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旅美球員辛酸史:17人僅2人留在CBA,無一人登陸NBA

歷史上但凡敢於反叛常規,挑戰傳統的,世人大多會由衷地稱一句勇敢,表一聲敬佩。這是真實的想法。但是卻極少有人關心過那以後發生的事——本來麼,他人之事,與我何干?

他們不曾注意的是,那些離經叛道者,往往都擁有著不太美妙的結局。

除去遠古時期的那寥寥幾人,現代中國籃球運動員赴美求學的蔚然之風,應該始自於1992年奧運會後馬健不顧籃協阻撓執意加盟猶他山谷社區學院。——很值得玩味的一件事是,馬健似乎也是這些赴美運動員中取得成就最高的一個。

中國旅美球員辛酸史:17人僅2人留在CBA,無一人登陸NBA

在這之後,他們中有的人在NCAA難以立足,被迫回國發展甚至放棄籃球;有的雖然順利畢業,但是卻很難在國內聯賽有表現機會;有的雖然在CBA立足,卻輾轉流浪多隊,與當初雄心壯志的自己相去甚遠。

考慮到這些,我們可以將上文中的“似乎”去掉了。

無一例外,這些曾經有過美國校園籃球系統經歷的中國運動員,無一人能夠成功按照自己最初高中-NCAA-NBA的設想走下去。馬健是這群人之中最接近NBA的人,他曾經代表快船出戰過NBA季前賽,一度擁有著每場15分鐘的出場時間,但是最終被放棄。

中國旅美球員辛酸史:17人僅2人留在CBA,無一人登陸NBA

留美先行者們最終的夢想只是渴望能夠在CBA擁有一個輪換位置,如曾經的蔡晨、徐韜那般;如果恰巧運氣好,能夠在俱樂部坐穩主力,入選幾次國家集訓隊,像張兆旭、常林那樣,生涯就稱得上圓滿了。

一個令人悲傷的事實是,他們之中的絕大多數,甚至在CBA都無球可打。

中國旅美球員辛酸史:17人僅2人留在CBA,無一人登陸NBA

尚平

不必說近十年前的尚平、季祥,就是這幾年的蔡晨、唐子豪、申屠逸斐(我若說凱瑞圖,人們便想起來了)、邊賽遠,哪個不是威名赫赫?唐子豪一度被外界寄予厚望,無數的球迷翹首以盼,滿心期待唐子豪能夠通過選秀成功進入NBA。這樣,不僅NBA又多了一箇中國後衛,更讓人對留學NCAA-進入NBA這條路多了一份憧憬,好似我不在中國這個被罵了無數回的糟糕青訓體制中也能出人頭地一樣,言語間有些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的意思,隱隱還有點美國夢好像就能少走彎路,更容易實現目標的感覺。

中國旅美球員辛酸史:17人僅2人留在CBA,無一人登陸NBA

申屠逸斐

可是這些先驅者們:蔡晨短暫在四川坐過輪換位置,為球隊的總冠軍立下了不少功勞,在福建兩個賽季鮮有上場時間,剛剛加盟了籃管中心禁止註冊職業球員參加的ABL聯賽珠海野狼;申屠逸斐從美國高中回來之後,不幸因傷離開一隊,整整三年無球可打,等到他萬事俱備,雄心勃勃的準備返回CBA時,卻發現怎麼也無法融入了;邊賽遠,18歲赴美,勵志要打上CBA,如今已年過而立,一年前曾執意返美追尋夢想,如今人在北京開著訓練營;往日天才少年唐子豪,高三之後每況愈下,在西班牙杳無音訊、在NBDL場均1分、在CBA無球可打……

中國旅美球員辛酸史:17人僅2人留在CBA,無一人登陸NBA

唐子豪

就莫說夏超、王澤銘、孫鶴峰這些陌生的名字了。

事實上,可考的曾經有過NCAA一級聯盟經歷的17名中國大陸球員,除去4人還未畢業,剩下的13人在結束美國大學生涯後只有6人有過CBA經歷,最終成功留在隊中的只有張兆旭與常林兩人,其餘的都很快從CBA的舞臺上消失了。如果算上曾經有過美國高中經歷的孟祥宇、申屠逸斐等人,這個誇張的比例會進一步放大。

所以,這究竟是因何原因?

拋開所處學校、聯盟的水平不談,他們都有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在大學期間下滑程度嚴重,極其驚人,場均得分不過5比比皆是,甚是常見。而在高中或社區學院階段往往能夠穩坐主力,有的甚至睥睨天下,橫掃群雄。

中國旅美球員辛酸史:17人僅2人留在CBA,無一人登陸NBA

蔡晨(7號)

除去主觀感受,除去人為原因,除去諸如改年齡一類無法考據的傳聞,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國的基層青訓特色。中國曆來培養運動員的方式都是體教分離,往往十五六歲的體制內少年,就要每天在籃球場上跑著諸如6分鐘內繞場30圈、17折、花式全場折返跑一類強度極大的身體訓練,方式正確與否另說,至少是有效果的。所以中國的球員在青少年時期平均技術與身體水平是不落下風的,在美國的籃球場上常常呈現出成年人打小孩子的視覺感受,也可稱專業打業餘。但是當後期美國青少年球員的訓練量逐漸加大,加上黑人生長髮育較晚的特點,中國球員們就被迅速超過了。

另外,送出國的時機也是很玄妙的。

中國旅美球員辛酸史:17人僅2人留在CBA,無一人登陸NBA

王泉澤

王泉澤是較早開始旅美讀書、打球中小有成就的代表。14歲就來到了美國,在不久前的亞青賽上大放異彩(在國字號球隊中有何表現是評判兩個不同培養體系下球員的直觀標準)。

周琦則是在美國籃球頂尖人才培養中受益的代表,無需多言。

反觀,在高一至大一期間來到美國的,則多半不那麼順利。

一言以蔽之,赴美打球沒錯,一味盲目跟風、忽略實際,以為捷徑、試圖繞過必經之路而一步登天就是你的不對了。

籃球如此,世間好些事都是如此。

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