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坛评论:从评书看连环画的走向

连坛评论:从评书看连环画的走向

连坛评论:从评书看连环画的走向

连坛评论:从评书看连环画的走向

连坛评论:从评书看连环画的走向

评书界痛失大师单田芳,让人扼腕叹息。听评书是大多数连友的共同记忆。四大家中,我听过袁阔成的三国、刘兰芳的岳传、单老的隋唐白眉大侠和其他不完整的明英烈三国等,田连元是后来电视上听过几回书。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里,评书、电影、相声、连环画是不多的几样受到大众欢迎的娱乐方式,那时候我对每一样都兴奋盼望。上海的滑稽戏,在我们这里也很受欢迎,当然主要是听收音机。有时无聊,也陪家中老人听江南这一带流行的苏州评弹,这是另一种形式的评书。记得电视刚刚出现的时候,节目很少,就是咿咿呀呀的戏剧,好多人都乐滋滋地看上半天。

时代的发展速度超出所有人的想象。有媒体采访报道称,单老坦言当前评书的下滑和衰落,并身体力行来挽救评书事业,晚年也一直在挑选接班传承人。8岁学评书的郭德纲说全国几个说书的,他一个手都能数过来,此言不虚。不独评书,相声、戏剧包括京剧衰落的讨论早已有之。相声姜唐《虎口遐想》冯牛《小偷公司》之后也就没有经典,我再也没记住其他人相声的节目名称。戏剧同样如此,好多地方的戏台都是旅游景点的摆设了,逢年过节才能在电视里听到(央视戏剧频道除外)。当然这些年郭德纲横空出世,相声评书俱佳,撑起了一片天空,但一花独放不是春。有人问老郭评书和单口相声的区别,老郭回答说在他那里基本没有太大区别。老郭的评书加入了相声的插科打诨元素很多。个人浅显地认为,单老的评书好比是茶,纯粹,回味无穷;老郭的评书好比咖啡,能够马上兴奋,以乐为主,如《济公传》等。

连环画和评书、相声、戏剧等好比是一根绳上的蚂蚱,现状也是好不到哪里去,连友也是十分清楚。都是曾经辉煌,现在暗淡;有心杀贼,无力回天;走出桃花源,天翻地覆沧海桑田。说句实在话,如果缺乏郭德纲一样的创新(姑且称之为创新吧。郭德纲的相声主要特点是接地气、贴近生活,谈不上高雅,能让你一乐,有一定底限),连环画就是王小二过年。对苦苦挣扎的连环画原创来说,我们连友首先是感恩,其次才是希望,直言不讳的背后应该是真心诚意地希望连环画能够走得更远。现在的原创连环画,创作水平不算低,缺点不足也很突出,以下抛砖引玉罗列一二:

一是人才匮乏。几个人七八条枪,游击队编制。一旦出色一点就逃出曹营,寻找更大舞台。这也不怨人家,连环画的庙小了点。画家中也缺乏类似“北刘南顾”的武林盟主,无法振臂一呼号令天下。

二是题材单一。在历史的茶壶里翻腾,跳不出五指山。现代题材的缺乏,就是难以扩大受众,不接地气。

三是画风单调。画家之间论大的风格区别不大,画家个人不同的作品之间区别也不大。看不到百花齐放。

四是不体验生活。历史题材的好处是闭门造车,不用过多考虑现代生活场景,不用深入生活。尤其看过一些原创神话类的题材,以打斗为主,花花草草的也很少。老一代画家下农村体验好几年的事例也一去不复返了。郭德纲常说,你为什么来听我说西游记而不去买本原著呢,因为我的西游记和原著不一样。

五是美术大社不作为。现在美术大社基本放弃自营原创连环画这块业务,这是连环画下滑迅速的直接和主要原因,市场经济无情可见一斑。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失去爹娘的连环画被好心人领养,能有几个胜过亲爹亲妈的呢?

六是缺乏国家政策一定的扶持。没有了大树靠山,只能江湖飘零任其沉浮生死。

突破上述瓶颈,连环画或许能逃出生天,浴火重生。

九轩对原创曾经豪情万丈壮志凌云,让我们共同祝福和祈祷吧。

文:红梅之村(连趣网同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