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子彈飛》中,武舉人給涼粉小販磕頭,原來出自這裡

《讓子彈飛》是近些年來一部十分精彩的國產電影。整部影片充滿男性荷爾蒙的氣息,快節奏的劇情和巨大的信息量讓觀眾們大呼過癮。這部片子中隱藏著導演姜文極為隱晦的主觀思想。我們暫且不深究這些細節,只看這一個橋段。


《讓子彈飛》中,武舉人給涼粉小販磕頭,原來出自這裡


賣涼粉的小販孫守義在躲冤鼓的時候撞在武舉人武智衝身上。武智衝把他暴揍一頓,打鬥過程中還打破了冤鼓。張麻子開始升堂審案。他讓孫守義給武智衝磕二百個頭。孫守義剛磕了兩個,張麻子把他制止,說如果武智衝是個文舉人,孫守義應該磕二百個。但是他只是個武舉人,所以他還應該給孫守義磕回一百個。


《讓子彈飛》中,武舉人給涼粉小販磕頭,原來出自這裡


斷完案子之後,圍觀的百姓下跪叫“青天大老爺”。張麻子用武力逼迫他們不準跪。他也實現來鵝城的諾言。

這個橋段其實是有歷史原型的,就發生在清朝時期。當時的華亭縣令叫做許治,是一個非常正直的人。他為官公正清廉,深受百姓的愛戴。


《讓子彈飛》中,武舉人給涼粉小販磕頭,原來出自這裡


這天,許治聽到有人敲冤鼓,於是開始升堂。一個武秀才拽著一個老農的衣領走了進來。他把這個老農推倒在地,還不解氣,狠狠地踢了一腳。

許治問兩個人有什麼冤屈。武秀才餘怒未消地說道:“剛才我正在路上走。這個不長眼睛的東西挑著大糞走過來,裡面的汙水正好濺在我的身上!”


《讓子彈飛》中,武舉人給涼粉小販磕頭,原來出自這裡


許治一聽:“哦?還有這種事情。”他再去問那個老農,老農嚇得渾身顫慄,口稱饒命。許治一拍驚堂木:“大膽刁民,竟然敢用糞水弄髒相公的衣服。你是認打還是認罰?。”之後許治又若有所思:“要說打,一頓棍棒下去你怕是死在堂上;要說罰,看你也沒有什麼財物可以交出來。這樣吧,你給相公磕一百個頭,賠個不是,這件事就這麼過去了。”

老農一聽,連忙朝武秀才磕頭。武秀才得意洋洋地站著接受(秀才在衙門可以不必跪)。等到老農磕到七十多個頭的時候,許治突然把他叫住。他故意問武秀才:“你是個文秀才,還是武秀才。”


《讓子彈飛》中,武舉人給涼粉小販磕頭,原來出自這裡


武秀才回答說:“我剛剛中的武秀才。”許治一拍腦門:“壞了。你要是個文秀才,當得起一百個頭。可惜你只是個武秀才,只當得起五十個頭。你去給老農磕回二十個頭去。”

武秀才不肯,許治不由分說,下令讓兩班皂隸按住武秀才,給老農磕夠二十個頭才算完。

參考文獻:《明齋小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