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索瓦,這裡就是海

格森認為,潛意識不存在,它是所有潛藏記憶的總和,你想要恢復就可以恢復;拉辛認為人被潛意識所控制,人一旦心中充滿激情就會著了魔似的為那激情所控制;佛洛伊德認為,潛意識是所有主體被壓抑的總和,我們都被不能感知的力量所操控,就像在“宿命一樣”,人是潛意思的囚徒,被壓抑而成為潛意識的想法和慾望的囚徒。

弗朗索瓦,這裡就是海

這段不管是讀起來還是看起來都十分生澀,拗口,毫無閱讀慾望的文字。

是電影中的瑪蒂達在哲學課堂上對於“潛意識”的解釋

意思很明確和簡單,人是潛意識的奴隸,再換句話說,人是被自己的激情所控制的。

弗朗索瓦,這裡就是海

這是瑪蒂達的宿命,也解釋了整部電影

這就是《白色婚禮》

一部1989年的法國電影,一部關於師生戀的電影,關於無比狂熱直到毀滅的愛情。

突然想起了特呂弗的名言“電影中的情侶都是病人”

電影的開始只是很簡單的故事,女學生(瑪蒂達)請男教師(佛朗索瓦)吃飯,在回家的路上女學生突然說:“我愛你”,因為你和我一樣孤獨。”男教師不解說:“我有妻子有朋友有學生?”

但是他們真的不一樣嗎

弗朗索瓦,這裡就是海

我們在愛情裡面總會莫名的對和自己相似的人擁有好感,也許“顧影自憐”這個詞可以稍微的詮釋一下這樣的感情,這可能是所有愛情的開端,你覺得那個人是一個能夠從某一個方面懂得你並且充分理解你的人。

當我們在深刻的認真的去探尋這場愛情的軌跡的時候, 我們不難發現,這只是一場瑪蒂達和自己的愛情,或是佛朗索瓦和自己的愛情。

“每個人的愛情大多都是在和自己對話”我們習慣的把對方想象成自己的理想的那個模樣,然後敗興而歸,不歡而散。

瑪蒂達說,“你對我真好,很少有人對我這麼好”,顯然這不是真正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我從你身上看到了同類的影子”。

所以,我把你當成了和我一樣勇敢,一樣堅韌,一樣把愛情當做唯一的人

弗朗索瓦,這裡就是海

可是當瑪蒂達想要去擁抱弗朗索瓦,想要呼吸他身邊的空氣,近乎乞求的,不顧一切的想要跟這個男人離開過隱姓埋名的生活的時候。

他退縮了,他害怕了。

他們的愛情於情於理於法不合,他無法那麼灑脫,被世俗戴上了枷鎖無法掙脫的他,幾乎毫不猶豫的拒絕了他。

發現弗朗索瓦並非是自己潛意識所想象的那個模樣的瑪蒂達,開始了報復,給弗朗索瓦的妻子寄信,找人恐嚇,砸壞她的店鋪,不斷地更換自己身邊的男性,看到精神幾乎崩潰的弗朗索瓦,她笑了,心滿意足的笑了,這不僅僅是一種報復欲更是一種毀滅欲,一種被遺憾,不甘推動的毀滅欲。

我得不到的東西,別人也別想得到。

弗朗索瓦,這裡就是海

電影中的弗朗索瓦作為哲學老師是深諳潛意識的哲學道理的,有精神病父親的瑪蒂達從小耳濡目染更是對潛意識的概念耳熟能詳,所以才能在課堂上對答如流,但未曾意識到自己也是命運的奴隸,被狂熱的激情所操縱,最後喪失了所有的一切。

弗朗索瓦,這裡就是海

瑪蒂達瘋狂的愛,熾熱的愛,毀滅的愛,無一不是在自己潛意識下狂熱的激情的產物。

而佛朗索瓦,則是長久的壓抑導致的激情爆發,一直為了被各種因素所困擾的他,一直沒有勇氣去愛的他,在狠狠給了瑪蒂達幾個耳光後,被一句溫柔的“我愛你”徹底融化,他脫下了道德的外衣,不顧後果。

在長期的壓抑自己對瑪蒂達的感情後,他終於爆發,在教室裡脫光衣服近乎乞求的和瑪蒂達做愛,在眾目睽睽之下,悲涼而悲哀。

弗朗索瓦,這裡就是海

瑪蒂達是把愛情當做唯一的人,至少在遇到弗朗索瓦的時候是的,她把自己所有不堪的過往全部告訴他的時候,換來的只是幾個響亮的耳光。

弗朗索瓦是堅相自己是不孤獨的人,所以他對瑪蒂達的表白會表示疑惑,回到家卻只能面對空蕩蕩的房子徹夜不歸的妻子和留電。

去掉那些嫉妒和佔有慾,也許這兩人相愛的基礎在於他們一樣絕望。

弗朗索瓦,這裡就是海

這畸形的一切還能算作愛情嗎?

當然算,愛情應該是跨越性別,年齡,種族,地域的。

所有的“不倫之戀”“禁忌之戀”戳穿了也不過就是愛情罷了。

即使天生殘缺,這也是愛情。

對弗朗索瓦來說,馬蒂爾的美,是絕壁上的風景,想要觀賞和親近,必須抱著赴死的決心。

馬蒂爾有她的海洋,他卻沒有避世的真空。

可是最後跌落的,卻是她

對於瑪蒂達來說,能看到弗朗索瓦的地方就是海,“這裡就是海洋”是瑪蒂達母親死前的遺言,剎那間解脫的狂喜只有在相同的一刻才得以變成曠世的溫柔。

一切都變得虛無,沒有人看通透

弗朗索瓦,這就是海,只有死是確實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