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方志|甜蜜的事業

甜 蜜 的 事 業

程曉穎

情繫方誌|甜蜜的事業

參加單位組織的“朗讀者——情繫方誌”演講活動

光陰如水,日月如歌。我在史志辦工作已近29個年頭;素什錦年,春華秋實,半載青春年華,彈指間流在昨天。如今回首,有慨嘆也有回味,有淚水也有甘甜……這就是我以全身心融入併為之自豪的事業——史志工作!

初入方誌門

情繫方誌|甜蜜的事業

1989年,剛剛走出校門的我,被推薦到市地方誌辦公室秘書科做一名臨時打字員。7月17日這一天,是農曆六月十五,一個月圓的日子,也是我第一天到方誌辦工作的日子。當我帶著稚嫩和新奇,踩著“吱吱”作響的木樓梯,一步一步走上二樓辦公區時,眼前是坐著的一位位年近花甲的“老先生”,桌子上堆放著厚厚的書稿,每個人都身帶“仙氣”,周身“煙霧繚繞”。我有點懵,但通過一番觀察和了解,我隨即便對這裡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情繫方誌|甜蜜的事業

從這一天開始,一臺四通打字機成了我的好朋友。起初,我就覺得打字這工作挺好玩的,反正照著稿打字也沒有什麼負擔,即使打錯了字也有人負責校對,更沒把臨時工不臨時工的當回事兒。面對一個新來的小同志,領導和同事還有那些老同志(後來知道他們都是被聘用來修志的)都很關心我,耐心地幫我熟悉工作,指導我儘快進入角色,讓我覺得這個集體很溫馨,有一種家的感覺。看著同事們耗費心血寫就的手稿,都會在我的手指“彈奏”下變成一頁頁書稿時,我感到既充實又滿足。《營口市志》第一卷送審稿就是這臺小小的四通打字機和我合作完成的。

服務方誌人

情繫方誌|甜蜜的事業

接待外國友人查閱史志資料

1990年,在辦領導的積極協調下,我由臨時工轉為正式工人編制。轉正後,我仍然在秘書科工作。秘書科工作是“承上啟下、聯繫內外、溝通左右”的樞紐,從事參謀、助手、協調、服務等項工作。當時秘書科人員比較少,我主要是跟著同事梁軍學習。她對秘書科業務很熟悉,能力很強,對我幫助也很大。在她的幫助下,我的工作範圍開始拓展,從單一的打字工作,逐漸增加了出納、文書、檔案管理等項內容。從起初對出納工作的一竅不通、文書檔案的無從下手,到各項工作輕車熟路,基本都是梁軍手把手教出來的。至今,我都慶幸在工作中遇到了她。

工作能力有了一定提升後,逐漸得到了辦領導的肯定和同志們的認可,我也從一名普通科員走上秘書科科長的崗位。但由於秘書科人員少,我仍然承擔打字任務。隨著辦公自動化的不斷普及,辦裡新增了幾臺電腦,引進了方正排版系統。這時,我開始同新調入辦裡的馮惠共同學習排版系統。這個學習的過程是枯燥、乏味的,但經過我們的努力,完全靠自己的研究摸索完成了《營口市志》二、三、四、五、六卷的排版任務,為單位節省了排版費用。今天想想這些小成績,還真是很有點成就感。

情繫方誌|甜蜜的事業

我從1989年進入史志辦直到2015年,一直在秘書科工作。秘書科工作很繁瑣,整天忙忙碌碌,忙活了一年到頭,卻很少有能擺到檯面的成績,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服務工作只開花不見果。對於這段時期的工作,我有成功,也有遺憾,但我不後悔,因為它給了我學習、鍛鍊的機會,成為我邁向人生成功的第一級臺階。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2015年,我被任命為副局級調研員,由於工作需要,我被調整到機關黨支部工作。這就像是乾坤大挪移一般,機關黨支部工作對於我來說又是一個新的開始。我及時調整自己的角色,開始琢磨如何發揮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使黨建工作不落後、走在前,為服務中心和大局,為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史志工作隊伍提供根本保障,從而確保史志事業得到長足發展。

成就方誌事

情繫方誌|甜蜜的事業

在省水文局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

史志工作似乎是無關大局,很不起眼的一項工作。它在全市黨政機關中地位較低,再加上無職無權,很難讓人重視。對此,領導班子帶領全辦同志不自卑、不氣餒,硬是把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單位搞成了一個老百姓都家喻戶曉的熱部門。辦領導經常要求我們,要有一種把“死材料”用活的幹勁,把“冷板凳”坐熱的韌勁,把“小舞臺”放大的闖勁,竭力做好本職工作;有為才有位,要用我們的工作成果取得社會認可。如今我們市史志辦多次獲得國家、省、市的表彰,小部門有了大名氣,並贏得了市領導的多次肯定。

情繫方誌|甜蜜的事業

與機關工委同志交流基層黨建工作

“志載鄉愁”。史志辦的一本本志書載滿悠悠鄉愁。實際上,我從走進市史志辦的大門到如今的29個年頭裡,始終處在為全辦同志服務的崗位,更沒有真正參與到修志工作中,是坐修志工作這張“冷板凳”人員當中比較靠邊的一位。但我始終秉持和同事們同舟共濟、齊心協力把“冷板凳”坐熱的信念。近年來,我擔任史志辦機關支部專職副書記以後,機關支部連續多年被評為市直機關優秀黨支部,黨建工作先後被確定為市直機關黨建工作示範單位和營口市基層黨建工作示範單位;我分管的學會工作獲得了國家級榮譽,工會工作也獲得了市裡表彰。我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還參與了《營口風物誌》後期工作,積極為《營口春秋》期刊撰稿並參與校對工作;參與了《遼河老街舊影集》的設計排版印刷等工作,並且獲得了遼寧省優秀黨史成果特別獎,使我越來越能從史志工作中品嚐到無窮的樂趣。

情繫方誌|甜蜜的事業

“一邑之典章文物,皆繫於志”。方誌流傳綿延千載,是一個地方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發展軌跡的真實記錄,修志不僅具有“補史之缺、參史之錯、詳史之略、續史之無”的存史價值,更可起到以志為鑑、啟迪後人的作用。今後,我將會把史志工作作為自己的終生事業,切實發揮“捨我其誰”的擔當精神,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境界和歷史擔當,繼續埋頭幹好這甜蜜的事業!

程曉穎,女,漢族,1970年7月生,中共黨員,大學學歷。1990年9月參加工作,先後擔任營口市地方誌辦公室科員、秘書科副科長;2003年10月任營口市史志辦公室秘書科科長,2015年8月任副處級調研員兼機關黨支部專職副書記。曾連續三年獲優秀公務員並記三等功一次,多次榮獲市直機關優秀黨務工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