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晴圆缺都休说 且喜人间好时节

中秋之夜

圆圆的月亮爬上柳梢

思念的夜晚渐渐变长

无论时空

同一轮明月拂照你我

欢庆的假日礼乐共享

阴晴圆缺都休说 且喜人间好时节

这个中秋小长假,我们的各路记者奔走在各个场景里,礼赞农民,关注游客,尽情拥抱这个幸福的新时代;

我们捕捉人们在楼市、车市、超市、书店的真实“微表情”,也挖掘网约车、重要交通节点等值得考量的节日“微数据”,只为传递需求升级的最新“脉动”,助您乐享“人间好时节”。

阴晴圆缺都休说 且喜人间好时节

(《新华日报》2018年9月25日5版截图)

阴晴圆缺都休说 且喜人间好时节

中秋旅游,两大亮点炫目

中秋小长假期间,江苏各地众多蕴含传统文化的民俗特色活动、以“丰收节”为灵魂的乡村旅游活动层出不穷,成为这一季假日旅游的“王牌”,绘就一幅绚丽缤纷的中秋节日旅游盛景。

24日,在南京牛首山文化旅游区佛顶宫,来自盐城的游客李聪体验了祈福牌书写、供灯、献花等文化项目,为自己和家人许下最美好的愿望。他告诉记者,现在各种景点看多了,还是更喜欢这种有传统文化魅力的旅游项目。

在常州淹城,由“奄王”带领“群臣”一起登坛祭月神,还原了古代民俗;作为2018海峡两岸(昆山)中秋灯会的主会场,游客在周庄可以欣赏到美轮美奂的灯光秀,了解到“莼鲈之思”“南湖秋月”“沈万三远航归来”“万三粮仓丰收”等故事;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内,“状元巡游”“为国选贤”“科举赶考”等情景表演,让游客直观感受到当年的科举图景。

小长假期间,首届江苏泰州·兴化碧水东罗农民丰收节拉开帷幕,全村男女老少身着节日盛装,载歌载舞庆丰收。南京游客张之非一家来到这里,欣赏了原汁原味的劳动号子和高难度的舞龙表演。扬州邗江瓜洲观音岛风景区举行了直升机救援演练,数百名游客现场目睹飞机降落,还有很多游客乘游艇游览长江边上的芦苇荡水上故道,观赏湿地公园的野鸭嬉戏、白鹭飞舞…… 本报记者 付 奇

阴晴圆缺都休说 且喜人间好时节

欢庆丰收,更要礼赞农民

22日至23日,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省级主场活动在江阴市华西村举行。320人的广场舞、100人的腰鼓表演,呈现出丰收的喜悦和节日的喜庆;留青竹刻、制秤技艺、纸马、剪纸、麦秆画、珠绣、古琴制作等诸多非遗农事项目,展示出悠久的农耕历史和文化。

21日上午,庆祝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暨徐州品牌农业口碑榜颁奖仪式在贾汪区马庄村神农广场举行,100余种徐州特色农产品成了当天的明星,70多斤的冬瓜巨无霸、2米多长形如美人的睢宁白莲藕、价格不菲的七彩银杏湖稻米……吸引着“长枪短炮”的聚焦。

在丰收节江苏专场活动暨第十四届中国·南京农业嘉年华主会场的丰收畅想馆里,集中展示了全市农民欢庆丰收节的创意作品。在六合农民画展台前,一幅长约9米、宽约1米的《欢庆丰收》画作吸引了许多游客的目光。这幅画由六合冶山的9位农民画家历时一个多月创作完成,六合农民画艺术中心负责人胡斌指着画中一处反映收割的场景说:“画面显示农业机械比农民还多,现在农民种田的条件好了,再也不用整日面朝黄土背朝天,我们想反映的就是中国农民和农村日新月异的变化。” 本报记者 吴 琼

阴晴圆缺都休说 且喜人间好时节阴晴圆缺都休说 且喜人间好时节

【中秋·微表情】

餐饮:“亲子餐厅”受追捧

23日晚7点,在南京河西大型购物中心金鹰世界,几乎家家餐厅爆满。金鹰世界的小厨娘餐厅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餐饮市场整体情况依然以大众消费为主,价格亲民了,人气上来了,中秋节,大包厢、大桌消费人气直升。

阴晴圆缺都休说 且喜人间好时节

除了团圆宴,记者走访发现,“亲子餐厅”颇受年轻人追捧,幼教和餐饮的跨界融合成为今年中秋消费市场的一道风景。走进亲子餐厅粒粒堡,远远就听到孩子们欢快的笑声。只见餐厅中一派惬意景象,一边是年轻父母们在轻松地吃饭聊天,一边是孩子们在愉快地游戏。餐厅宽敞明亮,餐厅里有蹦蹦床、互动海洋球、变脸墙、迷你厨房等8个游乐区,孩子们玩耍的画面实时出现在监控电视上,而餐厅中有多名服务员帮忙看护孩子。 本报记者 许海燕

楼市:优质项目受关注

24日上午,在南京浦口区汤泉镇一家别墅楼盘仁恒凤凰山居的售楼处,挤满了前来看房的市民。销售杨杞宁忙得脚不沾地,“仁恒在南京认可度高,这个项目在老山脚下,容积率只有0.7,今天跟我约的客户太多,估计我午饭都不一定吃得上。”

阴晴圆缺都休说 且喜人间好时节

不过,南京楼市中秋期间冷热不均现象较为严重,一些住宅打折、优惠、抢客等手段重出江湖,甚至出现了最低首付一成的消息。二手房市场中秋期间也表现平淡,奥体周边一家二手房中介小张告诉记者,“中秋期间店里一单生意都没成。”

南林大城市与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孟祥远表示,目前南京楼市确实在降温,日光盘越来越少,理性声音正成为市场主流。

本报记者 许海燕

车市:价钱谈好直接买

23日,记者沿南京地铁三号线从大明路到柳洲东路两处4S店富集区探访多家4S店,感受到假日期间市民买车看车气氛热烈。

“我上个月就来看了一次,中秋放假正好时间充裕,就带着老婆孩子再来体验一下,价钱谈好就直接买了。”在南京工作的东北人张海峰说。

阴晴圆缺都休说 且喜人间好时节

“您现在看的这款标配版灰色卡罗拉市面售价13.38万元,现在购买不仅直接优惠1.5万元,还将为您升级大屏导航、座椅等服务。”南京浦口冠松丰田4S店工作人员热情介绍道,恰逢中秋佳节,店内还设有报名礼、到店礼、砸金蛋礼等诸多赠礼活动。

“今天到目前为止,店里已经成交了12笔订单,卖得最好的仍是卡罗拉。”下午3点,值班负责人袁九陆看着销售单喜出望外地告诉记者。 本报记者 王建朋

超市:品牌月饼价亲民

中秋小长假3天,苏果超市各大门店只能用“熙熙攘攘”来形容。

“除了月饼、大闸蟹等时令商品集中上市之外,门店还推出了200支商品低价风暴、月饼DIY等多元化营销和线上活动为节日市场造势。”苏果总经理陈兵说,中秋消费迎来高峰,同比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其中食品类、生鲜类是增长最大的品类。

阴晴圆缺都休说 且喜人间好时节

24日,记者走访苏果超市石门坎门店时看到,店内主通道位置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月饼礼盒、糕点礼盒、酒水礼盒、牛奶礼盒等。据介绍,今年除了引入美心、杏花楼、华美、广州酒家、五芳斋等品牌月饼,还新引入星巴克、小猪佩奇等品牌以及“好时”跨界推出的月饼,种类超过500个。值得一提的是,上千元的奢华月饼礼盒今年不见了踪影,超市月饼价格从50-300元不等,很是亲民。本报记者 宋晓华

书店:“文化中秋”分外火

22日,记者来到位于南京市湖南路上的凤凰国际书城发现,假日第一天选择在充满文化气息的书店通过看书静享悠悠时光的人还真不少。92岁市民郑心岩告诉记者,他自从退休以后就成了这家书店的常客,隔三差五就来店里看书,一年下来能看100多本。

凤凰国际书城艺术总监张弛向记者介绍,本月28日书城将迎来10周年店庆,现在又正逢中秋节假期,因此会举办多场文化活动丰富市民朋友的假日文化生活,书城旗下的凤凰云书坊24小时书店今天更是“宾朋满座”,光三场读书会就吸引了150多人。

阴晴圆缺都休说 且喜人间好时节

走进二楼云书坊,记者看到最后一场畅销书作家朱沐的新书签售会正接近尾声。一位读者向记者透露,自己本来准备乘高铁回老家过节,在微信上看到这个活动很激动,果断从南京站下车赶来,打算签完书再回家。 本报记者 王建朋

阴晴圆缺都休说 且喜人间好时节阴晴圆缺都休说 且喜人间好时节

【中秋·微数据】

网约车司机一天工作10小时

23日早晨7点,网约车司机薛凯走出家门,开始繁忙的一天。24日,中秋节中午,记者再次联系薛凯的时候,他说,“昨天跑了30单,流水共560元,忙到凌晨。”

网约车司机卞正莲,23日下午2点,在夫子庙景区接送一位去禄口机场的乘客。送达目的地离开后,发现乘客的苹果手机遗留在车上,赶忙返回,在机场送客平台找到了焦急的失主。“他给了10元红包奖励,说明对我的服务满意。”卞正莲在说这件事时,十分欣慰。

薛凯所属单位南京卓迅汽车租赁有限公司负责人殷浩介绍,中秋假期在线参与营运的网约车总数为807台,占全公司车辆存量总数的83%,23日参与营运的车辆在线时长平均为10.8小时,计费时长平均为4.52小时,营运累计流水为382804.65元,参与营运的单车平均流水为474.3元。投诉总数为16起,占到全部营运车辆的1.98%。 本报记者 梅剑飞

苏通大桥车流量超过11万

22日早晨,苏通大桥车辆通行有序。10时起,受假期出行影响,车流量出现小幅增长。省高速公路交通运输执法总队沿江支队副支队长卞学均介绍,苏通大桥22日总流量达11.3万。

这3天,沿江支队第一大队每天有10人次在路面疏堵保畅,大家忙起来几乎没有停息的时间,饿了,只能狼吞虎咽吃点泡面。

“今年中秋假期天气很好,有利于车辆行驶。”省高速公路交通运输执法总队沿江支队一大队中队长朱晓熠说,出现阶段性车辆排队、缓行情况在所难免,在容易发生碰擦事故路段,有专人长时间守在那里。

24日下午,随着返程高峰时刻的到来,苏通大桥车流量开始缓慢增加。

这3天,全省高速公路部门每天出动人员都在1万人次以上,全省高速公路通行状况良好。 本报记者 梅剑飞

阴晴圆缺都休说 且喜人间好时节

新华时评

盘点今年的中秋小长假,文化消费、绿色消费、定制消费方兴未艾,以消费模式升级和消费理念的日益成熟奉上一轮消费盛宴,为发展注入源源动力。

节日离不开美食相伴。就拿月饼来说,除了传统月饼外,市面上还出现了适合中老年人的无糖、低脂月饼,受年轻人欢迎的巧克力奶酪、红酒樱桃等“洋口味”月饼和海鲜月饼。业界抓住消费者吃出时尚、吃出感觉、吃出个性的需求,让月饼印象标签从“不健康”变为“时尚轻食”,完成了传统食品的“华丽转身”。石家庄市一家电器商场抓住“金九银十”结婚高峰期契机,在中秋小长假期间变身“爱情博物院”,每个楼层设置主题、打造场景,赋予电器销售趣味性和情感诉求,获得“准新人”们好评。一块月饼,一家商场,种种变化和创意体现出供给侧改革对激发潜在消费需求的重要意义——在看似日渐式微的传统消费领域,只要抓住消费者心理,围绕个性化、品质化进行创新升级,就很可能迎来发展转机。

新的消费热点,是践行供给侧改革理念的“T型台”。苏州市外来人口众多,不少人中秋小长假期间无法赶回家团圆,便快递海鲜、大闸蟹回去为家人“加餐”。“盒马鲜生”等新零售企业紧贴消费者需求,将海鲜生产、销售、物流相衔接,开辟新的节日送礼方式。南京森林音乐节以庞大的演出阵容、丰富的表演形式受到市民追捧,成为中秋节期间的一桩文化盛事。此外,个性定制游的火爆、手工陶艺店的兴旺、体育锻炼课的热销、动漫嘉年华的繁荣,都体现着追求体验、追求文化、追求健康的新消费风尚,揭示出供给侧改革对扩大、优化市场的巨大作用。

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它既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也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直接体现。2017年我国的恩格尔系数首次降到30%以下,消费需求从“温饱型”向“品质型”跃升,更加注重商品质量,更加注重品牌美誉度,更加注重消费体验和精神愉悦,更加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更加注重文明进步和环境保护。这一嬗变在今年的中秋经济中同样得到了体现。将目光更多地投向老百姓的实际需求,发力供给侧改革,拉好“三驾马车”中的“消费”号,这是今年中秋节经济给我们的一个启示。 袁 媛

统筹:杭春燕

阴晴圆缺都休说 且喜人间好时节

新华日报社全媒体经济新闻部出品

欢迎加入我们的“369伙伴群”,

投资、理财、点题、发问……

qq群号209575056

欢迎转发 转发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