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人士分析:紙價是否大漲跟良心有關 下周漲跌見分曉!

隨著中秋國慶腳步臨近,今年不像往年,對紙價上漲的呼聲並不高昂,目前廢紙市場依舊在震盪調整,並未出現瘋狂大漲或大跌現象,原紙市場相對穩定,而這,是暴風雨前的寧靜?還是說明今年真的要迎來旺季不旺?

犀利!影響紙價的重要因素還有企業良心!

從影響紙價走勢的幾個因素來看,目前需要關注的就是供需以及政策。當前包裝紙需求相對疲軟,且經歷過2年的紙價動盪,行業人士心態已經平和,不會再盲目囤貨待漲,而是按需採購,相對制約了紙價的瘋狂提漲。政策方面,美廢加徵25%關稅,補繳社保,環保督查等主要影響廢紙價格及企業經營成本,確實也會給紙企帶來成本上的增加,不排除會因此調高紙價。

然而,除卻上述客觀因素,“紙箱人說紙箱事”犀利指出,未來影響紙價走勢的還有一個重要原因:良心。此說法作何解釋?

因為在目前紙業行情狀況下,上游造紙企業尤其是大型造紙企業掌握紙價定價權的情況下,儘管從供需關係和國家政策面看難有大幅漲價的空間,可是如果他們決意要漲價就難以阻擋,他們可以在不介意下游的接受能力、市場的接受能力的前提下,野蠻漲價實現利潤繼續暴增,滿足資本對逐利的無盡需求。

這個時候真正能夠左右價格的因素就是存於企業家心中的“企業良心”和“企業社會責任”,在目前大型紙廠已經有非常不錯的15%淨利的前提下,如果考慮下游的生存發展、行業鏈的健康有序穩健發展,那麼約束企業家的道德良心和社會責任心就會有正面的作用,從而不對下游予取予求式的割喉漲價進而穩定市場價格。反之則自私自利的直接漲價,只管自己鍋中滿不顧他人碗中空。

這個時候再談“慈善”也就毫無意義,因為慈善只是利潤收割以後的一點施捨,更何況這種“慈善”還有難以說清的企業社會形象公關的嫌疑,隱蓋在“慈善”光環下的眾多中小企業因為上游的盤剝而造成多少中小企業的倒閉、工人失業、家庭困難。如果說眾多大型企業利用自身的行業地位和影響力帶領下游企業運用市場手段一起轉型升級再造,實現行業新的騰飛,那麼這個時候的“慈善”就是實現了“企業社會責任”的慈善,也就是真正意義上陽關下的燦爛“慈善”。

沒有利多行情下的紙價,就取決於大企業的“良心”了!

紙價是否漲,就看9月17日!

據“紙箱人說紙箱事”預測,再過一週,也就是9月17日,會是漲價與否的時間節點。因為17日開始的一週是中秋節3天假期前的最後一週,也是國慶7天長假的倒數第二週,為了應付這兩個節日的交貨和備庫,可能掀起一股備庫的小高潮,從而給市場造成一個需求大增旺季確實來臨的印象,原紙廠、紙板廠會利用這個節點的訂單飽和狀態拉高整個需求的熱度,為迅速漲價奠定基礎。

7天長假過後就是進入雙11電商備貨高峰期,一方面是因為備貨增加需求,拉動訂單給漲價做支撐,另外一方面就是從事電商包裝的企業刻意放量到紙板廠拉高價格,實現低價買紙板高價賣紙箱的策略。

所以17日開始的這一週是重要的觀察點,一旦紙價拉動一週成功,基本就意味旺季一波漲價能夠成功,否則錯過這個時間點拖到節後基本就難以找到合適的機會拉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