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時代,李開復給爸爸媽媽們的建議

過去幾年間,人工智能熱潮在中國各地掀起,從科技界、商界、各級政府機關,再到各行各業,甚至在基礎教育階段的孩子們都在瞭解和學習人工智能的相關知識。

人工智能時代,李開復給爸爸媽媽們的建議


一年前的人機大戰2.0,圍棋世界第一柯潔敗北,進一步引發了國人對人工智能的思考和討論。人工智能科學家李開復將其稱作中國的“斯普特尼克”時刻。

人工智能時代,李開復給爸爸媽媽們的建議


一年後,面對人工智能概念帶來的利好與現實,站在人類社會分岔路口的我們,找到了真正的答案麼?

人工智能時代,李開復給爸爸媽媽們的建議


日前,創新工場CEO李開復博士新書《AI·未來》全球正式同步發售,對於未來世界,李開復為大家描繪了人工智能潛在的樣貌及形態、未來AI對社會的影響和人們的發展策略。

人工智能時代,李開復給爸爸媽媽們的建議


人工智能的發展,各國科技領域的巨頭對此看法不一。科幻電影中呈現的情節,更符合“廣義人工智能”的概念,具備與人類相似、甚至更加強大的能力與技能,比如邏輯推理、跨領域思維、創造力,甚至擁有自我意識、情緒。但就現實情況來看,當下的AI技術水平要發展到這一階段還有一段距離。“實際上,人類社會在機器人和機械學方面取得的進展,比人工智能軟件慢。機器人仍然非常笨拙,看看機器人拿鉛筆的樣子,你就會懂我的意思。”

不過根據目前AI技術的演進,仍大致可以分為:互聯網智能化(Internet AI)、商業智能化(Business AI)、實體世界智能化(Perception AI)以及自主智能化(Autonomous AI)。可以說每一波人工智能的發展潮流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動或顛覆不同的產業、領域,讓AI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更加息息相關。

人工智能時代,李開復給爸爸媽媽們的建議


基於AI技術的發展水平以及合理預期,李開復認為未來15年內,人工智能和自動化將具備取代40%~50%工作崗位的技術水平。可能存在的替換方式包括:直接一對一替換,即一個崗位由一套人工智能設備取代;人工智能可完成部分工作,總工作量減少導致工作崗位減少;打破行業傳統模式,有人工智能、應用程序徹底取代行業標準。

人工智能時代,李開復給爸爸媽媽們的建議


而以下的工作和場景,很有可能將不復“人工”,被“智能”所取代:

人工智能時代,李開復給爸爸媽媽們的建議


不需與人進行大量面對面交流的工作,如貨物分揀、元件裝配、數據輸入;相對簡單的數據分類,或短暫思考即可識別的工作,如名片篩選、作業打分、文件歸檔;擁有固定對話內容的互動,如客服、電話營銷;重複性且可在相同、相似場景完成的工作,如洗碗工、縫紉工、生產線裝配。

AI的存在可以大幅提升效率,節省成本,因此也不得不讓人產生疑問,人類的職業生涯會就此終結麼?為此,李開復給出了自己的答案:“我們需要了解在可見的未來裡,人工智能做不到什麼。”

人工智能時代,李開復給爸爸媽媽們的建議


李開復坦言,由於人工智能不擅長提出新概念,也不具備人類的情商和心理變化,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對於“人性化任務”還不足以應對,“這是一個機會,可以使人們的工作更多樣化、不再那麼單調。我們應該具有戰略性思維,以人工智能無法取代的工作為目標,致力於終身學習,更新技能,瞭解新趨勢,尋找新機遇。”他認為以下這幾類工作難以被AI取代:

創意性工作,如劇本作家、醫學研究員、人工智能科學家、公關專家;高靈敏性工作,如脊椎按摩師、飛機機械師、口腔外科醫生。複雜性或是戰略性工作,如談判專家、併購專家、CEO。毫無疑問,這些工作都有一個共性——需要與人打交道,發揮人性當中的特質。

人工智能時代,李開復給爸爸媽媽們的建議


李開復表示,人工智能沒有感情,用人工智能取代重複性的工作,可以使人類從傳統勞動中解放出來,創造更多有愛、有創意、有人情味的崗位,這才是符合人類繁衍規律的可持續性選擇。

“概念火了會被玩兒壞。” 作為人工智能領域的前沿人物,李開復感嘆道。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發展,人工智能確實已從誕生步入了實幹階段,迎來了“深度學習”的重大技術突破,得以幫助人們解決現實世界中遇到的大量棘手問題。但與此同時,AI熱潮也催生了一大批公司、團隊進行概念包裝,估值虛高,反而沒有真正的技術成果。

人工智能時代,李開復給爸爸媽媽們的建議


而除了對人工智能未來的預期、發展現狀的分析,李開復也給身處這一時代的爸爸媽媽們支招,給予他們一些教育孩子的建議:

1、 幫助孩子找到真正熱愛的事情,個人的激情、動機與未來取得的成就高度相關。做一件為之滿懷激情的事情,最有可能幫助孩子建立長期習慣、甚至轉為職業,享受充實的人生。

人工智能時代,李開復給爸爸媽媽們的建議


2、鼓勵孩子鍛鍊人工智能不擅長的素質、能力:戰略思維、獨立自學新技能、培養創造力、提升個人靈敏度以及樹立同理心。如果孩子在某些領域有潛力,比如創業、科學發現、信息技術等,鼓勵他們繼續深入,務必儘早開始。

3、對孩子而言,擁有高情商非常重要,因為這是人工智能先天缺乏的。學會同情和真誠地關心他人,鍛鍊溝通、說服以及團隊協作能力。

4、對年幼的孩子們而言,培養批判性思維和創造力,遠比職業選擇更重要;父母應該鼓勵孩子們的好奇心,鼓勵他們對問題追求更深刻的理解,比如多問“為什麼”“為什麼不”。對年齡大一點的孩子,不僅需要考慮職業選擇,更重要的是,幫助他們分辨哪些工作、職業可能被取代。

人工智能時代,李開復給爸爸媽媽們的建議


5、作為父母,花更多的時間與孩子交流十分重要;當下的教育系統與人工智能時代仍有無法接軌的部分,改進也需很長時間。因此,不僅要幫助孩子獲取最新信息,還要建立更親密的親子關係,讓孩子充分信任你的判斷和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