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裡的老牆門,鄉下的舊巷弄,哪個是你的回憶?

“流水它帶走光陰的故事改變了一個人,

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等待的青春……”

老歌裡的懷舊

旋律間總泛著淡淡的惆悵感

人生漫長,任誰都無法輕易抵抗

時間回撥的力量

猝不及防,又引人沉思

寧波人對鼓樓有著深厚的情感,牆城下記錄著生活的點滴,更是成長的回憶。

城裡的老牆門,鄉下的舊巷弄,哪個是你的回憶?

但隨著“第一批90後已經不逛鼓樓了”的聲音出現,這座歷史鐘樓的未來更充滿了不確定性。

舊時鼓樓

對於生活在寧波的8 0、9 0後來說,鼓樓算是那個年代的主要商圈之一,當時的街區還不像如今一樣整體規劃,更像是打開了一個美食天堂。

而位於道路左手邊的東福園飯店,幾十年不變的寧波口味,裡面是可供聚會的包廂用餐、門口則是特色點心的售賣窗口,每次經過總會遇見一些年長者,買幾份糕點,試圖尋找那個時代的記憶。

城裡的老牆門,鄉下的舊巷弄,哪個是你的回憶?

穿過府橋街,這裡遍佈著幾橫幾縱的時尚街區,大大小小的特色美食、風情小店,讓人流連忘返。

小時候常和大人一同來閒逛,幾乎在每個攤位前都會停留,店主熱情地展示最新款的玩具,大人上前一番討價還價,擁擠的街道更是要側過身子才能勉強穿過。

城裡的老牆門,鄉下的舊巷弄,哪個是你的回憶?

只可惜,如此接地氣的小商品步行街在2011年被整頓拆除,現如今只留下了一排排整齊的花壇。

新一代記憶

上了高中、讀了大學,隨著生活圈子越來越大,我們去鼓樓的次數也越發少了。那條新建起來的 “鼓樓里巷”,卻沒有想象中的人聲鼎沸,更多時候時候是店主站在路口熱情招攬稀疏的行人。

城裡的老牆門,鄉下的舊巷弄,哪個是你的回憶?

相比之下,外賣小哥是穿梭在巷子裡的新鮮元素,外賣也漸漸成為鼓樓乃至寧波許多餐飲店主要的盈利方式。

鼓樓搭起了新的古戲臺,經常舉辦各類戲曲和民俗文藝表演;在聖誕節期間,江南風格的建築群和西方的紅綠色聖誕元素完美融合;還有嵌在牆壁中的銅人、“三代同堂”的雕塑,鼓樓無不在用自己的方式喚醒新一代人的記憶。

城裡的老牆門,鄉下的舊巷弄,哪個是你的回憶?

但不可否認的是,鼓樓依舊是一個響噹噹的景點,若是第一次來寧波,一定要帶著相機去城門下打卡

,買一份王阿姨油贊子和矮子餡餅。

鼓樓菜市場門口的糖炒栗子、油炸糖糕、林記燒鴨,也是吃貨必點。

城裡的老牆門,鄉下的舊巷弄,哪個是你的回憶?

鼓樓的另一端連著中山廣場的後門,也就一條馬路之隔,宛如來到了另一個生活街區,這裡亭臺樓閣、小橋流水,大爺大媽們在這一片自由天地中發揮餘熱。

城裡的老牆門,鄉下的舊巷弄,哪個是你的回憶?

我們長大了,鼓樓也變了。

作為寧波現存的唯一南城門門樓

鼓樓沿承載的是時間和記憶

但它卻少了幾分生活氣息

相比城市中繁華的景象

古村的老弄堂卻有著歷史與生活的氣息

東錢湖韓嶺的弄堂,它們遍佈在古村的鱗次櫛比的屋簷下。看似雷同,只有住久了才發現大相徑庭。

城裡的老牆門,鄉下的舊巷弄,哪個是你的回憶?

弄堂最奇妙的不是裡面不同的風景,也不是探究背後饒有意味的名字,而是你從一頭走到另一頭,未料到那由遠及近的腳步聲裡走來的是不是記憶裡的那個人。

恆大弄

城裡的老牆門,鄉下的舊巷弄,哪個是你的回憶?

位於下街沿的桓大弄,一邊是堆砌歲月的瓦爿牆

,一邊是巋然不動的青磚牆,寫滿斑斑駁駁的苔痕。

城裡的老牆門,鄉下的舊巷弄,哪個是你的回憶?

在窄窄的弄口曾經開過糕點鋪桓大,三間開的大店鋪名頭大,弄堂自然因承了這個名字。

城裡的老牆門,鄉下的舊巷弄,哪個是你的回憶?

這裡曾出售全韓嶺鄉最有味的寧式糕點,以前不用鬧鐘,店鋪每天在同一時間開門,金團上清新的松花粉清香蔓延整個巷弄

城裡的老牆門,鄉下的舊巷弄,哪個是你的回憶?

直到關門,這爿老店都恪守著“松花脫皮、花紋不著、粉酸餡漏”三不賣的規矩,那味道絕不輸於城裡的趙大有

城裡的老牆門,鄉下的舊巷弄,哪個是你的回憶?

走進弄堂,想起舊時商鋪林立,現在那些糕點店也在復原,我們對在地的出自弄堂百姓裡的糕團小食進行包裝以新形式去呈現,重現弄堂裡的昔日繁華時光是我們在做的事情,稍微在講舊的前提下能否結合一些新的思路和將來得預想。

城裡的老牆門,鄉下的舊巷弄,哪個是你的回憶?

賣 席 弄

這個名字傳下來是百年多前的事情了,住在周邊的人說起來有時都記不清到底是“賣席弄”還是“賣藥弄”,原來在寧波話裡分不清“席”與“藥”的區別。

城裡的老牆門,鄉下的舊巷弄,哪個是你的回憶?

聽村裡的有些老人說,老早這裡賣得曾是黃古林的席子,那時

黃古林席子可是韓嶺家家戶戶的標配

而今空蕩蕩的弄堂裡只有門前盛開的夏花猶如躲進深閨的女子,輕易不肯露面。

城裡的老牆門,鄉下的舊巷弄,哪個是你的回憶?

會 萬 興 弄

在韓嶺所有的弄堂裡,會萬興弄的名字是最特別的。

看一眼這裡並沒有什麼特別,殊不知曾經這裡是韓嶺最鮮紅的一條弄堂

城裡的老牆門,鄉下的舊巷弄,哪個是你的回憶?

鳳冠霞帔,萬工花轎,紅豔豔的花嫁喜鋪就坐落在這條巷弄裡。哪家的喜事,甚至哪家的姑娘配給了哪家的小子,傳到弄堂口消息就不脛而走了。

如今關於她的熱鬧記憶還美好地保存在黃髮臺背的往事裡。

賣 羊 弄

城裡的老牆門,鄉下的舊巷弄,哪個是你的回憶?

“咩~咩~”這是韓嶺市過去輝煌歲月裡迴盪在賣羊弄裡的聲音。也不記得從什麼時候開始小羊們軟乎乎的呢喃,化作了歲月根裡的遙想。

市集沒有了,曾經的賣羊弄路口稍微開闊的平地上只留下幾根寂寞瘦硬的椏杈杆子。

城裡的老牆門,鄉下的舊巷弄,哪個是你的回憶?

槐 花 樹 弄

城裡的老牆門,鄉下的舊巷弄,哪個是你的回憶?

有人說,每個村口似乎總有那麼一兩棵百年古樹,而且總有那麼一棵,底下鏤空如是。

恰好,槐花樹弄一頭連著馬路的老槐就是那棵充滿傳奇的大樹。

城裡的老牆門,鄉下的舊巷弄,哪個是你的回憶?

城裡的老牆門,鄉下的舊巷弄,哪個是你的回憶?

而關於她的傳奇不在於兩人合抱的樹芯都爛沒了依舊枝繁葉盛,更在於幾代人記憶都聯繫於此

城裡的老牆門,鄉下的舊巷弄,哪個是你的回憶?

城裡的老牆門,鄉下的舊巷弄,哪個是你的回憶?

樹猶如此,人何以堪,好在這一條彎彎曲曲的老弄堂記住了她的名字。

城裡的老牆門,鄉下的舊巷弄,哪個是你的回憶?

水 坑 弄

水坑弄或許是最有辨識度的弄堂。一邊走人,一邊流水。小弄的時光像流水一樣不急不緩潺潺流動著。

偶爾的落花驚心,伴著似水柔情,隨著沉靜與從容的水流匯入大溪,而著一路上巷弄裡經過的流水人家從來不乏洗洗刷刷的熟悉身影。

城裡的老牆門,鄉下的舊巷弄,哪個是你的回憶?

在韓嶺還有許多這樣卻無名的弄堂,他們的名字或許是歲月太久弄丟了,或許是先人想不出一個足以匹配的美麗名字擱置了,可在那曲曲長長的深處總有跫跫足音不期而遇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