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法鈦白粉工藝在國內發展不起來,只是技術問題?

鈦白粉是目前性能最好的白色顏料,被廣泛應用於塗料、橡膠、塑料、造紙、印刷油墨等領域。其生產有兩種工藝,硫酸法和氯化法。氯化法鈦白粉生產工藝因其生產過程中環保和產品質量高,是國際公認的替代硫酸法的新一代先進技術。

氯化法鈦白粉工藝在國內發展不起來,只是技術問題?

氯化法鈦白粉工藝在國內發展不起來,只是技術問題?

目前全球氯化法鈦白粉與硫酸法鈦白粉的產能比例大約是6:4。在歐美髮達國家,氯化法的比例則更高。然而,目前在國內僅有幾家鈦白粉企業採用氯化法。為何國內鈦白粉產業沒有發展起來?

國際公認優秀工藝,國內存爭議

據瞭解,雖然在國際上已有定論,但在中國業內,到底是硫酸法好還是氯化法好,卻一直存在很大爭議。

一方觀點是主張發展氯化法淘汰硫酸法。相關專業人士指出,我國鈦白粉產業必須走氯化法道路,才有實力應對國際市場的嚴峻挑戰。原因很簡單,硫酸法的主要原料是硫酸和鈦精礦等,生產出來的產品質量低,品種單一,環境汙染嚴重。相反,氯化法的主要原料是高鈦渣和氯氣等,被稱為清潔工藝,具有生產自動化程度高、產品質量高、規模大、“三廢”排放少等諸多優勢。

另一方觀點認為氯化法對硫酸法並沒有完全的替代性。目前歐美國家在造紙、化纖、陶瓷、化妝品等行業對硫酸法生產的銳鈦型鈦白粉依然保持旺盛的需求,硫酸法鈦白粉未來依舊具有廣泛的應用途徑和市場需求,會與氯化法鈦白粉長期並存。

同時,國內的硫酸法並不會落後。因為國內企業經過努力,創造出了改良的硫酸法。該技術比原硫酸法已有很大改進,如採用酸溶性鈦渣代替鈦精礦作原料、實現了廢酸濃縮循環利用、硫磺制酸餘熱利用等,生產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還有業內人士表示,在環保方面,單純的說硫酸法汙染嚴重是誤解。硫酸法鈦白粉的主要汙染在於廢硫酸,但目前隨著廢酸回收在利用技術的推廣,廢硫量可以大幅減少。如四川龍蟒公司,其廢酸全部用於磷酸鹽的生產。而氯化法產生的氯化渣處理難度大,目前國外很多企業將氯化廢渣運到公海深海拋棄,或者埋在人煙稀少的廢棄礦井中,對環境危害更大;在原料方面,目前國內的鈦資源巖礦雖然很多,但高品質的砂礦少。

要適應氯化法工藝,還需要將鈦精礦提煉成高鈦渣。這樣一來,氯化法的生產流程就不見得短,成本不見得低。一份歐盟聯合研究中硫酸法對環境存在不同方面的隱患,並非誰更環保。氯化法能節約能源、減少廢水排放,但其廢物比硫酸法產生的廢物毒性更大。

其實在鈦白粉產品類型上,改良硫酸法也有優勢。改良硫酸法既可以生產高端產品金紅石型鈦白粉也可生產中低端產品銳鈦型鈦白粉,而氯化法僅能生產金紅石型鈦白粉。雖然也可轉化為銳鈦型,但是在轉化過程中需要增加工序,這就增加了額外成本。

雖然是發展大趨勢,關鍵技術難掌握

經過多年的技術摸索和攻關,生產工藝被逐個破解,錦州鈦業終於在2001年研製成功我國首套萬噸級氯化法鈦白粉核心裝置——氧化感應器,解決了關鍵技術難題。經過20年的努力,才逐步實現了裝置的建成投產、達產和連續運行。

目前國產氯化法裝置同國外先進水平相比,依然存在不足。一是國產氧化反應器運行週期只有3周以上,但與國外氧化反應器長達六七週期相比,尚有一定差距。二是產品質量與國外尚有一定差距,主要體現在鈦白粉的粒度和晶型控制上。表現出白度、消色力、遮蓋力。耐候性等指標有差距。三是在關鍵設備的製造上,國內製造質量尚不能與進口設備相比。四是在單體設備產能上與國外尚有差距。

加上氯化法與硫酸法工藝流程有很大的區別,前者對生產技術和裝備材質的要求非常高,而國內絕大多數企業達不到這種技術水平,同時我們並沒有自己的自主核心技術,關鍵技術又難以引進。這也是氯化法在我國未能推廣的重要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