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三年投資項目密集推出 海上風電駛入加速期

未來三年投資項目密集推出 海上風電駛入加速期

與陸上風電新增裝機下滑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海上風電正駛入快車道。

憑藉海上資源穩定、大發電功率、便於消納等特點,近年來發展迅速,市場前景廣闊。且海上風電的發電時間長,設備利用率比陸上風電高了一倍,且有一定規律性,有利於峰谷的調配。經過11年發展,截至2017年底,我國海上風電累計裝機容量已超過276萬千瓦,海上風電場實現多點開花。隨著頂層設計及各地政策持續扶持,以及設備技術逐步成熟,開發經驗不斷積累,國內海上風電開發逐步進入了加速期。

從“十二五”到“十三五”,中國海上風電經歷了由緩慢到提速的發展轉變。發改委此前印發的《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目標顯示,截至2020年,中國海上風電開工建設目標規模10GW。而在地方層面,2017年以來,江蘇、浙江、廣東等多個東部沿海省市相繼公佈了新的海上風電發展規劃。據不完全統計,截至今年年初,各地規劃的海上風電總裝機容量已經超過一億千瓦。經過多年的穩步發展,無論是在可開發的資源量上,還是技術、政策層面,我國海上風電目前已基本具備大規模開發條件。

據中國氣象局測繪計算,我國近海水深5米到25米範圍內,50邁克爾度風電可裝機容量約2億千瓦;5米到50米水深,70邁克爾度風電可裝機容量約為5億千瓦。同時,我國東部沿海省市用電負荷需求大、減排形勢嚴峻,作為新興清潔能源的海上風電不需要長距離輸送,消納便利。值此背景,海上風電率先在開發風險較低的江蘇海域等低風速地區打開局面,後續逐步將拓展至福建、廣東海域等高風速地區。

而在未來幾年,這種建設速度將繼續保持。疊加海上風電電價政策明確、建設成本逐年優化以及配套產業鏈日趨成熟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海上風電發展正進入提速期。2018年,預計國內海上風電新增吊裝容量將進一步增長。彭博新能源財經預測,據彭博新能源財經預測,當一個市場累計裝機達到300萬千瓦時至400萬千瓦時,可實現從新興市場到成熟市場的切換。而今年中國海上風電年度新增裝機容量將超過1.2GW,且2020年的年度新增裝機容量或達到2.6GW。

“十三五”時期,國家將大力推動海上風電跨越式發展,海上風電將從技術、質量、政策等方面取得飛躍式進步,實現高速發展。同時,海上風電集成軸承、齒輪箱、大型發電機等多個領域,進一步加強大型海上風電機組關鍵技術攻關,支持建設南海臺風多發海域試驗風場,不斷提升風電機組研發水平。最核心的原因是近幾年海上風電技術不斷完善,裝備更加先進,關鍵技術實現本土化。

但同時,海上風電是否會走陸上風電的老路也值得仔細考慮。國家對於海上風電支持力度最大的環節在於電價,業界普遍認為,短時間內海上風電還需要靠電價補貼支持。後續隨海上風電市場擴大,更多廠商的海上風機機型將獲得運行經驗,海上整機企業及產品的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下一階段的開發節奏要看未來2—3年內海上風場的運行情況,要看國內風機能否經受住考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