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所有工作的工資都一樣,你想幹什麼?

聽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真的停頓了三分鐘,想了下自己心中的答案。

每天平均睡覺時間就算7個小時,早午晚飯時間3個小時,往返於公司與住地之間3個小時,這樣下來還剩11個小時,其中還包含8小時固定工作制。也就是說,如果再因為各種原因加班,那麼私人時間便微乎其微了。所以,佔絕對上風的工作可以直接影響到整個人生的幸福感。

再看看我們的各種求職群,從來不缺聲音。總是有人樂此不疲的分享看起來似乎更高大上的工作、有人在兩份工作之間徘徊猶豫不定、有人迷迷糊糊的好像這份工作也行那份也行沒有很喜歡也沒有很討厭。

不管是沿著專業的路走下去,還是尊從內心的聲音勇敢的去追求所愛,都有可能平步青雲,也有可能陷入荊棘。

關鍵在於你選擇加入了什麼樣的行業、為什麼樣的公司奉獻青春、追隨了什麼樣的領導。這每一環都緊緊相扣,從大環境到小元素無不深深影響著工作能否順利展開,你能否實現自己生活標準。


假如所有工作的工資都一樣,你想幹什麼?

好工作:具備顯著提高你個人價值的能力

工作的本質,是把我們的單位時間最大商業化。因此,花同樣的時間精力,從事能升值的工作才是要務。在這個標準下,來思考哪些因素不屬於能提升你價值的。

比如公司是否是行業領先者,具備領先的技術實力、管理水平、產品品質?帶你的老闆牛不牛?

是不是可以學習到行業內最專業的工作方法?

是不是能接觸到最一流的技術?

能不能參與創新性的核心項目?

有沒有牛逼的合作伙伴?

是不是業內最高作業標準?


假如所有工作的工資都一樣,你想幹什麼?

好工作:凝聚了一批簡單做事的人

經驗欠缺的年輕人如何快速判斷一家公司是不是靠譜?其實入職一個月就能基本判斷個大概:

那些兢兢業業工作、認真負責的同事是否在核心崗位上?

業績突出的同事是否得到公開表彰?

能力突出的人是否隨著年限增加獲得了超常規的回報?

那些樂於八卦、無所事事、充滿負能量的人是不是被邊緣化?

部門之間合作推進一件事情是否難於上青天?

流程審批性的工作已經佔據了日常工作內容的接近一半?

來自用戶對公司產品的合理建議是否能得到反饋?

一個獎懲混亂、士氣渙散、整體氛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公司,走下坡路是早晚的事情。

這樣的工作具有非常大的危險性,會不知不覺間瓦解掉一個人的所有鬥志。年輕人進入這樣的公司極易被同化,畢竟人都是有惰性的。

你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就跟什麼樣的人在一起。


假如所有工作的工資都一樣,你想幹什麼?

從第一份工作開始,學會判斷行業大勢

大概在五年前的時候,我面臨著一次換工作的機會,當時給我最高薪酬的offer,是一家做電視購物的公司。

但是我最終沒有去,因為我考慮到電視購物是一個夕陽行業。中國的確是進入了老齡化社會,但要注意的是,下一波步入老齡化的是我們這樣的人。

我們這樣的人還會相信電視購物嗎?並不會。所以這個行業終究會面臨轉型或者升級換代,或者直接被淘汰。這都非常非常有可能發生。

我剛才搜索了一下,這家公司現在已經沒有任何新聞了,最後的新聞停留在2012年。也許這個公司已經關閉了。

那我當時的選擇進入互聯網行業,從目前來看就是一次對的選擇。


假如所有工作的工資都一樣,你想幹什麼?

要特別關注公司業績是否在穩定的提升

上市公司的話,近幾個季度的財報就能夠看出來了,如果是非上市公司的話主要是看它的產品銷售情況。

很多同學會認為自己是否升職加薪,取決於自己跟主管的關係,這樣想問題很容易遇到意料之外的結局。

最根本的原因是這家公司有沒有這個空間給大家升職加薪。

我曾經在一家公司一共呆了一年半的時間,我是那個部門表現最好的一個員工。

在這個一年半的時間裡我得到三次公司級表揚,但是我加起來的工資漲幅一共就是五百塊錢……

公司、部門、主管,都很認可我,但其實他沒有能力去回報你了,因為整個公司的業績是不斷在下滑。

當公司業績下滑的時候,剛執行一年的很多福利,什麼下午茶、年假、不打卡、調休,全部取消了。這是親身經歷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