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鹵家汪小海:新青年死磕老傳統,創新不忘本,傳承不守舊

“在我看來,熟食這個行業近30年來的升級迭代非常緩慢,過去掙錢太容易了,年輕人從事的不多,行業缺乏活力,我希望能做點不一樣的事情,也算沒白折騰一場”汪小海說。

鮮滷家汪小海:新青年死磕老傳統,創新不忘本,傳承不守舊

鮮滷家創始人-汪小海

■8年連續創業經歷, 互聯網跨界創業賣滷肉的初心

小學三年級汪小海家裡有了第一臺大白殼的電腦,那時的他開始對計算機產生了興趣,初中時他沉迷過2年網遊,高中時的他在雜誌上看到了泡泡網李想高中輟學創業的經歷後,像被洗腦了一樣,他下決心要成為一位可以影響互聯網的企業家,但誰也沒想到,作為互聯網原著民的他,能跨到傳統行業賣滷肉,這種轉變出乎意料又挺有意思,也許這就是創業者的世界,難以捉摸,雷厲風行。

汪小海最先思考食品行業是上大三那年,他在新聞上看到染色饅頭事件,對他觸動非常大,他說自己從小就有點“憤青”,覺得食品行業怎麼可以這麼搞,太沒有良知了,那時他打算去做窩窩頭的粗糧麵食連鎖店,但親朋師友們都不太支持理解,也就不了了之。

從08年到15年,汪小海一直在互聯網行業創業,大大小小做了很多項目,有成有敗,2014年那會,互聯網創業熱潮,在這個過程中他看見很多創業,剛有個想法就要幹掉BAT,太浮躁了,汪小海一直認為,一群人都在瘋狂追逐的往往沒什麼好事,一個饅頭大家搶,誰也吃不飽,英雄就那幾個,更多的是屍橫遍野,他個人不太喜歡去人多的領域參與競爭,浪費資源且價值不大,不如做點不一樣的事情,真正的金礦很可能在無人區裡,不如去闖一闖,試一試。

2015年7月,汪小海離開了互聯網行業,打算做點跟飲食相關的事,具體做什麼也沒想好,反正他就是感覺心裡憋著想法不去做很不舒服,也怕留下什麼遺憾,當時他考慮過做捲餅類快餐,他對小時候學校門口的捲餅攤的味道記憶比較深,但這是小品類,做不大,他也考慮過做年輕化的周黑鴨,像叫*鴨子一樣,做的高逼格無節操一點,但光靠營銷解決不了品牌長期生存的本質。汪小海經過很長的思考,最後決定做滷豬蹄,餐桌美食,市場比較大 ,滿大街的熟食店,品牌很少,而且熟食又是食品安全的重災區,覺得做好了讓更多人吃上放心食品,挺有成就感的,對他來講,成就感比賺錢會更有幸福感,他認為事做好了,賺錢是自然而然的事,太過於重視利益,往往做不成什麼大事”

“事情可以不做,但不掙一分昧心的錢,年輕人做事要有年輕人的態度,我們的投資人楊向陽先生也告勉團隊:君子迎風站,餓死不做賊”汪小海說。

鮮滷家汪小海:新青年死磕老傳統,創新不忘本,傳承不守舊

鮮滷家2015年開的第一家7平米小店

■從7平米小店到百畝工廠,再到千萬級融資,熱愛才能讓事業更長久

汪小海離職後,湊了十幾萬元,他說服了2個合夥人一起做這件事,花了2個多月的時間,他們全國到處品嚐知名滷味,去培訓機構學習,去找滷菜師傅請教技術,但最終也沒學到靠譜的技術。汪小海覺得知名滷味店名氣雖然大但味道並不令他滿意,滷味培訓機構都是在教學生如何使用添加劑,如何“變廢為寶”,與他們的創業初心不符,後經朋友介紹,找到一位滷味技藝相當好的老師傅,這位老師傅做三十多年滷味了,而且味道絕對是他們一路吃過最好的,沒有之一,汪小海的誠意打動了師傅,願意將手藝教授給他們,鮮滷家這顆種子從此發芽了。

2015年10月,鮮滷家團隊的第一家7平米的小店在石家莊的一條老舊街道開業,汪小海考慮到店鋪試錯成本太高,大城市不適合啟動這事,他們當時只賣豬蹄和肘子兩款產品,產品新鮮熱乎,全是天然香料滷製,不含任何香精色素防腐劑,堅持傳統的工藝,老人小孩孕婦都可以放心食用,產品得到了顧客的認可,每天能賣兩三千,回頭客特別多,從這時起,汪小海開始了構想鮮滷家品牌全國拓張的道路,一條有別於現有行業的創新之路

2015年鮮滷家完成種子輪和天使輪2輪融資,2017年10月,鮮滷家完成了近千萬的PRE-A輪融資,今年鮮滷家佔地百畝產能覆蓋全國1000家店的戰略合作工廠已投產,將傳統工藝標椎化升級,保持口味的基礎上,讓產品品質更加穩定,效率更加精益,為全國開店提供支持。一路上,汪小海認為他們這群外行人為無知交了很多學費,同時也用外行人的思維解決了很多行業面臨的問題,汪小海現在剛剛覺得他們這群小屁孩總算入門了。

3年的時間裡,鮮滷家團隊不斷苦思冥想,不斷迭代升級,他說自己毫不客氣的講,在整個餐桌滷味的新品牌中,鮮滷家是紮根最深的,沉澱最久的,認知最超前的。鮮滷家每年投入數百萬在產品研發,供應鏈建設及模式驗證上,在汪小海的理念裡,產品永遠是半成品,服務永遠不夠完美,未來的路還很長,他們要做走的最遠的那個。

“三根鴨脖都上市了,市值均超百億,餐桌滷味的市場並不比休閒小,社區消費場景日益完善,社區小店也會隨之繁榮,佔領下一個連鎖高地”汪小海說道。

鮮滷家汪小海:新青年死磕老傳統,創新不忘本,傳承不守舊

鮮滷家銷售火爆的店面

■單店單人日銷萬元,餐桌美食新零售,坪效pk麥當勞

汪小海說鮮滷家不是餐飲服務,屬於零售業,因為鮮滷家沒有前廳和後廚,沒有制餐,等餐,就餐等環節,產品即買即走,服務非常簡單,單人即可經營,店鋪的面積從20平米到60平米均可,平均40元的客單價,單店每天只需七八十單,就能達到年銷百萬的營業額,店雖小,坪效卻可以媲美麥當勞,

鮮滷家目前有40餘種特色熟食滷味,店面以社區店為主,避免了商業街,步行街等高房租地方,產品主要受眾是30歲左右的“新成立”家庭用戶,汪小海認為這部分客群對產品品質非常重視,吃的放心對他們是第一位的,社區顧客群相對穩定,剛需高頻,現在人們生活節奏快,一方面沒時間逛超市,一方面不會下廚,鮮滷家的服務優勢會比超市更便捷,比生鮮店更專業,未來更像一個社區的配套設施,服務人們家庭一日三餐,便捷,美味,安心,提升人民的生活品質。

鮮滷家汪小海:新青年死磕老傳統,創新不忘本,傳承不守舊

顧客排隊購買產品

■未來全球希望能看到鮮滷家“中國特產”的身影

汪小海說自己離職創業開店時,幾乎所有人都不理解他 ,父母也不理解他,自己也質疑過很久,但他的內心始終有個念頭在不斷的提醒著自己,要做一個世界級的中國品牌,他希望未來中餐國際化的道路上,鮮滷家可以是其中一份子,向世界輸出中國的飲食文化,教全世界人吃中國的醬滷美食,可能需要二三十年,汪小海堅信這個路徑就在那裡,追尋他自己的內心,一步一步去做就好。

“熟食行業其實門檻非常高,從食材、生產、物流、店面等各個環節,門門道道的太多了,沒個三五年入門都難,鮮滷家的初心是踏實做個品牌,有真真正正的價值,有長久的生命力,不能曇花一現”汪小海說道。

鮮滷家汪小海:新青年死磕老傳統,創新不忘本,傳承不守舊

鮮滷家店面展示

■耕耘3年,開啟百城千店合夥人計劃,一個月簽約60家,共享餐桌經濟,賦能個人創業者

鮮滷家從自己滷製,到中央廚房,再到規模工廠,從單店到連鎖,一路上從零基礎一點點做起,深知熟食行業面臨的種種問題,也深刻認識到行業的高門檻,讓很多願意從事的人望而卻步。鮮滷家通過3年的積累,為普通的開店者賦能,少走彎路,確保開店成功率大大增加,從產品、營銷、品牌、選址、培訓、服務等多個環節扶持合夥人,真正做到零基礎開店創業。

鮮滷家汪小海:新青年死磕老傳統,創新不忘本,傳承不守舊

鮮滷家耕耘3年,汪小海認為鮮滷家當前只能算是個初出茅廬的小品牌,店面數量還不多,還有很多不足之處,但值得驕傲的是,他們通過不斷的店面試錯,打造了一套具有競爭力的開店成功模型,讓鮮滷家店鋪能在新老品牌林立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品牌的強大不在規模的大小,而在其強大的生存力和複製力,自今年6月份開放全國連鎖以來,目前已簽約近百家店面,未來用5-8年的時間,他們希望完成全國3000家店的目標,並開拓海外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