用精密光學玻璃製造,加上相關的光學技術,使得成像效果具有不錯的表現。

接下來,我將從常用的濾鏡種類入手,結合實際的拍攝經歷,分析各類型濾鏡的基礎特性及在拍攝中的一些技巧應用。

■中灰密度濾鏡(ND鏡)

中灰密度濾鏡即通常所說的減光鏡(ND濾鏡)。主要是減少鏡頭和相機的進光量,使得攝影師能夠掌握和調節快門速度,實現自己的攝影意圖。有時候,外界光線強度過大,正常曝光時,無法實現足夠長的快門時間。因此,通過使用不同檔位的減光鏡(ND濾鏡),攝影師能過較自如地控制快門速度以實現長曝光的影像效果。例如:城市風光的車流、人流,虛化的水流以及動態的雲霧等。

漫談濾鏡與風光攝影——史上最詳盡濾鏡用法

通常,減光鏡(ND濾鏡)的檔位有兩種標註方式,如下表所示:

漫談濾鏡與風光攝影——史上最詳盡濾鏡用法

減光鏡(ND濾鏡)在實際拍攝過程的應用

相較於漸變鏡(GND濾鏡)、偏振鏡(CPL濾鏡)等,減光鏡(ND濾鏡)的使用需要更多的經驗和計算。通過計算得出安裝不同檔位減光鏡(ND濾鏡)後的快門速度。除一些手機APP計算工具外,我在這裡介紹一個心算公式,以便大家在實際拍攝中快速、準確地計算出快門速度。

在同樣的光線條件和光圈、ISO數值固定的情況下:加裝減光鏡(ND濾鏡)後的快門速度=初始快門速度×減光鏡(ND濾鏡)係數

例如以下場景的實際拍攝,選擇了城市風光攝影中較為典型的建築小場景。之所以稱其典型,是因為這裡具備了適合使用減光鏡的典型元素。其中包括:白天下午四點左右,為偏西向側日光照射(畫面的右上方),亮度較大但非過於強烈。天空有部分浮雲,使得雲的動態感增添了細節的可能性。建築物為大面積白色,這對快門速度以及光圈、感光度都極具挑戰性。畫面擁有一定面積的湖水元素,這又使得湖面的鏡面效果及倒影拉絲效果成為可能。當未使用任何檔位的減光鏡(ND濾鏡)時,使用Canon 6D相機和 EF 24-70mm f/2.8L II USM鏡頭。參數設置為:f/16.0 ISO100 自動白平衡 不做任何曝光補償,得出以下影像效果。此時的快門速度為:1/60 S。

漫談濾鏡與風光攝影——史上最詳盡濾鏡用法

未使用減光鏡(ND濾鏡)

可以看到,畫面中天空由於亮度較大,曝光後幾乎沒有細節。建築物白色的外牆表面也顯得比較刺眼。湖面呈現大面積支離鱗狀,平整度和倒影的延展度都不理想。

通過對實際畫面的分析和個人的曝光經驗,我在鏡頭前加裝了最常使用的Kase濾鏡當中的六檔方形插片式減光鏡,即ND64(或稱ND1.8)減光鏡。這塊減光鏡(ND濾鏡)被稱作黃金檔位濾鏡,是長曝光創作的利器。運用上面我介紹的計算公式將數值帶入得出:

加裝ND64濾鏡後的快門速度=1/60S×64=1.0667S

由此看出,通過加裝ND64減光濾鏡,可以在此曝光環境下,以f/16的光圈,感光度為ISO100,曝光補償為:-1/3EV的設置,得到一秒左右的快門曝光。這樣的快門速度完全可以將天空亮度壓暗,使得雲霞的動態細節完整呈現出來。白色建築的外牆表面及窗戶、雕刻也顯得更加充滿細節和富有立體感。湖面也因為長曝光而產生平滑的鏡面效果,建築的倒影也產生了延展和虛化拉伸的效果。後期,運用蒙版、徑向模糊、HSL等,對作品進行綜合調整,最終得出以下的效果。

漫談濾鏡與風光攝影——史上最詳盡濾鏡用法

漫談濾鏡與風光攝影——史上最詳盡濾鏡用法

使用減光鏡(ND濾鏡)

減光鏡(ND濾鏡)在城市風光攝影中的另一個適用題材就是拍攝車輛燈光行駛軌跡形成的美麗線條以及建築內透所營造的溫暖氛圍。尤其當你俯視一座城市的燈火,更能感受那份活力動感的流光溢彩。

這次選擇了大都市中一座極具設計感的立交橋作為拍攝場景,在夏季的傍晚18:30左右,光線位於畫面的左上方,採用居高臨下的俯視角度,汽車在立交橋中行駛所形成的光軌以及路燈、霓虹燈等組合,使原來二維的平面圖像一下子變得立體起來。依照同樣順序,當未使用任何檔位的減光鏡(ND濾鏡)時,使用Canon5DIII EF16-35mm f/4L IS USM鏡頭。參數設置為:f/11.0 ISO100 ,得到以下影像效果。此時的快門速度為:0.8S。

漫談濾鏡與風光攝影——史上最詳盡濾鏡用法

未使用減光鏡(ND濾鏡)

可以看到,由於是夏季,即便是傍晚,光線依然很強烈。畫面中天空由於亮度強烈,完全過曝。但是,此時立交橋的路燈已亮起,車燈的光軌也已初步形成。但是由於快門速度的原因,並沒有形成連貫、完整的流動光軌。

當然,有經驗的攝影師會說:無論是航拍還是爬樓拍攝城市慢門風光,其公認的最佳時間為落日前的半小時。這個時間段的光比最為平衡。避免出現天空過曝或地面及建築死黑的狀況,另外,拍攝方向與日落方向往往成:0、90、180、270等不同角度,這也要視具體環境而定。你只需要再等等,抓住那寶貴的時機就可以了。說到這裡,實際問題來了。拋開空氣的通透性,中國大都市的下班高峰大堵車會讓你很是苦惱。車輛長龍會很久一動不動,而這時,也許正是你苦苦等待的珍貴的半個小時。看不到流動的車燈光軌,有的只是靜止的車輛。所以,我們需要根據實際的拍攝環境靈活地做出技巧調整,把時間提前。這時,減光鏡(ND濾鏡)的應用就顯得很符合適宜。

通過對實際畫面的分析和個人的曝光經驗,我在鏡頭前加裝的是Kase濾鏡當中六檔方形插片式減光鏡,即ND64(或稱ND1.8)減光鏡。運用上面我介紹的計算公式將數值帶入得出:

加裝ND64濾鏡後的快門速度=0.8S×64=51.2S

由此看出,通過加裝ND64減光濾鏡,可以在此曝光環境下,以B門進行拍攝f/11的光圈,感光度為ISO100的設置,這裡不做曝光補償設置,得到51-52S左右的快門曝光。將天空亮度壓暗的同時,這樣的快門速度完全可以實現完整的車流光軌,極富動感。考慮到天空沒有云霞等細節,立交橋底有一個大型停車場比較雜亂。後期,運用徑向虛化這些部分,做出類似移軸的效果。周圍建築的燈光色彩比較繁雜,為了突出立交和光軌的金黃色,所以除保留黃色調外,其他顏色均處理為黑白,這樣形成了銀灰的冷色調和金黃的暖色調的撞色,使得作品極富視覺張力。

漫談濾鏡與風光攝影——史上最詳盡濾鏡用法

漫談濾鏡與風光攝影——史上最詳盡濾鏡用法

使用減光鏡(ND濾鏡)

這裡還要注意:在使用高檔位的減光鏡(ND濾鏡)時,因為減光係數大,取景器前幾乎是漆黑一片,這時相機無法自動對焦,所以在拍攝前要做好構圖,手動準確對焦後,在加裝減光鏡(ND濾鏡)。

■偏振鏡(CPL鏡)

偏振鏡(CPL濾鏡)的標準定義為:偏振鏡由一片線偏振鏡和一片玻片組成。前面的線偏振鏡是有方向的,可以阻擋部分方向與偏振鏡方向不同的光線。以此來過濾掉不想要的偏振光。後面的旋光玻片則固定在鏡頭上,目的是使相機的自動對焦、測光系統能在偏振鏡後正常工作。

漫談濾鏡與風光攝影——史上最詳盡濾鏡用法

偏振鏡(ND濾鏡)的主要作用大體分為以下幾個主要方面:

  1. 消除水面和玻璃等透明物體表面的反射光。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拍水可以清澈見底,透過窗戶拍外景則清晰可見。
  2. 消除空氣中微塵所反射出的各個方向的雜光,從而使拍出的影像更加清晰、純淨。例如:拍攝城市風光時,遇到霧霾天氣,偏振鏡可以幫助消除部分由於霧霾所造成的圖像模糊。又例如:在相對晴朗的條件下,景物反射藍色天光所造成的本身不夠銳利的感覺,也可以通過偏振鏡來消除。
  3. 偏振鏡可以壓暗藍天的影調,縮小天地間的反差。同時,偏振鏡還可以進一步提高藍天的色調,使其顏色更加飽滿,白雲也更加突出和富有立體感。
  4. 偏振鏡同樣可以減少進光量,降低快門速度。其效果大體相當於一檔或二檔減光鏡的效果。
  5. 偏振鏡可以消除物體表面的亮度,使得物體本身的清晰度,色彩的質感和飽和度,豐富的細節層次凸現出來。

還有一個重點需要強調的是:由於偏振鏡(CPL濾鏡)的特殊性,目前公認它是唯一無法完全使用相關後期技術代替的濾鏡。所以,它的應用在前期拍攝時就顯得尤為重要。

那麼,在什麼樣的拍攝環境下適合偏振鏡的使用,以及在使用操作過程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我在此結合自身的實際拍攝做出詳細的分析講解。

使用偏振鏡時,需要時刻觀察相機的取景器,同時旋轉前鏡。正如以下畫面中所顯示的那樣,我選擇的拍攝場景為代表廣州的標誌性建築:被評為世界十大劇院的廣州大劇院。時間選擇在傍晚18:00左右。當時的天氣很不錯!天空完全呈現通透的藍色,將晚霞也映襯成淡藍色。大劇院門前的大型水池因為無風,所以顯得十分清澈平靜,這為偏振鏡(ND濾鏡)消除水面反射光,達到清澈見底提供了典型條件。大劇院建築本身也具有一定的燈光效果,這又為偏振鏡降低物體表面亮度,使清晰度、色彩質感飽和度的提高提供了典型條件。此次運用Canon6D EF16-35mm f/4L IS USM鏡頭,f/13.0 30S ISO100,在旋轉調整偏振鏡時,觀察取景器中的天空逐漸從淺藍慢慢變深,最暗時的天空壓暗效果最明顯。

理論上,最暗與最亮之間偏振鏡轉動的角度為90°。有些攝影師會糾結到底轉到什麼角度色彩會更好。其實,不必這樣。因為還有很多因素需要你去權衡,比如此次的場景,更需要考慮水池是否足夠清晰,所以可以將徹底看清池底作為調整偏振鏡的標準。當然還要綜合平衡大劇院本身的光線,最終旋轉大概75°左右。此時,天空和雲霞所呈現的藍色就視覺來講會比較舒服,加上30秒的長曝光使得天空有了藍絲絨般的質感。既突出了層次,又不至於使藍色過於飽和而顯得不真實。大劇院本身的透射光和外牆的反射光,以及周圍高樓的內透光也得到較好的平衡,使得清晰度、暖色調都得以凸顯。最值得一提的便是通過偏振鏡消除了池水的反射光,使得池底的方磚紋理都一覽無餘。大劇院和周圍建築的倒影也清晰可見。整幅作品展現了一種純粹的空靈感,正映襯了作品的主題,我將該作品取名為《珠江邊的靈石》。

漫談濾鏡與風光攝影——史上最詳盡濾鏡用法

《珠江邊的靈石》

以下這幅作品拍攝於玉龍雪山,雪山的形狀恰似一團燃燒的火焰!所以給作品取名為《白色焰火》。在拍攝晴朗天空下的雪山,是運用偏振鏡的又一典型題材。這裡我要再次強調:想要偏振鏡發揮作用,要滿足兩個基本條件。一是光源中必須要有偏振光。比如此作品中的天空和大面積白色的積雪。二是鏡頭和偏振光線要構成一定的角度。偏振鏡最擅長消除入射角和反射角成90°的光線。對接近180°左右的光線,偏振鏡幾乎不起任何作用。比如完全逆光和順光的情況。

拍攝這幅雪山作品時光線從畫面左側射入,角度十分接近偏振鏡的理想角度。所以,偏振鏡便可以充分抑制大面積白色積雪所產生的大量偏振光,縮小天空與雪山之間的反差,同時壓暗藍色天空的影調,更凸顯了白雲的層次感。

漫談濾鏡與風光攝影——史上最詳盡濾鏡用法

《白色焰火》

看到下面這幅反映搬遷後的城中村的城市紀實作品,如果我不說,大家絕對想象不到它是在23層的天台隔著天台密封窗戶的玻璃拍攝的。當時正值中午陽光最強烈的時候,玻璃表面刺眼的反射光幾乎讓肉眼無法看到窗外的景象。如果不是藉助偏振鏡消除了玻璃所產生的偏振光,這幅作品是根本無法完成的。

漫談濾鏡與風光攝影——史上最詳盡濾鏡用法

■漸變濾鏡(GND濾鏡)

漸變鏡(GND濾鏡)的全稱為漸變中灰密度減光鏡。顧名思義,通常作用是平衡拍攝場景中的大光比現象。就是我們俗稱的死白(過曝)和死黑(欠曝)。在實際拍攝中,常常遇到由於光照條件的不同,畫面下部的地面景物經常處於光照弱的環境,這樣就與天空部分形成了大的亮度差異。此時,漸變鏡的作用得以彰顯。

某些時段天空與地面的光差會很大,可以達到17EV,甚至更大。然而相機的感光組件寬容度好的也只能達到大約9-10EV左右。在這種情況下,天空和地面不可能做到同時曝光準確。這時,利用漸變鏡(GND濾鏡)平衡光比,將減光的部分朝上,降低天空的曝光,而且由於濾鏡時逐漸變暗,這樣壓暗的效果有了自然的過度,不會使拍出的圖像顯得生硬。透明的部分則對地面沒有影響,從而使相機可以同時記錄到天空和地面的細節。判斷一塊漸變鏡的品質高低,逆光條件下的表現具有很重要的參考價值。同時,是否能做到色彩的真實還原也是衡量漸變鏡品質的重要指標。

漫談濾鏡與風光攝影——史上最詳盡濾鏡用法

漸變鏡(GND濾鏡)大體分為:軟件變鏡、硬漸變鏡和反向漸變鏡。

軟漸變鏡:全透明部分與中灰部分的邊界過度比較緩和,適合拍攝大多數風光場景,比如城市風光。因為在風光攝影中,大多數場景的光比交界的過度是不明顯的。

硬漸變鏡:全透明部分與中灰部分的邊界較為平直和分明,更適合拍攝如平整的海平面,或者平整的地平線之類的場景。

反向漸變鏡:顧名思義,它與上邊的兩種漸變鏡的中灰部分存在方向上的差別。反向漸變鏡的透明部分和中灰部分的交界處附近區域減光最多,並向上逐漸減弱。更適合日出、日落時分,太陽位於地平線或者海平面的場景。這個時候可以充分壓暗強烈的太陽光線,起到平衡光比的作用

漸變鏡(GND濾鏡)同樣存在檔位之分,其檔位的區分以及標註方式與減光鏡(ND濾鏡)類似,相關內容可參考減光鏡(ND濾鏡)的檔位及標註方式等相關知識。這裡提醒大家注意的是:

無論使用哪種類型的漸變鏡(GND濾鏡),要時刻注意調整鏡片的高低,這一點很關鍵!調整的準確與否意味著我們想要壓暗的畫面部分。這時,方形插片式濾鏡系統就顯得靈活很多!它可以根據實際拍攝的場景,在濾鏡支架的鏡片卡槽中靈活的上下調整高度,而圓形漸變鏡此時則顯得沒那麼方便、靈活。

下面給大家詳解漸變鏡的具體應用。分別選擇了日出後和日落前的兩個大光比的典型時段,採用廣角大場景的俯拍視角,來展現城市風光的獨特魅力。

漫談濾鏡與風光攝影——史上最詳盡濾鏡用法

Canon 5D III EF16-35mm f/4L IS USM鏡頭

f/11.0 1/80S ISO200

上邊的場景是清晨的珠江新城及周邊的情況。可以看出,天空和地面存在巨大的光比,使得天空過曝,雲層完全失去細節,而地面的一些房屋建築和樹叢則存在欠曝現象。

此時,我選擇加裝Kase的方形插片式軟件變鏡(GND1.2),即四檔軟件變鏡來平衡大光比(這也是我最常用的一檔漸變鏡)。這裡還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在調整漸變鏡高低時,建議通過光學取景器實時觀察和感受調整漸變鏡所產生的效果,這樣能夠避免相機本身自動測光所帶來的反饋誤差,從而達到你想要的調整效果。這裡我將漸變鏡的分界大致調整到地標建築小蠻腰(廣州塔)的腰部,這樣不完全遮蓋天空,給地面和天空之間留有一些空間是我通常的做法。這樣做,既起到壓暗天空的作用,又使得地面和天空之間的過度顯得比較自然。下邊的作品就是加裝了GND1.2軟件變鏡後所拍攝的,加上簡單的後期,其效果很明顯。天空的雲層細節完全體現出來,層次感和立體感凸顯,地面的景物也不再如之前的欠曝,整體的光比得到了很好的平衡。同時,作品的整體色彩也更加飽滿。

漫談濾鏡與風光攝影——史上最詳盡濾鏡用法

漫談濾鏡與風光攝影——史上最詳盡濾鏡用法

Canon 5D III EF16-35mm f/4L IS USM鏡頭

f/11.0 1/20S ISO200

日落時分同樣是使用漸變鏡的好時機。落日的餘暉相比較白天的光線就柔和很多,所以,我會選擇較低檔位的漸變鏡。比如:GND0.6或GND0.9

下邊這幅作品,我選擇了軟件變鏡GND0.9。同時,在濾鏡支架上疊加了一塊偏振鏡(CPL濾鏡)。因此,不但平衡了光比,使得天空的藍色和暮光的橘黃色都更加飽滿,形成鮮明的冷暖撞色。還使用了5S的長曝光,使得珠江遊輪和車燈都有了流動效果。湛藍的天空與暮光碰撞下的背景,獵德大橋好似浮出水面的精緻貝殼!而車流劃出的光軌又恰似金色絲帶般穿於其間。彩色的小蠻腰,東西塔,珠江遊輪……五彩寶石般散落各處,共同妝點出一座《暮光之城》。有的時候,對一座城市事物的美好想象,也體現了攝影師的人文情懷呢。

漫談濾鏡與風光攝影——史上最詳盡濾鏡用法

漫談濾鏡與風光攝影——史上最詳盡濾鏡用法

Canon 5D III EF16-35mm f/4L IS USM鏡頭

f/16.0 5S ISO100

這幅作品也可以說是濾鏡系統疊加使用的例子。當濾鏡疊加使用時,也是對濾鏡支架整體品質的重要考量。比如在疊加使用CPL時,由於CPL是需要內嵌在濾鏡支架上的,因此必須做到濾鏡支架、CPL濾鏡以及鏡頭三者之間要做到充分吻合,否則將出現圖像四周的暗角現象,這在後期幾乎是無法挽回的。方型插片濾鏡,無論是GND濾鏡還是ND濾鏡,濾鏡支架的插槽的緊實度和順暢度同樣是考驗濾鏡支架的重要指標。這些都將是選購濾鏡系統時需要靠量的要素。

總而言之,我相信那句經典的攝影經驗:美景瞬息萬變,關鍵是首先你要拍的到,然後才是拍的好。我的理解這更像是在說濾鏡。尤其是在風光攝影中,黃金時段的光線轉瞬即逝,一套高素質的濾鏡系統加上豐富的攝影經驗,可以幫助你獲得高成功率的攝影作品。而那些精彩瞬間是你在後期運用堆棧幾十上百張圖片所無法達到的。希望通過我本次對濾鏡系統的基礎知識以及在實際拍攝過程中所起的作用、使用技巧等地詳細梳理講解,能夠在攝影方面帶給你一些啟發和幫助。

攝影師:薛公博

網名:SETH XUE

亞洲專業攝影師協會(PPAC)會員

圖蟲網/全景網/海洛創意/等圖庫簽約攝影師

中國攝影師協會會員

漫談濾鏡與風光攝影——史上最詳盡濾鏡用法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圖遊九州(微信號:tuyoujiuzhou)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