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棲大會:新製造將誕生,顛覆傳統製造業

每年的雲棲大會,馬雲的演講都是壓軸的,相信應該很多跟小編一樣也是最期待的部分,因為馬老師總會給我們帶來獨特的觀點和對技術的全新詮釋。

雲棲大會:新制造將誕生,顛覆傳統制造業

9月19日,雲棲大會開模式現場,馬雲分享了新制造的觀點。他認為在DT(Data Technology)時代,人工智能、物聯網技術將改變傳統制造業,實現按需定製,迎來新制造。小編就馬老師的演講跟大家一起聊聊新制造:

製造業會消失嗎?

製造業不會消失,落後的製造業一定會消失

馬老師:“有人說實體制造業正在消失,我認為製造業不會消失,只有落後的製造業一定會消失。技術革命將會有五十年,未來的三十年將會是應用變革深入到方方面面,不僅是技術變革,更是思想意識的變革。IT主要是為了控制未來,而DT是要創造未來,IT把人變成了機器,而DT要把機器變成人一樣。”

雲棲大會:新制造將誕生,顛覆傳統制造業

未來十到十五年,傳統制造業企業將會非常痛苦,今天的外部環境下,在技術變革的大趨勢下,依靠傳統的資源消耗型企業必定越來越難,挑戰也會越來越大,不擁抱新制造業的企業,就如同盲人開車,你都不知道誰是你的客戶,客戶到底需要什麼。

新制造會重新定義製造業

新制造將會重新定義製造業,新制造業將會重新定義客戶市場,重新定義供應鏈,重新定義所有的製造和商業的運營和服務。

它是一場技術的革命,不是互聯網企業和傳統行業結合就是新制造,也不是一個產品中加上芯片就是新制造,定義新制造的標準是不是按需定製,是不是個性化,是不是智能化,你知道你的客戶是誰,你消耗的生產資料裡面有沒有數據,工業時代人類發明了流水線,可以規模化、標準化生產,數據時代同樣可能也是流水線,但是流水線上卻是個性化的生產。

按需製造的核心是數據,以前製造業靠電,未來的製造業靠數據,數據是製造業必不可少的生產資料,以前製造業發展好不好是看電力指數,未來我們看數據,看計算指數。IoT、芯片、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所有這些都會像蒸汽機、石油,改變手工業一樣,改變今天的生產車間。

雲棲大會:新制造將誕生,顛覆傳統制造業

芯片是核心技術,我們確實跟發達國家和發達企業有不少的差距,但是在IoT、芯片領域,我們有機會換道超車,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互聯網用戶和市場,有機會發展自己的芯片,很多時候因為基礎不好,才有可能跨越性發展。

大數據、雲計算,驅動未來製造業的數據,大數據是生產資料,雲計算是生產力,互聯網是生產關係,大數據不是數據大,是計算大,只有計算能力強,大計算加雲計算才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大數據。

過去製造業和互聯網企業互相看不上,傳統制造業講沒有我們,哪來的電子商務,電子商務說沒有我們,你們到底賣給誰,未來不管看得上還是看不上,我們都需要一起結合起來過日子,因為誰也離不開誰,未來的數據,算法的專家不是在互聯網公司內部工作,而是在車間裡面寫代碼。新制造是服務製造業,我們要明白未來沒有純製造業,也沒有純服務業,不能再寄希望於製造業創造就業。

雲棲大會:新制造將誕生,顛覆傳統制造業

新制造是服務製造業

現在有人不斷在提要通過製造業迴歸就業,我認為這是不對的,未來的製造業不是就業的大軍,因為未來的製造業可能都是人工智能、可能都是機器人,未來真正創造就業的主要力量是服務業。新零售是線上和線下的融合,製造業不是我們想象中的實體和虛擬的融合,是製造業和服務業的融合。新制造是製造業和服務業的完美結合。新制造的競爭力不在於製造本身,而是在於製造背後的創造思想、體驗、感受以及服務能力。

未來創造就業的重點不是製造業,我認為像中國這樣的國家,一定是現代服務業成為就業的主要發動機,因為流水線上的大部分工作都會是標準化,只要是標準化的機器,都可以取代,但是體驗、服務和創新創造是機器未必能夠替代的。

貿易站是為舊制造而打

我們提出新制造,不是阿里巴巴要進軍制造業,而是要幫助製造業進行改革和進行變革,新制造從根本上會顛覆價值創造的模式,以前是製造者主導,未來是消費者主導。

製造者主導的時候,是大企業得益,消費者主導的時候,是有技術創新的中小企業受益,新制造不是大企業的獨家專利,而會變成中小企業的制勝法寶。

中國90%以上的機器設備都沒有互相連接,只是一個個獨立載體,如果把製造業所有的機器設備、所有生產線數據全部打通,智能化,我們將會徹底改變、改革經濟發展的方式。貿易摩擦是技術革命帶來的必然,是中美兩國成長過程當中的必然,長達三四十年的中美貿易發展到今天這樣的規模,沒有矛盾是不正常的,有矛盾是非常正常的。

雲棲大會:新制造將誕生,顛覆傳統制造業

但是我們相信貿易摩擦中,肯定會有很多中小企業很困難,但是我也相信困難當中會冒出一批優秀的企業,那些用了新的思想、新的理念、新的技術的企業,一定會成為未來的贏家。

我想我們必須要明白一點,未來製造業是Made In Internet,貿易不是集裝箱,而是包裹為主,貿易的驅動者不是哪個工廠、哪個企業,而是成千上萬的消費者。當製造業沒有了國界,貿易成為人人參與的時候,規則就需要重塑,傳統的貿易戰將不再存在。

所有制造業們,必須抓緊學習、必須抓緊改革,過去十年零售業所面臨的巨大痛苦很快會降臨到製造業,因為我們必須要明白的是,我們任何一個國家不因為你是實體而保護你,而是因為你是未來,而保護你,而是因為堅定的思想,我們會保護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