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川:「扶貧車間」實現貧困羣衆家門口就業

张家川:“扶贫车间”实现贫困群众家门口就业

什麼樣的就業扶貧能兼顧田間的勞作和工廠車間的工作,還能照顧老人和孩子呢?日前,在張家川縣閆家鄉閆家村“扶貧車間”,20多名女工正埋頭忙碌著,她們分工有序,繞線、理線、焊錫、組裝、測試,所有流程一氣呵成,成型的電子產品經過檢驗包裝將運往廣東省東莞市某電子公司。

據瞭解,閆家鄉“扶貧車間”,由閆家鄉政府與甘肅清麥慧谷科技創新有限公司經過協商,雙方協議:公司提供機械設備、鄉政府解決辦公場地和生產廠房,主要從事電子產品加工安裝。目前,該車間100平方米和50平方米的車間主體鋼構已安裝完成,已建成55平方米的倉庫和60平方米的實訓基地,已安裝繞線機30臺、臺鉗300臺、分線機3臺、裁線機1臺、整腳機1臺及其它工具。“扶貧車間”採用即召即訓的方式,對所招募的農村務工人員進行實地培訓。

张家川:“扶贫车间”实现贫困群众家门口就业

閆家鄉“扶貧車間”負責人王江峰介紹說,車間計劃招收農村“產業工人”100名,重點吸納閆家村及周邊貧困婦女群眾,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61人(目前已全部完成實訓並陸續上崗),工資實行“底薪+計件提成+全勤獎”。前段時間,“扶貧車間”已經與廣東省東莞市某電子公司簽訂了每月20萬件(合計36萬元)的供銷合同,合同規定包銷“扶貧車間”所有的電子產品,同時將根據車間生產規模和公司生產需求逐步調整供需數量。

“現在我們村有了扶貧車間,家門口可以務工賺錢了,一個月1600元工資,家裡地裡的活不耽誤,老人、孩子也能照顧上。”8月20日參加完公司組織的實地實訓,30歲的閆家村馬素夫夜上崗工作,她一邊忙著手裡的活,一邊笑著說道。

张家川:“扶贫车间”实现贫困群众家门口就业

同閆家鄉閆家村“扶貧車間”成立相隔不到一月時間的胡川鎮祁溝村“扶貧車間”,今年7月18日揭牌運行,該車間是張家川縣首家“扶貧車間”,由張家川縣俊義實業有限公司與胡川鎮政府聯合創辦,佔地60平方米,下設手工編織和電子產品兩個子車間。車間目前有“產業工人”15名,重點吸納貧困家庭婦女從事家門口手工編織、汽車座墊、筆記本電腦排線裝配以及環衛服縫紉等生產加工,預計今後三年將帶動30戶以上貧困戶在家門後實現就業增收、穩定脫貧。

张家川:“扶贫车间”实现贫困群众家门口就业

“送崗上門、就近就業”——“扶貧車間”為廣大貧困群眾搭建了就業平臺,讓農村留守婦女在家門口變身為“產業工人”,既增加了她們的工資性收入,又解決了農村剩餘勞動力就業問題,有力激發了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信心和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