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皮書建議國家中心城市「擴編」,哪些城市有望入選?

2018年9月25日,由鄭州師範學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佈的《國家中心城市藍皮書: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報告(2018)》指出,未來,中國應充分考慮國土空間安全的戰略需要以及區域的均衡性和定位的差異化,依據一定的標準條件,

適時增添國家中心城市的新成員,共同承載國家戰略性資源的配置和承擔更多的國家戰略職能。

同時,加強各個國家中心城市之間的聯動發展,以推動國家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最終形成一個佈局合理的國家中心城市網絡體系和多元化的國家中心職能承載體系。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瞭解到,目前全國有9個被明確定位的國家中心城市來看,東西軸向佈局了上海、武漢、重慶、成都、西安等城市,南北軸向佈局了北京、天津、鄭州、廣州等城市。這一佈局體現了重點與一般、沿海與內陸、東中西部適度均衡協調的原則,兼顧我國東西南北各個板塊的發展利益。

但是,上述藍皮書指出,從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區域發展不平衡、城鎮體系不盡合理的現實國情出發,站在新時代國際國內兩個大局融合的角度考量,現有的國家中心城市無論在量還是質上都很難滿足國家戰略安全需要。

上述藍皮書指出,需要儘快制定國家中心城市建設標準及指導意見,明確主體責任,嚴格考核機制。為避免無序、低效甚至惡性競爭,有關部門應儘快制定國家中心城市建設標準及指導意見,建立科學有效的評估機制和清晰明確的量化指標,同時明確主體職責,加強社會監督,確保國家中心城市評審過程的公平性;並對達不到標準要求的城市實行動態調整。

同時建設國家中心城市,需要合理佈局,做好頂層設計,體現國家長遠意圖,避免爭戴“國家”帽子,造成遍地開花。促進區域之間均衡發展,實現區域公平;提高資源空間配置效率,促進整體經濟的快速增長,這是區域政策的兩大目標。國家中心城市佈局也應積極遵循均衡目標和效率目標,統籌規劃,嚴控數量,科學佈局,明確各個國家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和發展方向。

另外,要嚴控土地供應,防止借“國家”名義圈地炒作房地產,同時重視房地產企業在國家中心城市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和歷史責任。國家中心城市的開發建設中要謹防建設用地過快增長,避免因圈地、炒地造成的地價和房價非合理上漲,應注重提升城市建設用地使用效率,嚴控土地供應,防止房地產炒作,同時進一步深化土地市場改革,建立健全完整統一的土地市場,完善土地市場供給機制,並加強監管,發揮好房地產企業在國家中心城市建設中的積極作用。

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瞭解,目前大批城市正在爭取列入國家中心城市。目前,瀋陽、南京、長沙、杭州、青島、廈門等城市都在積極申請加入國家中心城市的行列,各大城市間競爭激烈。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